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交际离不开话语建构和修辞控制,言语的修辞控制决定了交际活动中的修辞效果,本文以言语活动为研究范围,从言语的文化内涵、听者的社会心理和修辞主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三个角度讨论了中西文化视野下的修辞控制,即通过适当的调控交际话语加强修辞动机,达到修辞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
修辞主体进入言语交际时,总是以一定的话语角色参与其中,这就要求修辞主体必须对话语角色有一个认知、调整的过程,以减少角色冲突,协调人际关系。文章分析了话语角色的认知,阐述了修辞主体话语角色调整的重要性及影响话语角色调整的因素,探讨了言语交际中话语角色调整的基本流向及其实现策略,这不仅有助于指导人们的言语交际,而且也为阐释话语构建和话语理解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追加修辞是人们经常采用的言语交际策略。主要有五种方式:补足式追加;修饰性追加;转折式追加;强调式追加和订正式追加等。在日常言语交际和演讲活动中,结合语用情景,巧妙地在语言中嵌入追加修辞话语,就会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为精彩。  相似文献   

4.
面子与修辞     
面子不仅是语用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与以言语交际为基准的修辞学紧密相关。在面子的言语形式修辞策略中,话语建构和话语理解的关键是对话语中社会角色的认知和把握;在面子的逻辑形式修辞策略中,积极和消极两类面子分别与传统的演绎和归纳模式相对应。东西方在上述两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言语交际中予以重视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用学的核心理论,言语行为的中心思想是说话可以看作是做事。陈述句并非都表达"陈述",说话人可以越过字面意义实施多种言语行为,形式和功能不是绝对的对应。修辞使说话者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言语行为,使人们的话语交际成功有效。从修辞角度分析陈述句中的各种言语行为,比较言语行为中的同义表达手段,分析词汇、语法和语义等修辞手段在实施不同言语行为中的作用,由此得出:修辞使说话者的话语依赖言语环境,有时妙语双关,有时含蓄幽默,有时指桑骂槐,使言语行为产生种种修辞效果,提高了言语行为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6.
交际主体在每一个话轮中只能选择单一话语角色来建构话语,话语角色定位得体对言语交际有着重要的修辞价值,能确定表达主体的言语和体态语规范,能避免接受主体中断交际,能使交际主体间的情感距离适宜、能避开或缓冲与接受主体的矛盾,是言语交际成功的必要条件,但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重话语内容而忽视话语角色定位,表达主体在话语建构前必须根据语境对话语角色进行适切的定位,才能成功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深受民族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修辞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活动,实际上就是言语交际活动。民族文化对修辞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可以通过宏观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在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上,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主张天人相分;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注重等级制度和中庸之道,而西方人张扬个性、崇尚法制,重视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在修辞活动中呈现出的不胜枚举的个案性交际形态,迫使人们以得体性为归宿,调整在异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8.
曾容 《文教资料》2009,(10):42-44
语境对修辞交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语境的定义我们经历了从具体语境学到认知语境学。从认知的观点来看,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就是交际者对言语环境信息的知觉、判断、分析、加工的过程。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深化了对语境的定义,并从修辞交际中的话语建构和话语理解这两个方面论述了语境认知对修辞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跃非 《学语文》2014,(3):65-66
一、引言语境差异是指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自我认知和外在环境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修辞效果,简单说来就是指修辞行为的结果。语境与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修辞活动都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
修辞歧义说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歧义是言语活动应该极力避免的,因为它有碍于语义的准确表达,造成交际的严重障碍。但是,修辞歧义虽然也以歧义的表达形式出现,却不但不妨碍交际活动,而且能够提高交际效果,成为一种卓有成效的修辞手段。本文着重从修辞歧义的本质特点、产生条件和表达效果展开论述,给修辞歧义建构一个简单的框架  相似文献   

11.
论修辞的视觉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言、话语与心理感觉之间的关系出发,阐述了修辞过程中的视觉效果及其塑造方法,分析了视觉效果与听觉、味觉、触觉等效果的相互转换,综括了视觉修辞效果发生的客观基础、生活基础、语言基础、生理和心理基础以及交际基础,最后指出了这一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用修辞在手机短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是在一定语境中为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选择最恰当、最完美的语言手段和表达方式,以收到最好的交际效果的过程。手机短信是现代人彼此交流的方式之一。要使手机短信的语言能够感染对方,打动对方,让对方感受到写者的心意,就必须充分发挥修辞手段的作用。实用修辞在手机短信中具体表现在大量使用修辞格,使用各种修辞格可以达到写者所需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修辞学研究修辞现象、修辞活动,那么,理应既研究表达修辞,又要研究接受修辞。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学理论系统建构中,明确提出接受修辞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这其中以宗廷虎和李金苓的成就最为突出,当前学界对此还少有专门性论述。他们不仅自己多年一直坚持研究,建构了包括“表达修辞学”和“理解修辞学”在内的修辞学框架,梳理了接受修辞研究的历史,提出了言语交际全过程的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接受修辞学中尚待研究的众多问题,而且积极引导、支持其他研究者,为接受修辞学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力量。接受修辞学将成为21世纪修辞学研究大有可为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语境指一系列影响着人们的言语行为、言语方式及其效果的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构成的特定的交际环境。在很多学科中语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修辞学而言,修辞的表达固然重要,但修辞的接受也同样不可或缺。而修辞的接受如果脱离语境,修辞表达再优美,也会造成理解的错误。因此,修辞的接受离不开语境。  相似文献   

15.
走出技巧层面的修辞学批评,一是向修辞诗学延伸。二是向修辞哲学延伸。前者研究文本的修辞设计和诗学关联;后者从话语方式向人的存在方式提升,研究修辞如何参与人的精神建构。结论是:人创造了修辞,修辞也塑造着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划分进行分析,认为消极修辞的概念不仅与修辞实际不符,而且在概念本身的阐释上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指出,骆小所先生关于"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划分更能反映修辞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言语修辞现象出发 ,探讨修辞现象的本质 ,提出修辞在本质上是优化的、个性化的、创新性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和世界秩序化的方式 ;而进一步就是人的优化的、个性化的生存方式。由此 ,进一步认为修辞作品并不只是言语形式的作品 ,它包括修辞思维外化为能够负载信息或意义、可以被感知的一切物质形式。行为修辞将是今后修辞学研究的一个很有前景的新领域。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文着重提出并分析了行为过程修辞作品和行为结果修辞作品。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利用汉字的形体进行修辞不能构成修辞格,究其原因,实为人们囿于语言三要素理论的结果。从理论和人们的修辞实践来看,汉字修辞完全可以构成修辞格。  相似文献   

19.
汉语交际中口语修辞的运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交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口语交际活动的动态性,决定了口语修辞活动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口语修辞活动较之于书面语修辞具有突出的显性特征,口语修辞中语境起着制约、补衬作用,口语修辞活动应符合言语交际的得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传媒语言属于广义语言的范畴,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传媒语言中的非言语修辞是指用非言语的形式增强传播效果、达到传播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或方法。在传媒语言中存在大量以辞格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非言语修辞,他们有助于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更有助于传播内容的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