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太湖蓝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蓝藻已成为太湖的常客,每到夏天蓝藻都有不同程度的暴发,2007年的这次蓝藻暴发影响之大是前几次无法相比的,它严重影响了周边人民的日常生活,从而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蓝藻问题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而为何到蓝藻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了才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本文将试图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探讨蓝藻暴发的深层原因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寻找出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太湖流域高温少雨,太湖水位偏低,部分水域大规模暴发蓝藻,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影响。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29日早晨,一阵阵难闻的臭味从水龙头里"哗哗"的流水中飘散出来,飘满了整个无锡城,这便是震惊全国的太湖蓝藻暴发事件。而过两天,就是儿童节了。看来,今年的儿童节,注定要因为蓝藻,而变得更加不同寻常。  相似文献   

4.
2012年4月24日石家庄市平山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全程指挥、监测了此次人工增雨全过程.通过分析此次人工增雨前后雷达回波演变情况,发现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增强、液态含水量增加、回波顶高向上扩展,作业影响区降水增多,说明增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2007年4月,太湖流域高温少雨,太湖水位偏低,部分水域大规模暴发蓝藻,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影响。一段时间内,用来食用的自来水水质也变得极坏,发出恶臭,严重影响了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甚至一度出现了抢购瓶装纯净水的风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001年5月18日拉萨市气象局《人工增雨试验研究》课题组在达孜县德庆镇成功实施的一次人工增雨作业为例,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系列规范作业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实践检验,旨在为今后拉萨地区乃至全区人工增雨作业的规范化开展和实践动作提供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2001年9月9日,太湖爆发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蓝藻侵害,数千米湖面上漂浮着大面积蓝藻,岸边蓝藻浓得像油漆,岛洼里蓝藻达到15厘米以上,给当地居民行船和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相似文献   

8.
对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2014年5月9日~11日降水天气过程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及降水天气系统对人工增雨作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增雨作业必须在一定的天气系统条件下进行,合理把握时机和科学作业是提高增雨效益的关键。此次降水过程,高空环流形势有利于增雨作业的实施;同时从探空资料和云图来看:0℃层高度、低层适宜的风速风向、大范围中低云层的覆盖也是有利于飞机增雨作业的开展。自动雨量站实时雨量资料对作业过程的监测、指挥、效果检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靳少波 《青海科技》1998,5(2):44-45
本文介绍了1997年在黄河上游进行人工增雨的试验工作,对人工增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展望了黄河上游人工增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丁君平 《知识窗》2012,(1X):57-57
<正>全球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世界环境的污染。2007年震惊全国的无锡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只是我国的一个污染缩影。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从教育入手,使全国人民都树立起环保意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学  相似文献   

11.
余夫 《百科知识》2007,(7S):16-19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的美丽早已深入人心,但近日太湖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却使它的形象大大打了折扣。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无锡市整座城市。由于蓝藻大面积暴发,受到蓝藻污染的水进入了自来水厂,然后通过管道流进了千家万户,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变差,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通辽市2012年-2016年五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个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时天气系统条件、水汽条件、雷达回波结构特点,总结出了适合通辽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  相似文献   

13.
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腥臭,恶心,无法正常饮用。超市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抢购纯净水。无锡市经贸委要求各大超市加大进水量,并出面从各地调水入锡,保证了当地的纯净水供应。各方调查表明,影响水质的直接原因是太湖蓝藻的暴发性生长。  相似文献   

14.
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武  李春 《西藏科技》2002,(12):53-55
本文根据我们两年(2000~2001年)来在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试验研究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有利于拉萨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开展的天气系统类型、积状云和层状云作业天气条件、增雨作业时机及相关的组织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以供在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上游地区大气云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开发黄河上游大气水资源的可行性1.1 人工增雨技术的历史和国内外现状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产生于1946年,是大气科学的应用技术。美国、前苏联、以色列等国家对人工增雨的机理和有关科学技术进行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其总体水平处在国际前列。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 1/4,特别是“三北”地区,干旱缺水已成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目前,全国各省(区)都不同规模地开展了人工增雨工作,实施高炮人工增雨的县近千个,拥有高炮(火箭)6000多门,开展飞机人工增雨的省达20多个,全年累…  相似文献   

16.
人们把太湖水污染的元凶归结为蓝藻的肆虐,可是公正地说,人类的行为才是造成太湖污染的真正元凶。欲知蓝藻如何呈威,请了解蓝藻。  相似文献   

17.
藻类与水     
提起藻类,人们就会想到云南滇池和安徽巢湖等湖泊多年来发生的严重水华现象,特别是去年在太湖也爆发了大规模的蓝藻水华,直接造成了太湖周围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4月初,蓝藻再次提前现身太湖,在湖的西部和南部均又出现了大面积蓝藻。  相似文献   

18.
冷云人工增雨作业,通常是通过向冷云中加入制冷剂或人工冰核,使冷云中产生冰晶,从而达到人工激发降水的目的,也就是利用云的微物理敏感性对自然云系进行较小人为扰动,从而改变云和降水自然演变发展的过程,实现人工增雨。青海省大规模的地面人工增雨和飞机人工增雨对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干旱、增加江河径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在青海省人工增雨工作中常用的催化剂和催化工具,分析了不同设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工气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增雨作为人工气象的一种手段,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人工增雨的兴起与发展入手,总结出了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判别宏观、微观指标,最后提出了人工增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充分了解和掌握降水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是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基础,有助于人工增雨作业时机、地点以及增雨方式的选择并有效实施作业。在人工增雨作业过程中根据天气条件选择正确有利的作业时机取得好的人工增雨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几种降水天气系统背景下,对如何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进行讨论,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