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樵青 《学与玩》2023,(1):42-43
<正>说起嘉兴,很多人会想到红船。然而,嘉兴不只有红船,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更有全新的智慧生活。相较于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城市,嘉兴很低调,低调到大家很少提及。但如果我们走进嘉兴,就会发现,原来嘉兴有这么丰富的内涵!有趣的地名文化嘉兴这个地名,在很多人看来,实在平平无奇,也就是寓意美好。然而,嘉兴以前并不叫嘉兴,而是长水县。到了秦朝,根据《太平寰宇记》的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看到嘉兴有一座山,山上有王者之气,他就命令死囚去把山挖平,而那些死囚借机逃跑了。  相似文献   

2.
陈继儒是晚明时期颇具影响力的一位名士,他与嘉兴文人交往十分密切,很多诗文的创作都在嘉兴展开,嘉兴诗文交游成为帮助他谋求生计、增加识见、形成学术思想及创作风格的重要活动。本文通过对陈继儒在嘉兴的行踪遗迹及其与嘉兴名士的诗文交往情况进行考述,全面探索陈继儒的思想及诗文创作来源,同时也展现晚明嘉兴文人的创作及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3.
嘉兴是一座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它的名称经过多次变更.现在嘉兴是三国时确定,一直沿用至今.嘉兴最古的地名叫长水.关于建置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周敬王六年置长水县.”《嘉禾至元志》引《嘉禾记》;一是“嘉兴本号长水县,周敬王十年置.”《嘉禾至元志》引《吴地记》.(周敬王六年是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十年是公元前510年).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有一些共同的条件:一、都在周敬王时期,二、六和十都是个位数字,而这两数字的书写也比较相近,可能是前人抄书时的笔误.如果要确定一个建置的年分,应定在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嘉兴的历史如果从长水建置算起,到现在已有二千四百九十二年了.  相似文献   

4.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后提出的教学理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趋势.物理是解决生活知识的科学,生活中很多的物理知识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料,教师要在自身素养提高上下工夫,要在生活中寻找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倡导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以此呼唤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于是,为了体现自己已经从教材的面前爬起来后的主人公角色,很多教师大量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学英语教材上一些与教学内容一体化的优质教学资源,其中包括教材中那些专门为文本设计、并与文本十分吻合的图片和小诗等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6.
一节好课就好比一幅画一样,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内涵丰富,功能很多.构建有效教学活力课堂是广大教师的教学追求.通过对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如何构建有效教学活力课堂.构建有效教学活力课堂,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要富有创造性;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的教,更应注重学生的学;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本文作者遇到了很多读上面的困惑:1.教师要不要读;2.学生怎么读;3.教师在读的技巧上应不应该给学生以指导。本文试图去解决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很多教师都提倡课堂的情境一定要设置得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设计问题的情境上,结果情境营造得引人入胜,但教学却变味了.于是,又有很多教师纷纷拿起笔批判如此情境为哪般,呼吁大家还是不要如此大动干戈地设计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9.
关于代课教师,我国很多学者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本研究鉴于以往研究,通过调查与数据分析,采用实证方法,比较了代课教师与公办教师在一些层面上存在的差异与共性,力求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代课教师,从而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以及进一步普及与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要让学前儿童都有学上,上好学.笔者认为,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对农村幼儿园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得实惠.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依赖于幼儿教师素质.农村幼儿园教师原来培训的机会很少,但自从"国培计划"提出后,很多幼儿教师开始轮流参加培训.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变化,最初的培训多是理论培训,听讲座而已,现在的培训更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例如,我们这个镇上的幼儿园教师,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有8名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或者市级培训,占幼儿教师总数的一半,这超过了以往多年培训人数的总和.经过培训,多数教师回到幼儿园后工作热情更高了.教师素质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保教能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师资的培养,使学前教育的实施有了坚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可能性"学完后,很多教师会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三个词分别来说句话.面对学生的说法.教师如何评价?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握不准.究竟什么是"可能性"?为什么要学习"可能性"?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还有许多老师不太明确.赵红婷老师是这个话题的提供者,她带着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还与特级教师和专家进行了交流,她认为自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并就此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从其他教师阐述的内容也不难看出,作为一线教师还是要多了解一些概率论的基础知识.从数学本质上来理解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智能化设备已经走进了课堂,成为教师开展课堂教育的有力工具.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都在快速成熟,需要教师在思想品质、道德观念等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之直接相关的课程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因此,教师要积极寻求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发挥该课程对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阶段,很多家长以及教师都会为即将上小学的幼儿进行“幼小衔接”。首先,幼小衔接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大有不同,很多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进而出现各种学习问题。其次,目前幼小衔接的方向很多家长教师把握不准确,进行了错误的衔接,不但没有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还埋下了很多学习隐患。基于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科学幼小衔接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有效途径。其一、增强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其二、教师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设计课程,提高幼儿的小学生活适应性。其三、教师要在课程中着重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状态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从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着手.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在上新课前,很多学生缺乏必要的预习,导致在课上跟不上教师节奏,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注意到了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来做好语文课前预习呢?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学生预习的必要性.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授课前,通过自身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来对所学知识做一简要认识和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发现一些问题,从而明确上课的目的性.因此,很多教师都认为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地震灾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诊断标准,用改编的PTSD问卷对四川省10个极重灾区的31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不由自主地一再想起地震时的情形"、"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在小事情上容易激动愤怒"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这几个方面报告最多,在"持续性警觉增高"这一维度上得分最高.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更倾向于"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在"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和"持续警觉增高"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教龄组的教师.不同受灾情况的教师在PTSD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家人遇难或受伤的教师在"持续警觉性增高"、"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上得分都显著高于家人没有伤亡的教师.建议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大学课堂与国外课堂相比存在课堂积极性不高、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缺乏等问题,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并不是特别理想。为了进一步了解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学生课堂行为,通过调查问卷,对大学课堂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相应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教师在我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老师的话对学生而言就是"圣旨".可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一名教师后,我发现"圣旨"不管用了,甚至有的学生公然顶撞老师,令我颜面无光.今天的学生不比以往,那今天的教师该怎么做呢?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给了我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中,很多学生习惯在教师提问后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却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要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9.
叶鑫成 《学周刊C版》2010,(5):135-135
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150分的试卷,作文一般占60分。可见,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作文教学一般分为指导和评改两部分,但很多语文教师在全方位指导,精批细改,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后却收效甚微。早在1978年叶圣陶老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就谈到:“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邵正 《教育革新》2007,(4):46-47
很多学生在学习了几年英语后.掌握了很多单词和语言知识,读写能力都有所提高。但遇到听力考试时却成了聋子,遇到与外国人交流时却成了哑巴,这使得英语的学习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要克服这样的尴尬局面,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听力课给予充分的重视,从培养学生听力技能入手,从教师自己的思想,教学方法、设计中去寻找突破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