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丽娜 《声屏世界》2003,(10):21-21
在2002年“十大恶俗广告”的评选中,脑白金广告以8.22%的得票率高中“恶俗广告”榜首。自从评选结果一揭晓,关于脑白金广告的纷争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人认为,这次评选结果可谓是众望所归、“恶”有“恶”报;另一些人则为脑白金广告鸣不平。由于脑白金广告曾带动了销售量的大幅度增长,他们认为“恶俗广告”不等于就是失败广告,即便是“恶俗”广告,它也是“恶俗”成功了!脑白金广告真的是“恶俗”成功了吗?这样的“恶俗广告”能一俊遮百丑吗?请且慢为脑白金广告叫好!之所以不能把脑白金广告称为成功广告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一俊”无法遮…  相似文献   

2.
陈超 《新闻记者》2002,(1):68-70
近年来 ,广告经营行为介入新闻业务的势头很猛 ,出现了大量“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 ,给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理论界带来一定的混乱局面。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以便在理论和实践中分清新闻和广告。 (本文中的“广告”是指大众媒体广告 ,而且仅指商业广告 )“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是一种异化1.新闻与广告不能相容“新闻”与“广告”定义很多 ,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 ,权威理论普遍认为 :新闻强调“新”、“真实客观”、“迅速传播”、“具有新闻价值” ,是“时间的易碎品” ;广告包括…  相似文献   

3.
广告     
《传媒》2007,(12):79
四川警告80余医疗机构停发16个虚假广告;娱乐和快消类广告投放份额劲增;百度推出“品牌专区”新广告模式;吉林:利用公众人物和专家作药品广告将上“黑名单”。  相似文献   

4.
以“8”谐“发”的谐音迷信热,似乎刚刚过去。近来又有一种新的谐音热兴时起来了,这就是乱用成语的“谐音广告”。比如,某止咳药广告。取成语“刻不容缓”之谐音为“咳不容缓”。某大曲酒广告取成语“天长地久”之谐音为“天尝地酒”。某服装广告取成语“蔚然成风”之谐音为“蔚然晨风”。某茶叶广告取成语“引以为荣”之谐音为“饮以为荣”。某饮料广告取成语“有口皆碑”之谐音为“有口皆杯”;某口腔医院广告取成语“脍炙人口”之谐音为“快治人口”;一家报纸近期为某减肥茶有奖征集广告用语,报上择优刊登了63条,其中有两条就属于谐音广告,一是“××祝您福‘瘦’(寿)双全”,一是“××帮您独‘瘦’(树)一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5.
蔡之国 《新闻记者》2007,(12):63-64
在商业消费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以表现性感、性诱惑、性暗示、性能力为目标的“性”诉求广告,不断见诸于传播媒介,并成为当下广告传播和消费文化的时尚传播模式。国内各种广告媒体中裸与半裸的广告随处可见:为洗发水做广告,必让女人光膀子洗头;为护肤霜做广告,必让女人光大腿;卖热水器的总离不开女人洗澡的镜头。甚至还有的广告用一些含有色情意味的语言:“拯救乳房”、“做女人挺美”(丰乳霜广告)、“上上下下的享受”(电梯广告)、“突破三点,大得让你心动!”(房地产广告)等等来招徕受众。这类“性”诉求广告受到了大众的议论与批评。2007年9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发文,严令禁播八类涉性广告。  相似文献   

6.
舒咏平 《现代传播》2007,(2):104-107
社会阶层、消费需求、媒体接触的碎片化,构成了现代社会“碎片化”的显性表现;体现到广告传播中,“碎片化”的指向则必然呼唤一个能满足狭窄传播的媒体碎片来进行微观承接,这就是具有不可再分性、具体指向性、自由选择性等特性的“广告载具”;“广告载具”提出的主要意义,即使整合传播具有了基本元素、使广告传播更具消费者导向性。  相似文献   

7.
“小清新”最初指的是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Indie Pop,即独立流行,之后逐渐扩散到文学、电影、摄影等各种文化艺术领域.[1]伴随着广告投资的增加,市场受众的细分和广告产品的定位日益明确,“小清新广告”也逐渐在广告界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首先通过具体的广告文案探讨什么是“小清新广告”;然后通过分析广告的特点来明晰小清新风格融入广告的原因;最后以OPPO Ulike2手机为例从消费者心理、产品定位等方面来探寻“小清新广告”潜在弊端的解决之道从而预测未来广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医疗专题广告作为广播电台经营收入的有效补充,近几年来在各地广播电台事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广播事业发展,这类医疗专题广告对广播电台的困扰也日益凸显。信誉度下降、公信力滑坡、医托药托现象严重等,都使广播电台不得不重新审视医疗专题广告的利与弊。摆脱医疗专题广告困扰途径有六个方面:“驱”利避害,摆脱“利”字影响;树立“传播力即是影响力”的理念;从社会效益入手,提高媒体公信力;增加品牌广告,弱化医疗专题广告影响力;借船出海,借力增收;从广告时间上找卖点,优质优价,提高单位产量。  相似文献   

9.
广告一词,来源于西方,英语称之Advice,意即“注意”、“诱导”,它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繁荣发展。我国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实物广告、叫卖广告和幌子广告;唐宋时期,招牌广告的应用已比较普遍;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马克斯·萨瑟兰关于广告传播在消费者心理中所产生的“羽毛效应”进行了述评 ,继而对“羽毛效应”背后、消费者关于广告接受的微观心理进行了探讨 ;最后指出“羽毛效应说”对广告传播具有广告的再定位、创意的重申、载具的精细组合、记忆的不断唤醒、行为的即时触发等方面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刘志明 《今传媒》2004,(6):34-35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把广告做好,是善良的愿望。把广告做好了,是受众的福音。但是,这不是说所有的广告都是好的了,更不是说就没有了坏广告。而实际情况是,好广告总是凤毛麟角,坏广告却是五花八门。模糊性广告:广告是与非好广告,是非鲜明是首要的一条。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不要含糊不清,不该拖泥带水。“我爱拉芳”,“好迪真好”,玩的是单刀直入; “海尔无闪烁彩电”,“不含PPA的感康”,搞的是定向爆破; 一句“新鲜的,美味的”使得娃哈哈果汁型饮料的新概念不胫而走。而它“健康童装”的诉求,显然是要使人们将它以前“吃”的和现在“穿”的进行品牌联想。但是,“健康”的童装怎么说都没有说清楚,即使怎么说也都是一个模糊的说法。这就是广告的一种状况。先是将能讲清楚的一下子讲清楚,例如海尔和感康; 再是将不能讲清楚的干脆不讲,例如拉芳和好迪; 三是怎么讲也不是很清楚,例如娃哈哈童装。而即使是“我爱拉芳”和“好迪真好”这样的话找来无数的明星再说上一万遍,也就是传递了个品牌称谓而“别无所求”。“爱”拉芳的什么?拉芳哪里可“爱”?好迪“好”在哪儿?怎么个好法儿?说,和没说一样; 即使想说,其实也没什么可说。太直白的...  相似文献   

12.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16,(15):108-108
“被动注意”,就是让你“不得不注意”,让你没法忽略。比如,乘坐商场的电动扶梯,正前方一个悬挂在半空的巨幅广告,迎面而来;除非你闭上眼或者故意扭过头去,否则你不“注意”这个广告,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这种广告和“主动广告”相反,后者是你主动去精准寻找的,不是广告来找你进而把你引导到商品本身,是你主动去找商品。  相似文献   

13.
动态     
谷歌:欲建“电脑舰队”打造“水上数据中心”;美国:米高梅将在印度开设有线电视频道;法国:国家电视台明年起停播晚间时段广告;欧盟:禁播宣扬暴力,性别歧视广告;日本:动画片全球销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高俊芳 《今传媒》2006,(2):60-61
2004年有几个国外品牌的广告在媒体上颇为引人注目。这就是:丰田公司的“霸道”汽车上市的广告“石狮篇”;立邦漆广告中的“盘龙下滑篇”,以及遭到停播的耐克公司的“恐惧斗室篇”。在这几则广告中都有令中国人颇为熟悉、颇为喜爱的中国元素出现。然而恰恰也是这些让中国人引以  相似文献   

15.
报刊广告怎样做大蛋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胜龙 《传媒》2001,(4):26-28
“两极分化”激化报刊竞争 近年来,随着报刊种类的增多,报刊广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有的报刊广告业务应接不暇,有限的广告版面供不应求,而且广告价位较高,报刊从可观的广告收入中增强了经济实力;有的报刊广告却是少得可怜,虽然广告价格降了又降,还是无人问津,微薄的广告收入,使报刊  相似文献   

16.
李列锋 《传媒》2020,(2):88-90
“全媒体”广告时代,必然要求广告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高校广告专业构建“全媒体”信息平台,既可以通过“全媒体”整合人才培养信息,又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全媒体”广告流程,具备“全媒体”广告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荣辱榜     
六家中国媒体记者获第52届荷赛大奖;恒源祥广告十二生肖出场招来恶评;搜狐向昆明女留学生公开道歉并赔3万元;6家KTV侵权败诉;四川11家网站被责令停发“万艾可”、“伟哥”广告;冯小刚、郭敬明之书列入08年“烂书榜”。  相似文献   

18.
在国外,一般情况是广告客户与广告公司打交道。在国内。80年代初,广告界就曾呼唤“全国代理制”,但到目前为止,在大多数情况下,广告客户仍乐于与媒介打交道而少与专业广告公司打道;广告的制作也基本上是由媒介单位负责而菲由广告公司包揽。所以,广告的人才多聚集于媒介,他们参与广告客户的广告策划和创意设计。媒介参与企业广告策划和广告创意设计,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广告人才与广告高质量要求新趋势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大多数的新闻媒介单位中,广告从业人员的地位曾普遍地低于新闻从业人员。某些单位甚至把不太合格的工作人员塞进广告部门,这使得广告制作水平一度停留在低质量,甚至是粗制滥造的水平上。与媒介单位相比,专业广告公司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同样落后于广告事业的发展。许多创意主题不明而又标上“××创意设计”字样的广告,错别字和语句不通成为通病;轻率地模仿“港台语言”,文字繁简混用,广告语言抄袭等也成为一种“时髦病”。进入90年代,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广告提高质量,许多企业已开始改变“重播出(刊出)、轻制  相似文献   

19.
以往,国内企业发布广告的方式是谁的嗓门大谁赢,当年恒源祥的叫卖广告至今让人难忘,先是“恒源祥,羊羊羊!”后又发展到一个广告中把12生肖每个喊3遍,好比高三的班主任叫早,被网友称为“丧心病狂”;还有就是谁的钱多谁赢,当年的秦池酒业拿下央视广告“标王”一夜成名后,“每天开进央视一辆桑塔纳,开出一辆豪华奥迪”;再就是谁的脸皮厚谁赢,如脑白金广告十几年如一日地重复轰炸,直教人想说“你就饶了我吧”……时至21世纪钞票已经不再稀缺的今天,什么最贵?当然是创意.钱不是问题,就看你有没有好创意.自传统媒体广告营收走下坡路以来,报纸上广告版面越来越少,却越来越有看点了,有些广告甚至引发了较大范围的议论.  相似文献   

20.
“意见广告”(Advocacy Advertising)出现于美国,后被推广到其他国家。与美国、日本相比,国内的意见广告研究比较滞后,实践案例也寥寥无几。“意见广告”的产生与演进与当时的美国国情密切相关;引入日本、中国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应将Advocacy Advertising译为“倡导性广告”,重新进行概念界定,推动这类广告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