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原型法     
原型法旨在改进传统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不足,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风险。本文从原型法的背景、定义、角色、基本思想、模型图、工作步骤、层次、运用方式、开发环境、主要优缺点来浅析它。  相似文献   

2.
神话作为人类较早的文学样式,它其中包含着许多集体潜意识的东西,而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表现在神话中就是原型,中西方神话的原型意象虽然在形式上有诸多相同之处,但却真实地代表各自不同民族的集体记忆,并由此反映出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本文就原型问题从英雄和女神原型两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神话由此而反映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原型理论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介绍了原型理论概念,应用原型理论阐释了多义词的形成,指出多语境中原型词汇对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莫言是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代表作《生死疲劳》自出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拟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生死疲劳》中的主要人物蓝脸和西门闹的原型,研究这些原型,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同时也可以给文学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蓉蓉 《阅读》2016,(4):9-12
在小学"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中渗透"原型意象",让学生在探其奥妙、察其精微的过程中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体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教学策略:捕捉原型意象,欣赏语言之美;围绕神话故事,领略原型意象,感悟文本之意;开展小课题研究,探究原型意象,体味文化之妙。  相似文献   

6.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在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一词多义表现出原型性结构、家族相似性、范畴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在多义词语义范畴中,原型常见于分裂,产生次原型.利用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一词多义现象,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以原型理论为指导的英语多义词教学可以一改以往机械枯燥的词汇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塔依卜·萨利赫的著名小说《北迁季节》中,主人公穆斯塔法在接受西方教育后,既不为英国主流社会认可,也难以回归苏丹社会,严重的双重"他性"阻碍了其身份的认同。本文从神话原型的视角出发,以穆斯塔法对身份及家园的追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小说《北迁季节》中的追寻原型、母亲原型、主人公原型以及小说中的树与房子、河流与海洋等原型意向,从而揭示主人公穆斯塔法在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中游离与徘徊,在中心与边缘的张力中陷入迷失与无根的挣扎,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漂泊无根的宿命之旅。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来阐述大学非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并将在教学中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印证原型范畴理论对于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选取了山东交通学院同专业同年级的两个自然班进行原型范畴理论指导的词汇教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原型批评有关基本原理的运用,从李云龙式的悲剧英雄形象入手,探寻出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悲剧英雄形象的原型——荆棘鸟,从而使人们对其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
此文对原型理论作了简要的阐述,并归纳了原型范畴的特点,以及以bachelor为个案分析了原型理论在词汇释义的应用,主张将百科知识和原型实例纳入词条信息,在词典释义中构建一个可以揭示词、世界和心理之间动态关系的理想模式,以期找到一种可以改善高级学习者词典释义质量的更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原型意象是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积累下来的,它体现了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曹禺在其剧作中运用了大量的雷雨原型意象,上古时期的原始崇拜也给“雷雨”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透过作家所塑造的浓重的雷雨环境和氛围,我们能充分感受到曹禺内心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二语词汇习得是一种认知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于经验的大脑概念决定着语言使用者的词汇选择。原型理论刚好从经验主义的角度阐释了概念如何范畴化以及概念之间如何组织。原型理论的概念表征功能、优势记忆功能、认知启发功能对二语词汇习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原型范畴理论提出语义间的家族相似性给语义学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技词汇的范畴化通常以原型为参照点,通过隐喻的认知方式进行相似或相关的投射。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科技英语词汇教学应做到以下三点:掌握科技英语词汇的特点、建立语义间的联系以及突出科技英语词汇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4.
浅析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人物形象与生活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小说《暴风骤雨》故事的发生地和人物形象生活原型走访的基础上,通过对书中艺术形象与生活原型的对照分析,揭示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阐明了现实生活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约翰·厄普代克对《兔子,跑吧》中主要人物关系的处理,以及某些人物、场景体现的宗教寓意,都与圣经原型趋于一致。因此,以圣经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对小说进行原型式解码和研究,可以准确把握作品主题。对小说中圣经原型的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着信仰危机和精神困惑。  相似文献   

16.
以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来比较《枕头人》与《阿甘正传》里的悲剧原型。《枕头人》中的卡图兰和《阿甘正传》中的珍妮有着相似的悲剧,都能在希腊悲剧神话中找到原型。卡图兰和珍妮有着相似的命运悲剧以及童年创伤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属抒情文学,相思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抒情主题,无论是诗词、戏曲还是小说都将相思之情大加敷演。文学中的男女相思缠绵悱恻、欲说还休,大多还展现出相思成狂成疾。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发现,相思文学大都源于《诗经》,《诗经》所确立的相思母题包括征夫思妇相思、悼亡相思、意象相思。历代文人在《诗经》中汲取相思的养分滋养己身深情,使中国文学的相思表达具有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18.
荣格的原型理论与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受理念论影响的西方传统的宗教和哲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他将“原型”运用来解释集体无意识内容之前,“原型”大致涉及两种主要领域,即宗教神学与哲学,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就来源于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荣格是基于分析心理学地基本假设是建立“自主精神原则基础上的心理理论”,荣格借用了传统的原型术语,也继续延用了柏拉图关于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关系的思维模式,但却有意地扭转柏拉图以来关于原型解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托妮·莫里森深受圣经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无一不体现出圣经中的原型。她的《秀拉》、《所罗门之歌》等几部小说中都出现了类似于耶稣的原型人物,以耶稣赎罪,救世和重生的主题原型出现在黑人社区。而作为代表黑人民族的女作家,她在运用这些原型的过程中,无疑增加了一些种族主义和女性主义色彩,这些"耶稣"原型的运用体现出莫里森对美国主流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戏仿和颠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儒林外史》中的几个典型形象进行原型考证,分析了作者吴敬梓是如何对生活原型进行艺术虚构和艺术想象的,从而进一步揭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为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儒林外史》这部伟大的小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