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而只有当学校出现了一个‘精神王国’的时候,学校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名校,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引领和支撑。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点上寻找智慧,从而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科教育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徐树旺 《文教资料》2006,(13):11-12
姜堰市溱潼中学是一所具有近七十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历经岁月洗礼,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人才,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在新世纪,如何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创新,承担起历史与时代赋予的双重使命?从发展学校,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培育优秀人才的角度出发,应该努力建设先进的学校文化。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而只有当学校出现了一个精神的王国的时候,学校才能称其为学校。”这“精神王国”就是学校的“魂”,也就是学校文化。现在企业界也曾有人提出“一流企业做文化,二…  相似文献   

3.
从生命视野看,学校精神文化围绕人性,以和谐的形式指引着人的自由。校园人的主体自由,集中为"真";校园人的社会自由,真正的"善";校园人的个性自由,核心在于"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突破传统框架,从新的视角探究新的建设路径——加强文化陶冶,丰富生命体验,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4.
王飞 《考试周刊》2011,(93):96-96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可见,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真正发展,是目前构成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不仅存在理念上的问题,而且还存在无"主"兼无"序"的问题。因此,必须理清高校文化发展的轨迹,在传承历史中,不断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必须以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为统领,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构;必须化学校文化为内在的教育资源,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学校文化培育。  相似文献   

6.
相荣富 《化学教与学》2012,(5):23-24,41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教育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校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懂得知识,还要学会本领,而本领主要就是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课程文化又是学校文化的绿色引擎。我们在打造以"雅行"为品牌的学校文化进程中,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以儿童发展为核心,让课程文化真正塑造孩子的灵魂"的课程文化。一、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一)明晰学校课程建设愿景,引导课程变革学校课程建设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是一个具有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8.
原绿色 《河南教育》2014,(11):28-29
文化,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但文化究竟是什么,都包括哪些内容,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校文化也一样,说丰富就无所不包,从物质、制度、理念到行为等,似乎和学校相关的所有人和事,都承载着所谓的文化。但是,文化似乎又很“虚”,总感觉应该是游离于这些物质表象和载体之外的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不甚具体但大家又自觉遵守,说不明但大家又感觉存在的有约束力、有普遍价值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而只有当学校出现了一个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内涵真正重心是"教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校园文化正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同化着校园里的每一个体。从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地分析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以文化立校,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创建汉滨高中品牌的理念,并对此理念进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科学是一个巨大的精种王国,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但它却并非如黑格尔所说,是“精神在其自己的因素里为自己所建造的王国。”它不能只在“自己的因素里”,而必须直接依赖种种非精神的“材料”和“原型”才能进行任何的营建。科学认识的客观性便正是对这一关系的概括,它是科学认识的最基本的特征,舍此,科学将失去其“精神王国”的至上地位。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核心和精髓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在新课程条件下如何在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维的王国。"  相似文献   

12.
学校特色发展的本质是内涵发展,其教育价值终归是体现在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中。石家庄市东风小学正是将"博雅文化、蜜蜂精神"作为创办特色学校的大课题来精雕细琢,逐渐形成了以"博雅"为核心,以"蜜蜂"形象为载体的特色校园文化。一、活动引领,知行合一,丰富学生行为文化学生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学生在学校活动中所表现  相似文献   

13.
林红 《湖北教育》2007,(11):21-21
学校的文化是其生命力所在,其核心是思想和精神、理想和追求。思想和精神必须传承、弘扬,理想和追求必须发展、创新。一所没有文化根基的学校,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重视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学校领导,是一个缺乏战略眼光和发展潜力的管理者。创造浓郁的环境文化。让校园每一面墙、每一个橱窗、  相似文献   

14.
钱伟 《林区教学》2010,(11):74-75
以珠海和风中学为个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介绍和分析了和风中学以"和"的精神为核心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和"的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并进一步解释了"和"的精神的价值和文化内涵,深入地阐释了"和"这一传统精神文化观念对于建设现代学校文化的要求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中有着重要价值:表达着学校文化气质,影响着学生文化素养,蕴含着人类文化精神;宜兴市万石实验小学的艺术教育以"石韵"为主题表达学校的文化气质,以"社团"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熏陶"为方式弘扬人类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 ,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 ,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 ,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 ,而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突破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框架 ,在新的哲学背景上构筑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化”在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树立学校文化品牌,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不断强化环境、课程、精神、制度等方面的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文化综合合力。简而言之,要让学校文化“化”在实处。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课堂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常常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既能使学生温故知新又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我以一节关于时间的复习课"How many…are there…?"句型为例,谈谈自己对这一教学活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要树立学校文化品牌,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不断强化环境、课程、精神、制度等方面的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文化综合合力.简而言之,要让学校文化"化"在实处.  相似文献   

20.
学校要构建真正属于自我的办学特色,必须要创新载体,将学校文化生态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的学校文化生态建设还存在着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而忽视学校精神的引领、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而忽视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视自然生态建设而忽视精神生态建设等误区。要提升学校文化生态建设的层次,就必须将"人—教育—环境"有效整合起来:承前启后,延续历史变迁脉络,拓宽未来发展视野;化虚为实,注重细节规范打造,引领师生精神成长;寓静于动,不断丰富传播手段,构建学校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