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蒙认为,艾特玛托夫、加西亚&;#183;马尔克斯、卡夫卡和海明威是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四位外国作家。那么,艾特玛托夫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始于何时?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了谁?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对于这些疑问,史锦秀教授的新著《艾特玛托夫在中国》(下文简称《艾》)都给予了充分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代著名陕西籍作家高建群一直注重学习、借鉴和运用外来异质文化的精华,使自己的创作处于不停顿的超越状态之中.他认真总结学习艾特玛托夫创作风格的经验教训,从草原回归黄土高原,由白房子返回窑洞.在超越自己的<遥远的白房子>的同时,也超越了他崇敬的艾特玛托夫.  相似文献   

3.
源远流长的俄国文学传统,以它醇浓、甜美的乳汁哺育了苏联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作家,创造了丰富多彩、韵味深长的优秀作品。著名的吉尔吉斯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就是深受俄国文学传统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用自己那支饱蘸着吉尔吉斯人民感情的笔,描绘了吉尔吉斯的自然风光:草原、山脉、泉水和村庄,刻划了许多平凡的劳动人民形象:大海老人、农村少妇、汽车司机、农家孩子……,献出了一篇篇意蕴深厚、壮美细腻的艺术珍品。读艾特玛托夫的作品,使人爱不释手。然而,那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来自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艾特玛托夫的悲剧意识具有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但注意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悲剧,更具有先见性的观察到了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悲剧。艾特玛托夫将他的悲剧意识完美地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之中,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引发人们的思考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艾特玛托夫在近半个世纪中 ,勤于精神家园耕耘 ,他以特有的焦灼 ,从政治、道德、自然、战争诸方面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各种矛盾 ,观照人的精神世界 ,揭示出精神道德对人、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艾特玛夫一直努力探索一条与众不同的美这道路,他小说艺术的意象成功地深化了作品的意蕴,引了人们无限的阅读兴趣,并拓宽了解读的巨大空间。本文试图对其小说意象逐层分析,并体会其独有的风格和他对小说美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叙述学理论探讨艾特玛托夫不同时期小说的结构方式,归纳出了倒叙式时序结构、嵌入式情节结构与隐喻式意象结构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并结合作家的一些重要作品(尤其是80年代的两部长篇小说)进行了分析论证,从中可以看出艾氏小说叙述艺术的不断创新、日臻完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艾特玛托夫不同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探索艾特玛托夫小说的人性主题.艾特玛托夫早期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灵息相通的世界;后期作品从原始和谐走向人性的悲剧性冲突,小说中先是揭示人性之恶,然后沿着一条拯恶向善的套路,呼唤人性向善.  相似文献   

9.
<正> 艾特玛托夫是一位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又不断追求创新的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草原和群山的故事》收集了他五十——六十年代创作的早期作品。它们歌颂了爱情、友谊和献身精神,洋溢着清新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情。作家西蒙诺夫赞道:“随着艾特玛托夫的登上文坛,非常高昂而又深深扎根在现实的浪漫主义气息,注入了我国的文学创作”。但作家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随着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认识的深化,他很快就  相似文献   

10.
艾特玛托夫小说中存在着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的产生与其道德探索和哲理探索息息相关 ,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研究其结构的必要条件。另外 ,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是靠隐喻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正>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一个从小就生活在乡野的作家,艾特玛托夫对于自己的民族和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那烂熟于心的草原人生,“象一个圣洁的源泉,你可以经常从中吸取思想、场景和人物形象”。同时,他的祖母就是“一位极其聪明可爱的老人”,象“一座童话的宝库”,有着唱不完的民谣,说不完的故事,民间文学不仅以其特有的想象力开启了作家的智力,而且还使作家体验到本民族由来已久的性格气质与心理结构。所以,他的创作总是取  相似文献   

12.
人道主义思想是艾特玛托夫创作的一条思想主线,支撑着他所建构的文学大厦。艾特玛托夫人道精神的丰富价值集中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个方面关系的基本把握上。  相似文献   

13.
艾特玛托夫是一位享誉中西的吉尔吉斯族作家,其文本极具鲜明的民族特质.本文以文学人类学为切入点,从文本的内涵、审美心理和审美视角等几个层面探讨了吉尔吉斯的民俗文化对艾特玛托夫神话构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艾特玛托夫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鲜活灵动的人性化的动物世界。动物形象是人物形象的参照,作者理性思考的载体,它们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们还是作者构筑小说情节结构的艺术手法和审视人类的艺术媒介。动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既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审美容量,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路遥的创作受到艾特玛托夫的影响。他们注重强化作品的地方色彩 ,有意识地吸纳民间文学的营养 ,深入挖掘民族精神。当然 ,由于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 ,也体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苏联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玛托夫,出生于一九二八年,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出生于一九三六年.艾特玛托夫比刘绍棠只年长八岁,他们基本上是同龄人.艾特玛托夫十岁时,父亲蒙受不白之冤,被清洗镇压,母亲带着一家人回到舍克尔村,是乡亲们伸出友爱  相似文献   

17.
"语象"作为显现在语言中的图像,是文学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文学作品具有图像感的一个桥梁。艾特玛托夫在小说创作中,主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语象",利用白描、比喻、象征这几种修辞艺术生成语象,使得小说极具画面感,有了一种图像般的审美特征与审美效果。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正是因为对"语象"出神入化的运用,而使其小说得以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新疆当代文学的背景,从文学接受史的角度对艾特玛托夫在新疆少数尼旗文学中的译介、研究和影响情况进行梳理。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艾特玛托夫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接受情况及其文学影响,以及造成这种文学影响和接受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是当今比较文学和中国文学研究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当代著名陕西籍作家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参照意义,高建群受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影响,在创作中欣赏,赞美甚至神化女性,塑了众多优美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了与艾特玛托夫相似的女性崇拜情结,他在接受影响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功能,将外来的异质文化因素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显现出陕西当代作家独具的特色,艾特玛托夫的女性形象从吉尔吉斯的群山草原走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作家宣扬的的博爱和至善,高建群的女性形象则从草原的白房子回归陕北的黄土高原,揭示了作家所探索的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迷和发展之谜。  相似文献   

20.
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玛托夫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漫长的创作期,明显地受到了当时传统主义文学,尤其是“农村散文派”的影响,同时他立足于本民族,不断地汲取民族素养,作品呈现出了一种异域民间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