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学习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是九年级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将这部分习题的类型和解题思路给同学们作归纳和分析.一、解电学问题的一般步骤1.识别电路的连接情况,用"直通法"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1)所谓"直通法"即把电流类比成水流,从电源正极流回负极,如果电流只有一  相似文献   

2.
电学中电路问题,涉及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和欧姆定律(I=U/R)和焦耳定律(Q=I2RT)等知识的应用.在电路问题中容易引起困惑的是"短路"、"多电路""滑变"以及"含电路的电学计算"等问题.要走出这些困惑的"电路",首先应理解掌握上述电学基本概念和定律,能识别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以及A和V所测的用电器的对应关系(即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各自的三个特点),再适当强化识别电路的练习以及有关电学计算.再从下面例题中领会一些解题方法,以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电学解题的速度和灵活性,把初中电学中的各个物理量与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相结合可推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解题中利甩这些特点,可大大简化解题的过程,化繁为简. 一、“串正”所谓“串正”即为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压,消耗的电功、电功率,产生的电热都与电阻  相似文献   

4.
电学和力学是中学物理的两大重点,初中学生平时学习中觉得电学更难学,其原因是初中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较弱,拿到"网状"的电路图就眼花缭乱,更不用说去正确理解题意,分析题眼,这样电学失分率较高.其实只要掌握电学问题的解题规律,电学题目是可以迎倒而解的,那么应遵循怎样的解题视作呢?一、电路结构分析解电学题,首先要进行电路分析,弄清电路结构的基本特点.电路结构分析的目的是认别电阻的串联、关联关系,得出规范化的等效电路。1、"两表(电流表、电压表)"的处理。电路中往往有"两表"的圳入而学生无法分析电路的连接结…  相似文献   

5.
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也是最基本的电学量,弄清电路总电阻随某一电阻的变化关系,对电流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帮助.现就常见的几种电阻变化关系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进行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6.
电学动态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因开关断、闭引起的电学动态题;二是因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的电学动态题.这种题的解题思路是:1.审题,搞清楚电路连接情况,明确电流表是测哪个电路中的电流,明确电压表是测哪段电路两端的  相似文献   

7.
电学中电路问题,涉及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和欧姆定律(I=U/R)和焦耳定律(Q=I2RT)等知识的应用。在电路问题中容易引起困惑的是“短路”、“多电路”“滑变”以及“含电路的电学计算”等问题。要走出这些困惑的“电路”,首先应理解掌握上述电学基本概念和定律,能识别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以及(A)和(V)所测的用电器的对应关系(即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各自的三个特点),再适当强化识别电路的练习以及有关电学计算.再从下面例题中领会一些解题方法,以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8.
滑动变阻器是初中物理电学内容中应用最广泛的电学仪器之一,一般情况下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在电路中,有时也可根据电路的实际需要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在电路中。在有关电路的计算中,它又往往结合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来求解电学物理量,尤其是变阻器的滑片不在两极值点的位置时,给计算带来一定的难度,结果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下面通过对一道范例的解析,领悟这类计算题的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比值计算是电学计算题中较常见的一类问题,本文结合例题介绍这类题的解题方法。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可得到以下串、并联各物理量的比值关系: 1.串联电路(图1) (1)电流比值为 1:1。 (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相似文献   

10.
正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其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电流或电路两端电压的重要电学仪器,在电学实验中正确选取滑动变阻器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下面谈谈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及如何选择滑动变阻器.一、总的原则涉及滑动变阻器"作用和选择"问题的电学实验主要有: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关系、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  相似文献   

11.
余锋 《中学理科》2002,(8):24-25
认真分析电路,正确认识电路结构,是解答电学问题的前提,也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本谈谈电路变化及其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电学占据着一定的比重,是历年高考常考的重难点内容。由于高中物理电学知识与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相比差别较大,在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学习中应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才能有效解决电学问题,通过对电学知识内容进行定期总结与归纳,展开系统性的学习,才能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一、理清解题思路,增强解题能力解决电学问题时通常需要借助电学相关概念、公式等来解题,并具备明确的解题思路。如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教学中发现,学生分析解答电路分析问题时容易出错。为了展示学生分析电路的思维过程,可以将电学小实验与习题分析解答思路的"可视化"相结合,把其中的物理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通过图形或者微课呈现出来,还原学生的思维路径,暴露并纠正学生解题中的错误,进而提升学生分析解答电路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求解电学问题常用的重要规律,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及相关电学知识解题,对于提高对电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重要作用.下表是本章主要知识结构及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对以下知识必须熟记,并达到能灵法运用.  相似文献   

15.
朱文莲 《物理教学》2020,(1):56-59,71
复杂条件下的动态电路往往是由一个个简单电路组成的,解决复杂动态电路变化问题一直是每年中考考查的难点之一,涉及电学中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规律、电功率等知识,为此,采用"化繁为简、逐一突破"的解题方法,将复杂条件下繁琐的动态电路转化为常见电路问题,实现复杂电路问题简单化,进而轻松解决动态电路。  相似文献   

16.
在变化的电路中寻找电学规律是电学中相对较难的部分。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如能根据具体情况抓住某一不变的条件来分析题意、列方程,思路就会比较清晰,而且理解起来也没有障碍。本栏目在前两期中已经介绍了电路中电流不变和电压不变的情况,本期着重介绍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求解所需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17.
电学实物图连接是考查初中生电学知识的基本题型之一.串联和并联又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由于串联电路实物图连接比较容易,所以在此不再赘述.下面着重介绍并联电路实物图的连接,由于电流表,电压表等电学仪器的介入,使并联电路连接难度增大,为了有效地避免学生解题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十二字三步法”能够降低解题难度,是解决并联电路实物图连接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通过举例做一简单介绍.例1已知电流表中通过的电流不会超过0.5A,请按图1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解析:由于并…  相似文献   

18.
<正>中学物理解题是难度较大的部分,由于中学物理解题存在思维解析和模型构建的问题,因而,需要引入物理解题的极限思维,并运用物理模型对物理解题进行有效应用,从而使物理解题思路得到拓展和开阔,增强同学们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解题举例1:在中学物理知识"电阻、电压和电流"中,A和B同为某一串联电路和两个电源,R和R1各为A、B电源两端的不同电阻,并且R是可变电阻,R1是电路的总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物理电学实验的基本仪表,其示数变化试题常出现于试卷中。在此,作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将判断方法与同学们交流。具体解题思路是:“判断电路,确认对象,电阻变化,分析电流。根据电流,分清电压,可变电阻,以静为准。”下面结合例题,逐一饵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十种电路的分析,详尽透析电路问题的解题方法,有效提高电学复习效率,有效提高电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