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面对作文题,同学们感到最头疼的恐怕莫过于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来。现在,有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方法,可以把令人头痛的作文变成一件愉快的事,那就是“一分为三”作文法。  相似文献   

2.
一、是框还是放 所谓“框”,就是束缚思想,局限思维,堵塞思路;所谓“放”,就是解放思想,活跃思维,开拓思路。什么样的作文指导是“框”?提几点要求,读一篇范文,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比如写《我的老师》,就是提一点或几点写人的要求,读一篇或几篇关于“我的老师”的范文。写难忘的一件事,就是提一点或几点写事的要求,读一篇或儿篇关于“难忘的一件事”的范文。这样的作文指导,势必以范文框住作文的主题,以范文  相似文献   

3.
[文题]“瞬间”组成世界,“瞬间”组成人生,世界在瞬间会发生许多新事奇事,人生在瞬间将会有许多机遇巧合。请根据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生的体验,以“瞬间”为话题,写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清源中学月考题;黄金山命题)[优秀作文]生死瞬间湖北利川清源中学201班西山此时是下午4点32分18秒,我清醒地知道,再过几十秒钟,我的生命就要彻底结束了。(起笔交代时间,巧设悬念,“生命彻底结束了”一句,扣人心弦,引人往下读。)我是一条无依无靠的孤儿野狗。据说我的父母刚把我生下来,就南下打工去了,我无人照料,独自苦苦挣扎,才勉强活到今日。唉!…  相似文献   

4.
听同事说,郑渊洁和教育有着“深仇大恨”。他,是个尖酸刻薄、酷爱挑刺的“家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得其短文,再三品读,在“汗涔涔”中,我似乎顿悟到了些什么。一、计划作文经济时代的尴尬“我的儿子亚旗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了作文课,一次老师出命题作文《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看亚旗愁眉苦脸的,忍不住手痒帮他写了一篇,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他等着老师表扬吧。结果老师打了个大大的红叉,说不及格,还说作文怎么可以这样写,命令亚旗重写。我当时一生气,让家里的小保姆又写了一篇,再交上去就成了范文,全班表扬──小保姆实在,写她在街上搀…  相似文献   

5.
学生作文,经常会遇到这样情况:明明是亲身经历的事,明明是与之共同生活过的人,材料就在他自己脑子里,但他还是骑马寻马,东张西望,说是没有东西可写。那末,如何帮助学生把身历其境的、藏在脑子的记忆仓库里的材料挖出来,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在这方面,我曾作过一点尝试。有一次,我给高一学生布置一篇作文,要求他们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希望写得具体些、丰满些,要有实实在在的事例,不要说空话,发空议论。隔了一天,学生顾江交来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祖母》。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祖母手把手地教他刚入学的弟弟写了个“多”字;第二件事是祖母教他洗衣服;第三件事是告诫他:取得成绩,不许  相似文献   

6.
照“三老”思想作文河南虞城县教研室韩宪臣去年秋季,我先后在两个初中班搞了作文教学试点。我将“三老”有关作文的论述分作四个大方面:①写字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懂得认真写字是对别人的尊重。②写话训练。看到一个人、一件事或者想到一个问题,先说清楚、...  相似文献   

7.
1978年,我教的一个班应该说是最差的班了,让学生写作业,也是要求当堂完成,当堂交卷,别回家。他在课堂上老师这么帮着他,他都完成不了,回家他哪能写呀。有的说,老师,这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篇作文啊,尽管圈不少,我还做成了一件事。我说,和不做比呢。那还是好多了——他也觉得是好  相似文献   

8.
我们学校三年级期末考试作文题是这样要求的:把你最近帮助别人的一件事,按顺序写出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乍一看这个题目没有什么特别的,非常符合三年级的教学大纲: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一段话。可是我在判卷子过程中却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很多同学的作文开头这样写:“今天是星期天,我不上学。我想帮助妈妈擦地。··“星期天,我发现我的球鞋脏了。妈妈又不在家,我想我已经九岁了,应该帮妈妈做些事了,刷球鞋吧。·“星期天,我于什么呢?洗洗昨天换下的校服吧。因为妈妈平时很忙,我也应该帮妈妈做点事。·”’“早晨,…  相似文献   

9.
一.从一道作文命题说起 1991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是《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有的考生写自己学写作文过程中的一件事,有的考生则写自己学别人写的作文中的一件事(如学钓鱼)。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原来作文题本身就是一个有歧义的短语,上述的不同理解正是因为对作文题语法结构层次的不同分析而产生的: a.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 b.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这两种理解都合逻辑,合情理,也合乎语法规则,因此,尽管有的考生写了看来与“学作文”风马牛不相及的“学钓鱼”,也不能判为“脱题”,因为该考生看过一篇《钓鱼》  相似文献   

10.
这天课间休息,教语文的柳老师忽然叫我和孟壮壮、米拉拉,一块儿到她办公室去。“你们看看,上次的作文,你们是怎么审题的?你们写的是有意义的事吗?主题是什么?”柳老师把三本作文本递到我们面前。上周的作文题目叫《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写的是观察黑天鹅的事情。我们不敢抬头看柳老师。“审题”呀,“主题”呀,都是柳老师上作文时最喜欢强调的。我在写作文时,尽写那些观察过程中有趣的事情,把题目中的“有意义”三个字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大概孟壮壮和米拉拉写的作文也差不多吧,真是难兄难弟。“这篇作文,你们都要重写!”柳老师说,“别玩疯了…  相似文献   

11.
【演练金题】生活中的美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云彩、一滴雨水、一缕春风,都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⑴可以写人的行为美、心灵美,也可以写一种自然景色的美;⑵“瞬间”所呈现出的美要写具体,写细致。【思路点拨】虽然是写“瞬间的美”,但在审题时不能过于狭隘,这里的“美”可以是行为美、心灵美,也可以是一种自然景色之美。不仅要能发现“瞬间”,还要对瞬间发生的事加以分析和挖掘,揭示出“瞬…  相似文献   

12.
我怎么啦     
前几天,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外国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作文。结果一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今天晚上由于下雨,足球比赛延期进行。”一篇作文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可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在他的本子上写“很有创意”。这不禁让我连想到以前听同事说过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把苹果画成方形的,还有一位学生把大海画成红色的,可老师称赞说,思维独特。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外国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作文。有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由于今天晚上下雨,足球比赛延期进行。”一篇作文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可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在他的本子上写了“很有创意”。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以前听同事说过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把苹果画成方形的,还有一位学生把蔚蓝的大海画成红色的。老师称赞说他们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02,(Z3)
浦南中学寄给我一本校刊,其中有不少是中学生的习作,翻看时,被一个新奇古怪的题目吸引住了:《“作文”救了作文命》。到底写些什么呀?我急切地看了下去,原来写的是这样一件事:读六年级时,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开学没几天,老师就布置我们写一篇题为《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我平时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想了半天还写不出什么。后来灵机一动:“老师不是还不了解我们吗?抄一篇,老师未必看得出。”于是,趁中午回家,就抄了一篇交差。第二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他劈头就问:“这是你自己写的吗?”我鼓足勇气点点头。“不错!写得真不错!”老师高兴地说。我暗暗高兴,好,没被老师发现。可是,老师还要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作文。  相似文献   

15.
李老师:今天我要和大家谈谈写作文动笔之前应该认真考虑的三个问题。因为我知道不少同学在写作文时总是抓起笔就写,草草写完后就赶紧交给老师了事,这是个很不好的写作习惯。苏逸波:李老师,您快告诉我们有哪“三问”啊!李老师:这“三问”就是:一问,我为什么要写这篇作文?同学们一般考虑较多的是写什么材料,对于为什么要写考虑较少;二问,这篇作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老师在作文评语中经常指出同学们的作文平铺直叙,内容不够具体;三问,我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郭亚:李老师,您今天能不能重点给我们谈谈怎样确定作文的重点段,因为…  相似文献   

16.
竹林子把小测试卷交到我手上时,用的是很严肃的语气:“妈妈,这篇作文,我还是用了老师的开头,因为我担心自己写的作文,老师会不给我分数。”然后孩子话锋一转:“可是妈妈,你放心,不给老师看的作文,我就不这样写了。”作文的题目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老师的范文是这样的:我经历过很多事,有忧愁的事,有烦恼的事,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经历的最快乐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7.
看看当前小学作文命题,特别是平时作文训练的命题,有模式化的倾向。要求写人,大都是“我熟悉的一个人”、“我的爸爸(或妈妈)”、“我的老师”、“一个值得学习的人”;要求写事,大都是“一件值得回忆的事”、“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整个小学阶段,就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写这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阶段,由低年级的写话到高年级的习作,中年级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必须完成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的过渡,是一个转折点。刚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的孩子,在面对作文时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有的担心自己写不长;有的担心自己写不好,尤其是在写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更是觉得无从下手,写出来也往往十分笼统。如何把一件事、一个人写好?我觉得,写好动作是个切入点。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能把动作写细,并准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某天 ,老师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童年趣事”。一位学生写得不错 ,老师表扬了他。又一日 ,老师布置了另一篇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这位学生便把前一篇作文的材料改头换面用了个大概 ,读起来倒也有些生动之处。不知哪一日 ,这件材料又在另一篇作文中再次被“录用”。这便是一件材料在多篇作文中运用。对此 ,有些老师认为 :一材多用 ,说明学生头脑灵活 ;或认为虽然文章不够新颖 ,但也还是一篇通顺的习作 ,因此积极加以倡导。对此 ,我却有些不同的个人看法。小学生学写作文 ,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积累素材 ,为今…  相似文献   

20.
【训练要求】以“一件难忘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这件事必须是你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重要的地方写详细些、具体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