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留学生上课,对“黄色录像”这个词语按一般解释之,并未说得通。查《辞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均无此义项。倒是在《辞海》中找到了“黄色报纸”条目。据此说明来源:“这个意思是从美国来的,因为美国在上个世纪末有一种连环画叫《黄色孩童》,里面经常有色情的东西。”而美国学生则肯定“美国把那种事叫‘蓝色”’。各国留学生说法亦异,日本称之为“粉色”;韩国称之为“红色”;意大利也是“红色”;澳大利亚和美国一样是”蓝色”;我国的港、台则称之为“桃色”等等,惟独没有“黄色”,更不是从美国来的,而是我们中国大陆独…  相似文献   

2.
一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这有“门房”又有“洋房”的“中国留学生会馆”的详情如何? 中国留学生会馆,亦叫清国留学生会  相似文献   

3.
读者寄语     
《留学生》2011,(4):14-17
时光茌苒,似乎转眼之间,《留学生》就走向了100期这个重要时刻。在川流不息的中国留学史上,《留学生》杂志留下了自己浓重的一笔,而同时,《留学生》杂志也拥有了一大批“铁杆儿”的读者、作者与各界朋友,在100期的美好时刻,他们纷纷将自己最诚挚的祝福送给《留学生》。我们将此刊登,以表谢意。  相似文献   

4.
一个时期以来,在人们不经意之间,小学生悄然加入了出国留学大军的行列,而且这支留学“童子军团”的队伍仍有不断壮大之势,随即“小留学生”的话题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小留学生群体,需要的不仅仅是关注,而是真诚的帮助。“伸出热情之手”,正是我们开通“热线”的动意。这个“热线”,表达了我们和小留学生及小留学生家长们保持“热线”联系的强烈愿望。在这个专题中,我们首先发一组出自小留学生手笔的《小留学生自白》系列文章,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小留学生来介绍自己的留学生活及其甘苦。也希望家长及社会各界关心这一话题的人士参与,来信来函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并赐稿。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期以来,在人们不经意之间,小学生悄然加入了出国留学大军的行列,而且这支留学“童子军团”的队伍仍有不断壮大之势,随即“小留学生”的话题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小留学生群体,需要的不仅仅是关注,而是真诚的帮助。“伸出热情之手”,正是我们开通“热线”的动意。这个“热线”,表达了我们和小留学生及小留学生家长们保持“热线”联系的强烈愿望。在这个专题中,我们首先发一组出自小留学生手笔的《小留学生自白》系列文章,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小留学生来介绍自己的留学生活及其甘苦。也希望家长及社会各界关心这一话题的人士参与,来信来函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并赐稿。  相似文献   

6.
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四百名“留学生”回到了“北极”》的文章,我认为,很值得一读,尤其是地方行政领导同志。黑龙江漠河县,原来中小学教师三百余人中,大学本科毕业的只有一名,大专毕业的五名,中等师范、中专毕业生也只有二十几人。师资多半是“以工代教”、“知青代教”,哪有什么教学质量呢?学生到别处学习去了,“留学生”远走高飞了,漠河县领导终于认识到,不抓教育不行。一九八三年,他们到沿海各省招聘来一批中学教员。两年后,漠河教育大变,才有四百名“留学生”又回到“北极”的佳话。  相似文献   

7.
请读一读11月6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篇报道: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从读了一本黄色手抄本小说开始,走上犯罪的道路,并且越滑越远,终于从一名三好学生堕落为一个罪犯.一本黄色小说竟然把一个原来品学兼优的少年活生生地“吃”掉了,这个怵目惊心的事实,难道还不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吗?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同志最近指出:“精神污染受害比较严重的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派留学生到外国做研究工作的想法,我想应该算是从1861年开始的,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江苏吴县有一位冯桂芬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中体西用”这个说法,30几年以后,即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一篇有名的文章《劝学篇》把它发挥了,变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然要用西学,所以有派留学生的想法。第一次派留学生来美国是在1872年。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一词系外来词,由日本人发明。早在我国唐代,由于国力强盛,文化、科技发展很快,东边的日本政府就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由于遣唐使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呆很久,所以日本政府第二次派遣唐使来中国时,还派遣了“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以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而“还学生”则是指在遣唐使回国时随之一起回国的学生。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现在凡留居外国学习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何为“留学生”?@张胜年  相似文献   

10.
屈原在《天问》这首诗的开头,就大大地写了一个“曰”字:“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这开头的“曰”字,是什么意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这个“曰”字没有注释。按照训诂惯例,凡是第一次出现的字,都应该注释。那末王逸为什么不注释这个“曰”字呢? 一种可能是:王逸看到的《天问》原本开头就没有这个“曰”字,所以他不注释。就是说,现在《天问》开头的这个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文章不好读。如《藤野先生》开篇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就颇为费解。初中语文第六册就此设置了练习题 ,问 :“无非”是什么意思 ?“这样”指代什么 ?《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认为“这样”指下文“法国留学生”的丑行。遇到好几套考卷 ,都考了此题 ,答案都同上。我认为这是一个流行的错误 ,这个答案似是而非。“这样”在文中并无确指。理由如下 :一、标点符号是最直接、最明确的证据。原文“这样”之后是句号。如果“这样”是指代下文 ,那么“这样”之后绝对应用冒号 ,用句号就不是指代下文。请看下例 :美国人也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徐州师范大学大力开展留学生课题的研究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周棉教授组织和指导下 ,在校内外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下 ,该校已逐渐形成了一个留学生研究群体 ,出版了《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学》、《李大钊与中国的学术》等论著和大型工具书《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等。发表了《近 15 0年来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评价及趋势之展望》等论文近百篇。获得“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留学生与 2 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留学生与近代以…  相似文献   

13.
多些宽容     
多些宽容李建茹因为工作的关系,几年前曾做过“红娘”,又常与在海外的留学生朋友们通信,加之看过一些描写留学生活的书,便对留学生婚姻易破裂有较为深刻的印象。钱宁在他著的《留学美国》一书中,专门有一章:《离合聚散》,就是谈这种离婚现象、论这个现象原委的。钱...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现在留学生越来越多。中国去外国读书的留学生每年增加,外国人到中国来读书的留学生也是同样如此。留学生人数将随着时代发展,形成一股潮流,推动着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那么“留学生”这个词是怎样产生的呢?“留学生”一词在我国是唐代开始的,而创造这一名词的,其实是日本人。我们知道,唐王朝时,中国的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特别繁荣,与我国相邻的各国又敬畏又羡慕,他们纷纷派外交使节到中国来,表示友好,其中日本政府派遣外交使节的次数最多。日本政府为什么当时对中国如此友好呢?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想通过外交活动在中国学…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05,(8):38-38
就留学人员如何参加申报“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申报时应注意什么?该提交那些材料等问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法律事务部主任龙日前应本刊之邀作了解答。2004年共有204名自费留学生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结合2003年~2004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  相似文献   

16.
腊梅·蜡梅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在二年级上册集中识字5出现了“蜡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80页)一词,许多老师问我“蜡梅”的“蜡”是不是错了,应该是“腊月”的“腊”,即“腊梅”。到底哪个对呢?对此,我进行了一番认真的研究。一、工具书的解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没有“蜡梅”这个词,只有“腊梅”一词。腊梅:1.落叶灌木,叶子对生,卵形,开花以后才长叶子。冬季开花,花瓣外层黄色,内层暗紫色,香味浓。供观赏。2.这种植物的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2000年增补本的解释同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生活着很多的外国小留学生,他们的一个班往往是汇聚了亚洲各国的少年,简直是一个“小小亚太联盟”。各国的人性格习惯当然各不相同,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小留学生们心中的各国人是怎么样的呢?这不,北京55中国际学生部的汉语老师王芳在初二年级的一个班组织了一次书面讨论:《话说##国人》。这个班的韩国小朋友和菲律宾小朋友都对自己国家的人做了一番分析,也对中国人进行了很有趣的评价。正好,让我们来看一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8.
周棉同志并请转“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全体同志 :徐州师范大学举办此次“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 ,时机极好 ,主题鲜明且富于时代特色 ,委实殊功非凡 ,誉满学界 ,值得庆贺 !几年前 ,季羡林先生在为你主编的《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的题词中指出 :“对中国的近代化来说 ,留学生可以比作报春鸟 ,比作普罗米修斯 ,他们的功绩是永存的。”我以为 ,季老这个评价深中肯綮 ,可以看作是为全国留学生课题研究作了一次精辟的破题 ,提供了一个现代思维的视角。令人高兴的是 ,你们已经以初步的研究实践和丰硕成果证明自己不但有…  相似文献   

19.
在留学生文学热之中,又有一本出自自费留学生之手,“实录”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书,在大陆书摊走俏。书名曰《告诉你一个真美国》,作者是留美的陈燕妮女士。拜读之余,笔者在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告诉了我们什么? 该书称它“是美国社会生活的实录”。  相似文献   

20.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们要有宽广的视界。从《新作文》开始,世界与你同步。”这是《新作文·高中版》“宽视界”栏目开办的目的。“宽视界”从开办到现在已经一年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关于这个栏目的“度”如何把握?从《陈天桥:谱写“传奇”神话》到《飞狐外传》到《奥斯卡大奖,光芒何处?》再到这一期的《零售神话:沃尔玛》,我总是无数次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扯”得太远了?可另一种“现实”的力量又支撑着我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我始终这样认为: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它们将是你未来“战斗场”上有用的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