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亮 《编辑之友》2010,(8):61-64
我国报刊的发行量不公开、不透明,发行数字掺水、虚报,报刊的真实发行量成为商业秘密,甚至一些报社规定不得向外透漏发行量,违者轻则处罚、重则开除.报刊虚报发行量,不仅伤害了读者、广告商的权益,也使得重视公信力的报刊业面临公信力下滑的严峻局面,而且还会损害报刊产业的整体利益. 有鉴于此,我国在2005年4月25日成立了国内从事出版物发行量调查统计和认证的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但接受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认证的报刊数量并不多.  相似文献   

2.
叶新  姜思烁 《传媒》2004,(4):48-50
为什么杂志发行如此重要?对消费类杂志来说,发行收入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虽然许多杂志通过广告赚取利润,而不是发行量.但杂志广告商需要有发行量的保证.一般说来,发行量越大,杂志控制广告商的可能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美国消费类杂志(consumer magazine)的收入主要靠广告收入,但是,杂志广告商需要有发行量的保证.一般来说,发行量越大,杂志控制广告商的可能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4.
31种科技期刊发行量调查及其对广告客户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了解31种科技期刊印数、实际发行量及其广告价格,分析实际发行量与公布的发行量的关系,以及广告价格与发行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均发行量为3 840册,普遍存在虚报现象,平均虚报百分率为290.5%,广告报价与期刊发行量的相关系数为0.16.认为期刊社提供的发行量与实际发行量出入很大,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形势,应当成立类似于美国发行量设计局(ABC)之类的审计机构.  相似文献   

5.
新论摘编     
从对虚报发行量的无效惩治看传媒立法的缺失目前我国部分报刊存在虚报发行量的现状,而已成立3年的核查认证机构的相关工作却进展缓慢。虚报发行量的根本原因在于媒介信息的不对称格局,本  相似文献   

6.
看到一则消息,说大河报在河南省率先公证发行量。我觉得,像这样的事似乎在全国也不多见。本来这是一件都应该做到的事,为什么却罕见呢?虚报发行量的恐怕不在少数,使得真正发行量大的报纸不得不用公证的方式,以取得社会的信任。为什么要虚报发行量呢?因为对主管单位的领导虚报,可以显示政绩;对读者虚报,则可以显示报纸办得好;向报纸的主要经济来源——广告业主虚报,其“效果”就更明显了。虚报发行量,欺骗领导、欺骗读者、欺骗客户,其性质是严重的。这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不可小看。虚报成风,导致报纸发行市场和广告市场的混…  相似文献   

7.
易容  王蕊 《当代传播》2004,(6):62-63
都市报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报纸面对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如何冲破困境增强媒体的影响力成了各报的当务之急。因此,一些报纸为了争取更多广告客户和订阅受众,不惜虚报发行量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本文针对虚报发行量的做法,从动因、危害以及出路加以揭示,并提出了冲破发行量迷局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8.
盛学军 《传媒》2006,(1):40-41
报纸的发行量是报纸质量、实力、影响力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体现.为了发行量,各报社都采取了很多不同的措施和手段.有的认为发行量过大影响经济效益而适度控制;有的是想不断超越自我和别人,但底气不足;有的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明明是发行量上不去还美其名日不想上,自找台阶下;有的不择手段、挖空心思,甚至弄虚作假虚报发行量.因此,报纸发行量不知给报社的发行人员、经营人员、办报人员带来了多少喜和忧.  相似文献   

9.
发行量,直接关乎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它数值的大小是衡量一家报纸消费群多寡的重要依据。这里的消费群包括读者群和广告商。高额的发行量意味着该报拥有大批的受众,而大量读者群的存在极易引起广告商的注意,从而吸引高额的广告投放量。这就是所谓报纸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0.
论文缩微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 王爽在《记者摇篮》杂志2004年第1期上撰文说,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发行量越大,广告收入越多。这是因为广告商一般都选择在发行量高的主流报纸上做广告。但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05,(7):62-63
目前,我国报刊发行数据普遍缺乏第三方认证,直接导致虚报发行量盛行,混乱的发行数据实质性损害了广大广告主和强势发行报刊的利益.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的成立,开启了中国报刊发行量第三方认证之门,代表了中国报刊市场规范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发布者向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提供的媒介覆盖率、收视率、发行量等资料应该真实。但是,隐瞒和夸大报刊真实发行量的现象在相当一部分报社、杂志社严重存在。这种虚报发行量的做法实在不妥。一、报刊发行量与广告的关系发行量指一份刊物...  相似文献   

13.
陈韬羽 《传媒》2009,(2):52-53
没有发行量认证,对于期刊投机者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只要有刊号和资金,他们就能出版一份杂志,哪怕只有几千册,他们也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杂志已经有十几万册的发行量。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期刊不得不夸大自己的发行量,虚报发行量成为期刊市场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期刊有了读者喜爱的内容,发行量就有了保证;找准了读者与广告受众相重合的广告商,广告就会自然而然地云集.将营销理念融合到科技期刊运作中去,应从点燃编辑人员的工作激情入手.  相似文献   

15.
由大众日报社主管,淄博分社、生活日报社共同承办的《鲁中生活日报》,自1999年7月1日创刊以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全体工作人员团结拼搏,忘我工作,以嫁接为基础,靠创新求发展,发行量逐渐增加,已成为鲁中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成为众多广告商的首选媒体.  相似文献   

16.
发行量,直接关乎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它数值的大小是测定一家报纸消费多寡的重要数据。这里的消费群包括读者群和广告商。高额的发行量意味着该报拥有大批的受众,而大量读者群的存在极易引起广告商的注意,从而吸引高额的广告投放量。这就是所谓报纸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两度售卖”。而广告是报纸的生命线,它的多少与该报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因此报纸发行量如今就成为报纸主办人极其关注的焦点。 为全力扩大与保持自家报纸的发行量,各路报人招数使尽,其中案例不胜枚举。时至今日,中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原先一度被认为只是噱头的发行量一下子成了“香饽饽”,被各家报纸所追捧。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认证机制,一时间,围绕发行量,不少问题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7.
论文缩微     
报界的有效发行量刘宏在《新闻记者》第9期上撰文说,大多数报刊都有两个发行数,一个是对外公布的,另一个是内部掌握的,两个数字之间往往有很大的差距。一般来讲,对外的发行数有水分。之所以保留水分,除了面子上好看外,便是为了对付广告商。值得注意的是,报界的很多人已经开始提出有效发行量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报刊发行量并不是越大越好,报刊的影响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发行量。比如,英国的《泰晤士报》具有世界影响,但是它的发行量赶不上小报《太阳报》。另外,广告商在投放广告时也要考虑报刊读者群体的收入情况。所以,目前国…  相似文献   

18.
美国报业应对颓势的三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报业最近可谓坏消息不断:虚报发行量丑闻,报纸广告向网络等其它媒介转移,投资者开始抛售报业公司股票.笔者走访美国几家报业集团及报社时,老总们都在用"艰难(TOUGH)"来形容当前的美国报业市场.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部分报刊存在的虚报发行量的现象的趋多,而已成立三年的核查认证机构的相关工作却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20.
试论报纸的“有效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行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各家报纸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发行量。报纸的发行量是不是越大越好呢?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别从报纸的特点、广告商的需要以及报纸自身的经济利益等方面来阐述“有效发行”的重要性和搞好“有效发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