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讨论科技资助政策的演变,对不同科技资助政策下形成的委托代理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科技资助政策的新变化为解决代理困境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卢阳旭  龚旭 《科学学研究》2019,37(3):470-475
本文通过借鉴不完全契约理论拓展了委托代理模型,指出在科学资助过程中存在目标设定权、资源配置权和绩效监督权三种基本权力。三种权力在委托方、管理方和执行方之间的配置方式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科学资助组织模式,导致不同类型的科学资助机构。基于这一分析框架,本文对国外科学资助机构职能设置和组织制度变迁进行总体性描述,初步检验这一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政府科技项目寻租治理及最优监管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科技项目管理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科技项目委托-代理寻租治理模型,提出最优监管度概念,结合模型分析代理人寻租和政府监管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间接费用的补偿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中国间接费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现有研究的不足出发,首先分析了间接费用的定义与内涵,提出间接费用在政府科研资助、经费管理体系中的激励作用。其次,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建立了间接费用补偿激励作用的分析模型,并提出影响其激励作用的关键因素。再次,基于国际实践的分析归纳形成两种典型的间接费用补偿模式,并分析其激励作用。最后,基于中国实践提出对科研项目间接费用补偿管理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的视角,对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和Hansen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测算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最优资助区间或强度。结果显示,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不仅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还存在门槛效应。最优资助强度(政府科技资助与RD投入比)为8.1%,随政府科技资助强度的增大,企业RD投入呈现先增大再变小的趋势,当政府科技资助强度超过19.6%,为显著负相关,总体呈倒"U"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政府资源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机构资助与项目资助是目前政府对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科研资助的两种主要途径。为了提高政府科研资助的效率与效果,各国政府都在不断探索政府科研资助的最佳模式。OECD提出了一种促进研究卓越的新的资助方式,"研究卓越计划"(Research Excellence Initiative,REI),可视为政府科研资助的第三条道路。从政府与科学关系的视角分析了第三条道路产生的背景;通过对机构资助、项目资助及REI资助的对比分析,提出第三条道路的内涵;基于国际案例,分析该资助模式在资助与管理方面的特点;在分析我国现状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需求,提出对政府科研资助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沈健  钟卫  徐洪 《科学学研究》2023,(5):797-806
国家科研资助过程中,成果披露是解决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关键手段,是维护科技安全、明晰产权归属、优化成果管理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成果披露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个人-单位、单位-国家双层道德风险模型,对比中美两国成果披露制度发现,美国综合采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服务国家目标的实现,中国国家科研资助尽管有着科学而明晰的政策目标,在由“国家统管”到“国家授权”的过程中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保障机制,成果披露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必要强化制度建设、平衡权利结构、厘清功能定位,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家科研资助成果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8.
科研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科研伦理审查是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研究欧盟"地平线2020"和"地平线欧洲"等科研和创新框架计划,以及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所属的7大研究理事会对其资助的研究项目的科研伦理监管制度,梳理了中国财政资助研究项目相关管理要求,分析了财政资助研究项目伦理管理发展趋势,认为未来财政资助项目的伦理监管将越来越严格,提出中国财政资助研究项目伦理管理的对策建议,为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委托-代理理论的内容与意义的基础上,从委托代理角度提出了我国企业经营者激励方案模型,对目前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同时对经营者约束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一大难点问题是资助机构与科研团队之间的授权问题,即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善,委托代理问题会导致科研项目经费匹配不当、经费使用与研究目标偏离以及科研实践与评审机制脱节等诸多问题。该文从内地与香港的科研项目管理全过程的比较研究入手,系统分析科研管理中委托代理问题的表现与应对机制。研究发现,香港和内地不仅在项目申报、资金使用、科研活动监督与管理、课题结项与验收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科研项目管理中委托代理问题的表现程度与性质也有很大区别。香港科研管理体制能够较好地应对科研项目管理的委托代理问题,比如项目申报与评审中的逆向选择、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道德风险、以及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根据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拓展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库、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考评机制、提高资金分配灵活度、以及构建科研人员信誉信息系统等政策建议,从机制设计上有效解决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交易费用和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企业组织,依据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首先分析了它们在企业组织中的表现,然后分别用组织失败框架和委托代理模型对传统的层级制组织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供了一种用交易费用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企业组织的较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稳定拨款与项目资助是政府科研资助的两种主要模式。科学分析两种资助模式的差异性,对合理设计政府科研资助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日本化学领域2009-2018年,稳定拨款与项目资助的产出所蕴含的多维科研活动特征信息为对象,从研究团队、研究内容、研究产出绩效三个维度入手构建了科研要素视角下的资助差异性分析框架。方法上,引入了深度学习算法,建立了针对化学领域的研究对象实体识别训练模型,实现了对研究对象实体的精准识别,为资助差异性的分析提供了事实基础。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稳定拨款与项目资助在多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稳定拨款资助下的科研活动更关注于研究问题本身,而项目资助下的科研活动则更多地体现了科学共同体对项目遴选的标准。结合数据分析结论,研究提出了应科学认识两种资助模式的差异性,合理布局、扬长避短,建立高效的政府科研资助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科技工作者"复杂人"假设为前提,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全面薪酬激励组合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从消费者均衡视角构建了激励组合优化模型,以期为完善我国科技工作者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科技项目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栋亮 《科学学研究》2007,25(5):915-918
 我国的科技项目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多重的委托代理链,它同样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本文旨在从委托代理的角度对科技项目管理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是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运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以政府科研投入强度和人均政府投入科技经费为门槛变量,基于201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探讨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规模对高校基础研究科研产出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显示,二者对高校基础研究科研产出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政府投入强度处于中等区间为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对基础研究产出的最优促进区间;人均科技经费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研发人员规模对基础研究的促进作用;强调资源配置和优化结构比单纯追求投入规模的增加对基础研究活动更有意义。我国整体上处于政府科研投入强度中等偏高、人均科技经费不足的情况,科研资源配置存在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6.
科技评估活动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德录 《中国科技论坛》2005,(2):102-104,109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尝试分析了科技评估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问题表现,并初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20年中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文章首先从公共产权出发,分析了我国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委托代理并存和资产委托代理和行政性的委托代理并存的特殊性;其次,文章分析了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委托人问题和代理人问题并存的特殊现象;最后,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多层次性特点。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问题更加地严重。  相似文献   

18.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化成果生产方(简称成果方)与科技中介机构(简称中介方)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对模型最优解的分析,得出中介方最优激励机制,并指出中介方激励机制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科学基金的有效协调能够优化我国有效的科技资源配置.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三农"领域资助课题的对比,分析当前两基金间的协调机制,并对解决当前协调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基于RBAC的委托模型不支持代理委托机制,提出了一种代理委托策略。给出了代理委托的相关概念、基本特征、委托过程及其在校园一卡通授权框架中的应用实现,解决了委托人失效而无法自主实施委托的问题,对于实际应用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