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临场观摩等方法,了解并分析我国男子网球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而发现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偏低、教练员队伍参差不齐、政策导向致使经费投入过少、运动员培育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网球竞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是制约我国男子网球发展的原因。结合国外男子网球成功的案例,做出相应的对策分析,旨在为提高我国男子网球竞技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运动训练学等视觉对我国男子网球运动成绩、技术和心理及教练员等方面为切入点,提出相应对策:加快网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转换,以科技为先导,因材施教,与国际接轨,同时提高网球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及借鉴中国女子网球的成功经验等,旨在为我国男子网球的突破指明方向,提高我国男子竞技网球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3.
蔡贤德  曾吉  陕威 《湖北体育科技》2013,(12):1073-107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湖北省男子竞技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及体制,找出阻碍男子竞技网球发展的因素,提出适合我国男子竞技网球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男子竞技网球水平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男子网球运动成绩、技术和心理及教练员等方面为切入点,提出相应对策:加快网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转换,提高网球运动员思想文化水平等综合素质,以科技为先导,因材施教,与国际接轨,同时提高网球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旨在为我国男子竞技网球的突破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男子网球运动现状、技术、心理及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我国男子网球运动项目的优势是自身战术和举国体制因素,机会因素为国内举办的网球赛事和竞赛规则因素,劣势因素为自身体能和教练水平因素,威胁是自身心理和对手经验因素.建议利用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吸收女网经验,以双打为突破口等提高我国男子网球水平.  相似文献   

6.
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借助SWOT分析和博弈论对世界职业男子网球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世界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职业生涯年限缩短,身体形态朝着更加高大强壮的趋势发展;职业网球在世界上推广范围更宽,欧洲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新的霸主;男子职业网坛的竞争更加激烈,提高参赛质量和效率是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我国男子网球可持续发展必须依照发展规律,抓好后备力量建设,夯实网球人才基础;依靠创新培养模式,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多元途径作用;依托政府和社会资源,抓好赛事体系构建,搭建国内竞训平台;依据现实条件,抓稳教练培养工作,打造高端智训队伍。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网球优秀男子选手技术指标的分析,找出他们在各项技术指标上的特点,为我国男子网球技术训练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培养现状,指出影响我国男子网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教练员数量少、质量较差;比赛缺乏渐进性、合理性;选材途径狭窄,后备人才缺乏"杀伤力";后备人才缺乏文化和社会的熏陶.提出我国优秀男子网球选手的培育思路是拓展选材途径:应吸收其他项目的优秀人才;制定和实施潜力评估体制和长期系统计划,男子职业化同国际接轨,帮助青少年更快成长;提高教练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注重运动员文化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创伤学、运动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着重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预后效果等,以为实现我国男子网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高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延长运动寿命,提供相应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张永垛  张霈 《精武》2014,(4):7-8
采用录像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2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的男单半决赛的2号种子纳达尔和6号种子费雷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赛中纳达尔与费雷尔的技术对比分析,充分了解二位当今世界顶尖选手的技术特点,以期为我国男子职业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为我国的职业网球发展进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社会学和训练学的角度探讨制约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发展的因素,指出旧有的男子网球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弊端和训练水平低是影响中国男网发展的因素,并提出进一步加快中国网球产业化道路和男网运动员职业化道路的步伐,提高男网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张金华 《精武》2013,(19):30-3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跟踪监测统计等方法,对男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课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借鉴网球体能训练相关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归纳了网球体能训练课模式。旨在为我国网球项目实施科学训练提供较为充分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体育科技》2018,(3):239-242
目的研究提高网球双打竞技水平和成绩的发展规律,为我国男子网球双打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ATP世界顶级男子双打运动员战术中的站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男子网球双打比赛是两对球员通过技战术实现控制与反控制、斗智斗勇的过程,所以控制这一要素成为了决定输赢的关键点,高水平的双打比赛是运用合理的站位来完成每一分之前制定的战术,从而控制比赛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第6届城运会比赛网球项目中成绩排名前5的湖北、河南、天津、安徽和北京等省市的一线优秀网球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分析。以男子网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研究为视角,综合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确定了评价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44项原始指标,然后通过对这些原始指标采用利克特五级评分法进行赋值评分最终归纳出了在反映运动员身体素质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的11项身体形态指标,分别是:身高、上肢长、足长、大腿围/身高×100、肩宽、体重、体型指数、身体水份含量、肌肉量推测值、去脂体重等。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秩和比评价方法(RSR)建立了评价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结构模型,并对模型中各指标进行加权评分,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综合评价标准,旨在为促进我国网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网球和中国的很多其他项目一样, 都走了先女子后男子的发展道路,当中国女子选手已经开始在女子网坛有了一块自己的领地后,男子选手们还在男子职业网坛外徘徊。相比而言,男子网球的发展落后  相似文献   

16.
我国网球职业化前景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管理学上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网球职业化的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网球职业化的最大优势是我国体育体制的保障,女子网球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和全国网球俱乐部联赛的经验;劣势是对职业化本质认识不够,职业化培养模式与举国体制有冲突,后备人才不足,男子网球竞技水平不高。面临的机遇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球运动的普及、中网和上海大师杯等赛事充满活力和2008北京奥运会的有利契机;面临的威胁是资金短缺,职业化人才稀少,网球市场培育不够,职业化运作模式不成熟等。  相似文献   

17.
网球     
G845.19 9900288青少年男子短式网球技术中的平衡觉(刊,中,I)/方雪芳(陕西省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体育科技信息.-1997.-17(4).-12-13表3(YYW)网球//短式网球//平衡觉//青少年//男子//技术G845.9 9900289我国短式网球运动的发展与展望(刊,中,B)/  相似文献   

18.
对网球运动成败归因的科学研究不仅为丰富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理论提供实证依据,对网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也具有借鉴意义。采用质性研究法以男子网球运动员在大赛后的访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当前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竞赛成败归因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成败基本归因是一致的。从自由节点和相应的总参考点数来看,国内、外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对于失败归因不同。从相应节点比例来看,成功时,国外运动员的归因更加细致和多元化,而失败时,国内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归因更多。  相似文献   

19.
随机选取武汉体育学院10名网球专项学生实施六项专项身体素质测试与功能性动作测试,利用费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对体育院校学生以上两项测试进行系统分析,以此降低网球专项学生因不适宜的日常训练所造成的损伤概率,为我国大众网球的开展储备优秀的师资力量。结果表明,在测试过程中很明显可以观测到运动员肩部和核心区肌群完成功能性动作质量不高;根据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可以得知,专业体育院校男子网球运动员FMS测试与专项身体素质之间有部分显著性相关,而专业体育院校男子网球运动员FMS测试总分与专项身体素质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因此,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只能简易的识别个体的功能限制和不对称发展,而对于预测运动员现有的竞技水平和运动员潜在的竞技能力缺乏一定的效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全国网球巡回赛是中国网球协会顺应国际网球发展趋势而推行的与国际职业网球接轨的赛制。此项改革实施七年来,对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竞技水平的提高、优秀后备人才的成长都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由于比赛实行了“不限年龄,不限国籍、不限专业或业余”的三不限政策,从而吸引了众多的职业和业余选手,尤其是去年男子项目和女子项目的分开,更加有利于国内外各种选手的参赛。现在每站比赛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100多名选手参赛。 全国男子网球巡回赛代表了目前国内男子网球的最高水平,我国的众多好手如李思、朱本强、张宇、杨净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