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林 《传媒》2018,(3):48-50
社交媒体广告是依托于社会化媒体技术诞生的新型广告样式.我国社交媒体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以帖子为核心结构组织方式的论坛——猫扑.其后,一系列虚拟社区出现,社交媒体广告也随之诞生.经过近20年的发展,社交媒体广告迎来全盛时期.不论是国外的Facebook,还是国内的微博、微信都在社交广告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据统计,2017年第二季度,Facebook的广告收入占收入的98%以上,比2015年第二季度增加了一倍多,短短两年收入就超过了90亿美元.而国内的微博与微信朋友圈广告也是风生水起.2017年第二季度,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566.06亿元,其中,101.48亿元的网络广告收入中,媒体广告收入增长48%,其增幅超过了网络游戏的39%(238.61亿元),以微信朋友圈、公众账号为代表的社交广告更是达到61%的涨幅.通过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社交媒体广告发展如火如荼,将成为未来广告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探索社交媒体广告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社交媒体不断健全自身体系,为广告商提供更优质的广告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能为广告商尝试新的营销模式,探索新的推广渠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谢胜男 《编辑之友》2015,(10):107-112
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促使新媒体广告成为广告业发展的引擎.自律在英国新媒体广告规制中占主导地位,旨在通过倡导伦理道德的自我约束,提高业界和用户的媒介素养并规范其相应行为.文章结合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现状,通过研究英国广告自律体系的构建过程,进一步探寻英国新媒体广告自律的内容、运作体系及其特点,从而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新媒体广告规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21):2-10
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内地与海外有关社交媒体广告效果的研究,对社交媒体的两大特征:个性化和互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意图了解学界对于社交媒体广告效果的研究兴趣和热点变迁,挖掘该领域的潜在研究空间。通过内地和海外的研究的对比可以发现,内地研究者多侧重于广告行业、广告策略和发展趋势等方向的描述,存在概念的混淆和误用,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也比较有限,主题上比较缺乏对社交媒体广告效果的实证研究,尤其是缺乏关于社交媒体上的广告回避的研究。这反映出现有的研究忽视了新媒体环境中用户的主动性,无异于用大众传播媒介时代的思维来理解新媒体时代的用户。本文认为应该客观地对社交媒体广告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以增进对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王孜文  尹洪 《出版广角》2016,(17):76-78
尼尔森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社交媒体用户达23亿。社交媒体用户数量之多,互动性、参与性之强使之成为广告展示魅力的空间。本文结合社交媒体广告发展态势和社交媒体广告的传播特征,进而研究社交媒体广告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当前,美国传统媒体领域的广告业务在下滑,新媒体广告开始蚕食传统媒体.美国广告协会一项调查显示,近90%美国公司都在视频游戏或虚拟社区等新型媒体上做广告,新媒体广告正在成为新宠儿.本文总结了美国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形态与概况,分析了美国新媒体广告的生态构成,提出了对我国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的借鉴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虚拟民族志研究方法,对微信信息流广告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并对微信信息流广告官网的广告案例进行了剖析,依据大数据原理、社交媒体属性、信息流广告特性,从传者、受众、媒介的角度对微信信息流广告类社交媒体广告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认为可从三个维度理解社交媒体广告: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操控、赋予受众参与广告的权力、构建了博弈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7.
传播技术迭代升级为广告传播营造了新生态,自媒体广告传播的便捷性、多样性在改变传统广告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引发广告市场乱象丛生,监管规制模式出现失灵,亟需转向。网络时代自媒体广告规制应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主体责任,实现平台自我监管,形成完整的规制网络,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张竹 《传媒》2016,(24):69-72
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艺术时代的来临,受众对广告信息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不断加强,环境媒体广告开创了将媒体的环境信息与广告信息交互体验巧妙融合为一体的广告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环境媒体概念入手,将环境媒体中互动体验的形式分为行动体验与思维体验两种方式,论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唐峰 《新闻界》2013,(11):71-74
当前,美国传统媒体领域的广告业务在下滑,新媒体广告开始蚕食传统媒体。关国广告协会一项调查显示,近90%美国公司都在视频游戏或虚拟社区等新型媒体上做广告,新媒体广告正在成为新宠儿。本文总结了关国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形态与概况,分析了美国新媒体广告的生态构成,提出了对我国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的借鉴路径。  相似文献   

10.
韩红星  覃玲 《编辑之友》2016,(12):98-103
原生广告实现了品牌内容与媒体编辑内容的自然衔接,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呈现一派原生“狂欢”景象.“原生”不是偶然,而是媒介技术的达尔文式进阶推动下的结果,由原生广告带来媒体广告终端、内容与模式的变化,挑战了媒体的权威性,而为了避免这场“浮士德的交易”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强原生广告的监管成为美国市场媒体广告持续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朱先前  梁慧歆 《新闻知识》2012,(1):55-56,51
微博自媒体的先在优势特征为其作为广告平台提供了前提基础,微博自媒体作为广告媒介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问题不可规避,但作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趋于成熟,提升微博自媒体广告的品牌质量,优化微博自媒体广告的产业链条,完善微博自媒体广告的运行保障机制,是其健康长足发展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传统广播媒体的纷纷改革与新媒体的发展,媒体广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播媒体没有发行等收入,广告收入的多少几乎决定着其生存地位,而广告的质量也影响着类型化广播的整体形象。由此看来,类型化改革中的广播媒体吸引更多品牌客户,保持并发展优质客户资源是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研究类型化广播广告如何吸引品牌客户,从而还广播媒体一个“绿色”形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广告业蓬勃发展,广告形式不断创新。广告依靠新的媒介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媒体也通过广告传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新媒体广告传播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鉴于此,笔者首先简述了新媒体广告的内涵及特点,然后对新媒体广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杨明 《新闻传播》2013,(12):210
在现今的新媒体时代,一些媒体凭借新的技术和在广告上的一些创新和创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这也给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缓解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本文在充分分析我国传统电视媒体广告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赵璐阳 《新闻世界》2014,(3):139-140
践行广告道德,本是媒体建构其公信力的要求,但是近年来,我国商业化媒体的广告道德失范现象愈演愈烈。目前我国《广告法》中对于媒体广告道德自律的规制,以及学者们对媒体的建言,基本上忽略了商业化媒体践行广告道德的困境。这些困境来源于财政、利益、监管、机制、从业人员、政治等方面,在内忧外困背景下,唯有对商业化媒体正确定位,尊重其运行规律,并培育广告道德氛围,方能使其走出困境,完善广告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6.
美国消费者隐私保护的部分规制,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一定的不适用性,政府相关监管部门,通过各种努力,尝试解决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侵犯用户隐私的问题.在规制尚不完善时期,来自于利益相关群体的舆论监督,有力促进了社交媒体平台的自律,这种企业自内而外的努力,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利.  相似文献   

17.
王铮 《出版广角》2016,(21):71-73
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和广告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环境媒体广告步入人们的视线,且价值日益凸显.文章从环境媒体、环境媒体广告的含义入手,对环境媒体广告的分类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广告收入是媒体经营的重要内容。互联网时代,广告形式千变万化,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被新媒体所瓜分,面临经营困境。在新形势下,要积极了解变化、主动迎接变化,通过推进媒体融合、打造优质内容、加速技术赋能,融入新的发展浪潮中,推动媒体广告行业的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凡 《传媒》2016,(18):64-66
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和产业价值不断被挖掘,自媒体广告被看作是移动广告的未来.在传统广告转型的背景下,自媒体广告呈现出广告与内容融合、需求个性化及私人情境下的潜传播等特征.在自媒体节点共享、多层级核心—边缘扩散和圈子化传播结构的影响下,自媒体广告的传播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基于用户的社群力量,自媒体广告在传播效果上能够为广告带来新的流量入口,有利于提升用户对广告内容的认同及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20.
徐勇 《当代传播》2011,(4):96-98
媒体需要什么样的广告人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这是每一个媒体广告部门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媒体广告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从广告入门、广告策划、广告管理、广告成才四个角度深度剖析如何当好媒体广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