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院校的两大职能,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或"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解决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包容性发展对于提高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包容性发展的概念予以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包容性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科研与教学是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翼"。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科研是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途径。但由于传统的体制性障碍,实践中科研资源并没有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势与特色。因此,要真正发挥科研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必须有赖于教学保障体系与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对"后示范校"后我国高职教育定位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职教学与科研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四个合作"的角度审视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一体化改革思路,并对教学、产业、科研一体化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德二能"就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德二能"建设,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德二能"建设,对于充分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教师科研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科研具有一定的"生存意义"。教师科研的基本定位是"寻找"教育的新秩序;教师科研的本质特点是追求教育的最大附加值;教师科研的角色取向是使教师成为"教学研同期互动"的社会知识人。  相似文献   

6.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调整改革,选择合适的教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实验课,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考试方法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改革和探索,提高"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在原先的"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后"茶馆式"教学经验,连载至今已经是第三期了。本期我们介绍的是后"茶馆式"教学中的"循环实证"教育科研方法,它形象地反映了该校对课堂教学改进的探索历程。后"茶馆式"教学产生了"循环实证","循环实证"又积极推进了后"茶馆式"教学。  相似文献   

8.
以科研促教学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总结科研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作用的基础上,论述了"以科研促教学"在课堂讲授、布置作业、学生学术基金、毕业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两课"教学质量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两课"教学工作是高校"两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广大高校"两课"教师应为此而不懈努力。应当做到:明确"两课"教学的重要地位;深知"两课"教师的神圣使命;增加"两课"教学的科研含量;丰富"两课"教学的教学环节;提高"两课"教学的授课艺术。  相似文献   

10.
张人利 《现代教学》2011,(10):39-41
后"茶馆式"教学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十余年来对教学有效性深入的探索,也是上海市基础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后"茶馆式"教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我们当前推进的新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有机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了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专业特色、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旨在提高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环境学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性教学突破了知识性教学的束缚,凸显出大学教学的学术性与研究性功能,挖掘了科研的教育价值,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设置研究性教学内容,精心选择研究性教学模式,全面考核研究性教学效果,采用课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专家讲座、科学研究小组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环境学有较全面的认知,科学研究基本素质和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南京大学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突出的创新能力的方法,并分别从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相结合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科学理论作为环境教育的理论原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环境教育诞生以来,其学科性质、课程模式、教育方法、效果评价等问题的研究始终得到了教育科学理论的关注和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架构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教育学。教育科学理论与环境科学理论一样,是环境教育诞生和发展的又一理论原点,并促进着环境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学》的学科特点和高校学生素质文理偏差之间存在着矛盾,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教学困难,实践证明可以通过认知实习和课堂讨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弥补。文章总结了认知实习和课堂讨论在《环境保护学》教学过程中的结合应用过程,探讨了这种教学模式在环境保护教学中的适用性。指出《环境保护学》教学应该推广应用实习与讨论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有机化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涉及到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生物医药、食品科学、高分子材料等多门学科专业。本文主要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分析了《有机化学》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波  盛明  闫德智 《高教论坛》2012,(10):76-78
对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的生态学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课程专业地位不高,课程名称不明确,适用教材较少,课程内容不系统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以培养生态学思维为目标,以优化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强化生态学技能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Paul F-Brandwein was a visionary who looked at education broadly. He left us with an insightful view of the ecology of education in which he identified three ecological systems: school–family–community, postsecondary, and cultural. The first part of this lecture, by Dean B. Bennett, examines Brandwein's idea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ith science teaching in the K-12 school–family–community ecosystem. Focusing particularly on the middle-secondary leve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goal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ince their emergence in the late 1960s, are today strongly evident in science curricula, instructional resources,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teacher education. But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more must be done and provides some fundamental suggestion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lecture, by Sheila K. Bennett, examines the role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in the postsecondary ecosystem and addresses its value as a viable tool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literacy. The lecture focuses on a successful statewide, interdisciplinary laboratory science course delivered by interactive television, the Internet, and computer network. Now in its ninth year, the course reflects Brandwein's thinking about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s based on national standards for scientific literacy.  相似文献   

19.
以化学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环境保护化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如何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实验教学之中,是摆在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针对实验存在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系列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概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当前"环境保护概论"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与方法。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适度开展参观实习、环保宣传活动等实践环节来巩固教学成果,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