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中华医学会精品期刊考察团出访英国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中华医学会精品期刊考察团于 1999年 11月赴英国伦敦考察访问了英国医学会理事会直接管理的以编辑出版《英国医学杂志》为主体的出版机构 ,以及《自然》杂志和《柳叶刀》杂志的编辑部。文中对访问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数字化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编辑学报》2013,25(3):283-286
由于体制机制、技术力量、人才资源、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限制,传统期刊出版缺乏把现有品牌和内容优势转化为信息化条件下的传播优势的手段。文章简要分析作为国内最大的医学期刊出版机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旗下的系列杂志数字化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主要分布在科研院所、高校、各类学会和协会等机构,他们大部分以期刊编辑部的形式存在,大多数仍然是事业体制.但也有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脱颖而出,走在了改革的最前沿,他们中不乏改革成功的例子,如科学出版社系列杂志的改制和重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资源整合,《清华大学学报(理科版)》并入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先行者在学术期刊的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探索与成绩也许会为我国学术期刊继续做大做强提供些许的借鉴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晋图学刊》2007,(2):56-56
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Institute of Physics)成立于1874年,现今会员已遍布世界各地。学会拥有在世界电子出版行业中一流的独家出版公司,主要出版物理学领域的图书、杂志。英国物理学会下属的非盈利性出版机构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oPP—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是全球最大的物理及相关学科的信息传播机构之一。其出版的期刊包括JournalofPhysicsA—E在内得35种物理学领域的核心刊物。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数字化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字化的实践 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和品牌积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已拥有相当高的品牌效应、固定的读者群、完善的出版管理制度和成熟的专业编辑出版团队.  相似文献   

6.
鉴于学术期刊出版实践中出版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非均衡状态,文章在分析学术期刊出版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内涵、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学术期刊出版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得出学术期刊供给与需求均衡的理想状态以及供给大于或者小于需求的实际非均衡状态.最后,文章结合期刊的具体情况(即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给出实现学术期刊出版动态均衡发展的具体路径:适度增加或者减少学术期刊出版供给,减少或者增加学术期刊出版需求等.  相似文献   

7.
开放获取的日趋发展促使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逐渐加入开放获取出版的阵营,并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八大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开放获取期刊的考察,从其开放获取期刊的概况和政策分析比较传统学术出版商和开放获取出版机构的异同,重点分析包括质量控制、版权许可和出版费用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印刷和出版中常见质量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丽  游苏宁  金东  蔡红叶 《编辑学报》2010,22(4):312-313
针对科技期刊印刷和出版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通过对中华医学会系列100余种期刊的集中审读,从封面书脊、内文印刷、杂志装订3个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我国最大的出版科学研究机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出版学术服务中国出版"走出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由该所及其主办的<出版发行研究>杂志与全球最著名的英文出版学术期刊--美国<出版研究季刊> (Publishing ResearchQuanerly)合作编辑的<出版研究季刊>"中国专号" (英文版)已正式出版,并已向全球发行.在出版纸质版的同时,该"专号"内容也将通过该刊出资方--施普林格公司的SpringerLink学术期刊网站向全球发布.这是中国出版界首次利用这个国际出版学术领域最负影响的主流平台向世界介绍中国出版业.  相似文献   

10.
发挥内容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步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金东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10,22(3):254-256
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为例,阐述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科技期刊应充分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挥其在传统出版领域强大的内容资源优势,以内容资源为基础,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利用先进的数字及网络技术,从期刊内容的单纯数字化和网络发布,向深层次的网络出版和信息服务拓展,从而加快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步伐.  相似文献   

11.
部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基金资助课题成果刊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学军  王莉 《编辑学报》1999,11(4):217-218
通过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分析部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基金资助课题成果刊出情况 ,探讨中华医学会系列不同杂志在我国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提出基金类论文数量与杂志质量、核心期刊效应、实验研究课题及综合性刊物优势相关  相似文献   

12.
国际性出版机构创办新期刊的原则及案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胜利  林佳莉 《编辑学报》2006,18(5):398-400
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国际性出版机构和学会创办新期刊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实例分析,分别简要介绍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自然出版集团(NPG)、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OPP)和美国化学会(ACS)出版社近年来创办新期刊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期刊危机"的产生,欧美大型学术出版机构纷纷调整经营思路,开始推行"捆绑销售"策略.欧美大型学术出版机构之所以推行这一销售策略,主要是为了降低学术期刊的成本,增加收益,并限制竞争.当然,"捆绑销售"策略的推行也给学术期刊市场的相关利益群体,包括学术出版业、图书馆和学术团体都带来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编辑的思维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泰 《出版广角》2018,(15):47-49
数字出版时代,如何适应新的出版方式给编辑工作带来的变化和要求成为衡量一个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编辑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文章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对编辑身份的挑战为出发点,提出编辑要实现两方面的思维转换——"以读者为中心"和"内容为途径,关系是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出版编辑的思维创新,一是学会梳理和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读者需求,二是善于利用读者关系网实现期刊内容的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15.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出版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虎  章莉 《出版科学》2011,(6):90-93
关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精品办刊理念,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概况、期刊特点、期刊部组织架构、出版社与其他机构合作出版并提供期刊出版服务等方面探析其学术期刊出版特色。  相似文献   

16.
陈汐敏  丁贵鹏 《编辑学报》2017,29(3):278-280
对95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和36种医学综合类中文核心期刊的视频出版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认为国内医学期刊视频出版尚存在一些问题:期刊自身宣传不够,观看体验不佳,在第三方数据库中的显示度不强,相关规范急需建立.对此,可结合JOVE期刊的经验制订详细规范、注意细节设计、增强观看体验、注重读者服务和互动.做强自己,多方面联合,利用好我国的医学视频出版资源,提高期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现状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是展现国际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各国均对其国际化程度非常重视.我国作为母语非英语的国家,英文科技期刊的建设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支持.文章就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目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数量增长但质量不高、期刊规模小而地域分布不平衡、期刊研究领域局限、学科分布不均、期刊数字化建设程度较低、过度依赖国际科学出版机构等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形式入手进行专业化转变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医学期刊代表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已经发展形成了“中华牌”“中国牌”“国际牌”3个品牌期刊。截至2016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已收录133种纸质期刊1,其中大多数杂志的影响力位于相应学科前列,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影响及权威性最强的医学期刊系列,并已初步构建了期刊集群化发展的雏形,在品牌的树立、期刊的分布、人才队伍的构建、管理制度的建立、期刊质量的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虽然其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以市场化方式运营的科技期刊出版集团,没有形成产业链,但是其作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期刊集团,其发展的模式值得国内其他科技期刊思考、学习。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网络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化传播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学术期刊传统的出版经营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其整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1]期刊网络出版以及时、低成本,多向互动、信息量大、超文本、超链接功能强大的检索功能等,日益受到期刊人的青睐.[2]科技信息传播的周期和速度,成为竞争的焦点,也是未来学术期刊出版的主流和影响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原始数据共享能提高学术诚信、减少科研浪费.期刊有义务帮助促进数据共享.本文通过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中的111种期刊,以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6年发表文章的438名作者进行调查,了解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及作者对原始数据共享政策的支持情况,并与BMJ出版集团出版的62种期刊(BMJ Journals)相比较,探索中国医学期刊推动数据共享政策的途径,提出中国医学科技期刊可从发表相关述评类或观点类文章、制定相应的编辑政策、开展丰富的互动活动等方面来推动原始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