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3,(6):73-75
结合比彻的"修辞形势"理论中"缺失"这一概念,从外宣翻译"清楚传递事实"的本质出发,通过实例分析,阐明在外宣翻译这种特殊修辞话语中也要紧记"缺失"、恰当填补"缺失",从而充分发挥译文的修辞力量,在西方受众中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修辞情境是当代西方修辞学最为瞩目但却尚存争议的概念之一。著名修辞学家Bitzer认为有情境才会有话语的存在,修辞话语是应境而生的适切反应。修辞学者Vatz则强调情境是藉由话语建构,并批评Bitzer完全忽略了修辞者作用和话语的建构力量,从而产生话语伦理责任无法认定和修辞学科地位低下等重大问题。然而,这些质疑却是对Bitzer理论的误读,而且究其本质不过是对相关学术情境做出的适切话语反应。  相似文献   

3.
修辞人格是一个与言说者人格紧密相关的重要的西方修辞学概念,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修辞学者就不断地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再阐释和发展。要彻底了解这一概念,要从提出者亚里士多德研究起。对文本的解读、古希腊的前结构、亚里士多德个人经历的研究以及其作品,特别是《尼各马科伦理学》的参照作用,对促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人格及其各组成部分的新理解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西方修辞学是研究话语如何在现实社会文化语境中产生效力的理论,剖析各种话语效用的内在机制,对实践具有很强的阐释能力。从修辞情景论、修辞人格、辞格与修辞关系的角度出发,揭示中国威胁论之“威胁”事实上是一个辞格而非实际存在,通过对辞格的运用,修辞者为人们看待某一个修辞形势提供了自己的视角,并通过修辞手段操纵受众观点。揭示了中国威胁论本身的修辞特征及其内在的修辞机制及西方修辞学为理解、阐释中国威胁论提供的新视点,以此反驳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5.
陈娟 《文教资料》2012,(10):25-26
在全球信息和知识汇聚交融的今天,在东西方话语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修辞互动以象征的方式渗透进日常交际的今天,对中西话语交流和修辞互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中西修辞发展历程、定义及修辞观进行简要比较,使读者对中西修辞有初步的了解。知己知彼,方能在中西修辞互动中抢占战略高地,争取话语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文本修辞是创造者为达到传播的目的而创作的完整的、独立的修辞作品;话语修辞是交际者为达到交流目的而进行的表达。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是基于修辞存在的形态而划分的类别,它们是交叉存在的,有时候可以合流。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在生成主体、存在形式、价值取向、影响对象和批评标准方面都有不同。区分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对修辞生成、修辞评价和修辞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交际修辞观的视角着眼,建立了新的旨在描写和解释言语交际活动的调控修辞理论,认为修辞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效果调控行为,即发话人有效调控言语交际的进程和交际的参与因素,运用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最大限度地促使发话人所期望的话语效果的成功实现,并对修辞的本质与性质、修辞调控的过程、修辞策略的构成等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语言修辞的发展史上,“受众”经历了由兴而衰、再由衰而兴的过程。而现代修辞理论、实践都以不同的方式重视受众及其在修辞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众是修辞情景的核心因素之一。在修辞过程中,受众意识影响着修辞内容、形式的方方面面。因此,为了获得合意的修辞效果,修辞者需要考虑受众的功能需要并与之积极合作。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修辞学科建设近三十多年来步履蹒跚 ,未能取得人们一度预期的重大突破。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 ,西方修辞学界将目光局限于学术话语内部 ,仅期望通过和其它学科的互动确立自己的学科地位 ,则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修辞研究是西方人文和社会科学中和实践的关系特别密切的一个部门。修辞学科的中心任务是对发生于当代西方社会、文化、政治生活中的各种修辞实践高屋建瓴地作出富有阐释和指导意义的理论表述。如果忽略了这一根本任务 ,西方修辞学科将难以摆脱被边缘化的命运 ,更不用说将自己发展为一门当代显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商务英语信函作为对外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其本质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艺术,不可避免地烙上西方修辞的印记。西方修辞学通过挖掘语言的象征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著名修辞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大修辞策略即诉诸理性、诉诸人格、诉诸情感,这对于建构与优化商务英语信函话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种诉诸手段在各种类型的商务英语信函撰写中缺一不可,三者相互交织,各有侧重,这就要求写信者在准确地分析特定修辞形势和修辞受众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修辞策略,有效地提升商务英语信函话语的表达效果,才能更好地扩大潜在商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诠释与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和诠释分别以话语的效用和对话语的理解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与人文科学各部门尤其是语言研究关系特别密切的两门现代基础学科.在其自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两门学科既互相参照、互相依靠又不无矛盾和冲突.二者关系因而既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又导致截然不同的表述.对这些表述的分析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这两门学科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对西方当代学术形态的总体了解.  相似文献   

12.
修辞策略是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新概念,在语言交际中运用广泛.牢固确立这一概念之后,从理论高度正确认识其基本性质,是学术界面临的又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文章在四重视界中具体论析了修辞策略的四个基本性质:动态性、适应性、控制性、人文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探究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关于修辞学在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广泛而深刻的问题,它探索在建立和维护一个社会时修辞学的特殊功能,探讨人类是否依靠修辞创造和谐,达到一个理性社会所需要的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协作、最终取得同一性以及共同的社会价值取向.本文将修辞置于社会结构关系和社会人际互动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社会心理认知、话语认知与修辞行为的动态共变关系,揭示修辞的规律与目的,探讨修辞的本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硬修辞和软修辞两个概念,结合安徽卫视访谈节目《非常静距离》,从硬修辞和软修辞的运用两大方面对主持人李静的话语魅力进行分析,阐释主持人话语修辞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小说Joan Haste在晚清被译入中国,有蟠溪子的半部译本<迦因小传>和林纾的全译本<迦茵小传>,这两个译本引发的争议均围绕译本道德话语展开.依照广义修辞学"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分析思路,对勘原著和译本,对<逛茵小传>中的道德话语关键词"孝、义、恩、礼"进行描述分析,进而从译本核心修辞形态及其成因切入,审视19世纪末中国封建社会穷途末路语境下的林纾,如何通过译本的修辞设计回应西方话语、重构译本的深层语义.  相似文献   

16.
比彻的修辞形势理论对修辞形势这一概念作了清晰的表述。比彻强调修辞者需要通过适切的话语反应“动员”受众,使受众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参与到相关形势之中而成为改变现实的干预力量。如何实现“以言动众”正是适应修辞形势的关键。现当代修辞大家的思想洞见和美国反恐话语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此做了生动注解。  相似文献   

17.
修辞批评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批评作为文学批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在当代的复兴,对文学批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从西方现代修辞批评角度看,对修辞本性的哲学反思,将修辞看成是一种话语实践,看成是对真理的认识和表现,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文学和文学性问题;另一方面则可以从修辞批评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关系看,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更靠近修辞批评这一特色,以更好地发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修辞策略是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新概念,在语言交际中运用广泛。牢固确,立这一概念之后,从理论高度正确认识其基本性质,是学术界面临的又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文章在四重视界中具体论析了修辞策略的四个基本性质:动态性、适应性、控制性、人文性。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以现代修辞学为基点建构起的接受修辞学,完成了修辞学研究中从表达到接受的转变,完善了对修辞表达和修辞接受双向互动的系统研究.修辞活动是一个过程,是表达与接受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往对喜剧小品语言的研究中涉及较多的是表达修辞,而涉及接受修辞的少之又少.本文以接受修辞为着眼点,结合语用学、心理学、信息理论等相关理论,从话语的感知和理解、话语语用意义的推导、话语的评价三个方面对喜剧小品话语修辞的接受过程及其幽默效果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0.
论英语拟声词的修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声 onomatopoeia是一种重要的语音修辞手段,它通过借助于相似的响声来模拟某种声音,以产生某种独特的修辞作用.本文对英语拟声词用于描写情景、动作、事物等方面的修辞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