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投稿“发落”方式小议目前一些出版社对自投稿的处理方法仍沿袭80年代末以来的老规矩:书稿半年没有信息,即视为不用;期刊三个月不见答复,便可另投他处;报纸因时效性强,投稿有效期限缩短为一个月。这几乎成为一些出版单位与投稿者间的一种默契。但我认为,我们做...  相似文献   

2.
“一般不退”与“一般都退”我们大多数报刊编辑部都有一条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来稿“一般不退”,三个月未见采用通知者,作者可另行处理。既然大家都有言在先,而且众口一辞,作者每发一稿,须得静等三个月,只有投稿的义务,没有责问的权利了。这样做,我觉得有三弊:一是有的稿件并非无  相似文献   

3.
郑重声明     
本刊不退稿,请您自留底稿。向本刊投稿两个月未见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置。向本刊投稿均应为第一作者,凡涉嫌抄袭、盗用他人作品引发的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自负,本刊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4.
敬告作者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28(3):F0003-F0003
为确保编辑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本刊对作者来稿做如下统一要求,请有意向本刊投稿者遵循: 1.凡投稿者均须在正文前附100字以内的摘要,并标明关键词3—8个;正文后务必注明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5.
本刊启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本刊约定:凡向本刊投稿,投稿两个月未获本刊用稿或改稿通知者,作者可另投他刊。请勿一稿多投。本刊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重庆维普中文科  相似文献   

6.
敬告作者     
《图书馆学刊》2010,32(4):F0003-F0003
为确保编辑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本刊对作者来稿做如下统一要求,请有意向本刊投稿者遵循:1.凡投稿者均须在正文前附100字以内的[摘要],并标明[关键词]3~8个;正文后务必注明[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7.
十几年前,人们提起DV还不知道是何物,可是今天,DV却走入了百姓生活中,并对影视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5年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搞了一次DV故事征集,一个月内收到了6000多部DV节目,在去年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征集的DV作品中竟然有200多部来自农村,投稿者年龄最大的一位78岁。数字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很多领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编辑部答复作者稿件录用的时间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对所有来稿均执行30日内答复有困难。为了不违背《著作权法》,我国大多数学术期刊在稿约中声明“作者在3个月(有些期刊声明6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的可改投他刊”。声明隐含有与作者事先约定的功能。笔者认为,这样虽然也算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但不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需要。稿约中声明答复作者稿件录用的时间太长…  相似文献   

9.
●本刊不退稿,请您自留底稿。向本刊投稿两个月未见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置。●向本刊投稿必须是著作权人或依法享有该作品发表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发生,该行为人必须依法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0.
本刊启事     
本刊启事1.因经费有限,自1995年3月1日起,本刊不再退稿。凡给本刊投稿的作者,请自留底稿。2.凡来稿1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稿件。3.来稿工个月之内接到录用通知的作者,请填好作者档案卡,并尽快寄回本刊。4.作者来稿时,信封上务必写清所...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收到一封作者来信,他说:“在投稿的规矩上,我一般遵循报纸一个月不见用,即另投;杂志(月刊)两个月不见回音,即另作处理这个‘常规’”。他征求我这位当编辑的意见,问这“不知是否可以?”就我个人来说,是完全赞同他的这个投稿“规矩”的。因为,这样做至少会有三点好处。一是能使作者多点投稿的自主权。“一稿两投”不好,但一稿一投后,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就好吗?作者辛辛苦苦的劳动,被不明不白地泡了汤,多么可惜,多么使人寒心。如果有了这么个“规矩”,作者就多了一条活路,不必翘首待望,吊死在一棵树上。尤其对那些初出茅庐,对自己稿件很有自信心,但还缺乏知名度的作者来说,因为有了这么个投稿“规矩”,可以不受“一稿两投”的约束,或不因由编辑部内部不能言明的种种“原因”而遭到白白地耽搁、“枪毙”,而增加新的希望,稿件有可能“死”里回“生”,被别的报刊选用。如果有这种可能性,为什么不给作者这种投稿自主权,而定得按“一稿”不能“两投”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6,(3)
如何处理关系稿文/方英文我在没有做报纸编辑之前,是个热心的投稿者.我那时还在山里,所写的文章多半发表在陕西之外的杂志上,发在报纸上的极少,这原因有二:一是报上的文章难写,禁忌多;二是我不认识报纸编辑。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少给报纸投稿,然而采用率极低。我就...  相似文献   

13.
在厂报编辑部上班两个月了,每天走进办公室.心中总有一种满足的喜悦。在许多人眼里,厂报编辑是个排不上名儿的小字辈,可在我这个曾经坚持给厂报投稿八年的通讯员眼中,它还是颇具吸引力的。八年前我第一次走进厂报编辑部投稿时.心情是忐忑不安的,生怕自己的拙作被人笑话,可是那里的编辑很和蔼.诚恳地指出我文中的不足.并鼓励我继续投稿。从那以后.我不断地写一些稿子送去,每个都能发表。受到鼓舞,便大着胆子向外面的一些大报投稿.竟然也有被采用的.渐渐地对写作越来越有兴趣.再去厂编辑部时对那里与文字打交道的静温氛围产生…  相似文献   

14.
投稿策略的议题相当复杂,涉及到作者、编者、审稿者、读者、评论者等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因此就策略而言,既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定式”,更不可能有什么“灵丹妙药”。这里,我们仅据个人的经验教训和一些常见的失误,略谈向国际期刊投稿的问题。一、重视稿件质量论文投稿是否能成功,说到底,是个实力问题;而作为论文写作,关键又在于要使文章能够体现出“三性”,即创新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所谓规范性,侧重指论文的写作。语言规范是基础。文稿中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写作体例、学科的名词术语、数字与变量符号的用法、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等,这…  相似文献   

15.
这次事件使该实验室的发展遭到很大挫折,小组的8位研究生都对发展前途有忧虑,整个组在最近几个月的期刊投稿都面临着由于不信任而遭到拒绝的局面,将来这些学生如何健康成长和获得学位是目前药学院和学校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投稿者,当然首先希望的是自己的拙作能被编辑部采用;如不能用,也很想收回退稿。这也是人之常情吧。然而事实是,很多编辑部不退稿,只发个“通知”画个圈。这还是算好的。更有甚者则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没有任何一点回音,这真使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寒心。但就我所投稿的编辑部中,有两家使我永远难忘:一是贵刊,一是《大学图书馆学报》。凡是未被录用的稿件,不论长短,都退还本人,有时还提出具体意见,更令人感激不已。退稿,无疑会增添你们的辛劳,加重你们的经费负担,但对投稿者(特别是手写稿)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收到一封作者来信,他说:“在投稿的规矩上,我一般遵循报纸一个月不见用,即另投;杂志(月刊)两个月不见回音,即另作处理这个‘常规’。他征求我这位当编辑的意见,问这“不知是否可以?”就我个人来说,是完全赞同他的这个投稿“规矩”的。因为,这样做至少会有三点好处。一是能使作者多点投稿的自主权。“一稿两  相似文献   

18.
投稿记忆     
曹军华 《今传媒》2005,(2):59-59
大凡好舞弄文字者,多有丰富的投稿经历,笔者亦不历外,多年下来,打过交道的编辑自然不在少数,其间投稿前后的一些经历回味起来,颇觉有趣,今记叙如下。2003年金秋,我有幸在西安南郊与作家陈忠实先生有过一次轻松又愉快的闲聊。交谈间陈先生思想深邃、言词犀利准确的风格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9.
郑重声明     
《图书馆建设》2008,(5):F0003
近期,本刊发现互联网上有不明网址冒充本刊投稿信箱,盗用稿件。本刊严正谴责这种侵权行为,并希望广大投稿者切勿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20.
笔者供职于新闻单位,深知投稿者的心情,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见报呢?而在众多媒体“不允许一稿多投”的制约下,投稿者着实有些为难。试想,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文稿,尤其是时效性很强的时评或消息,过了三两天就是旧闻,只投一家媒体而又不能及时得到回复的话,是否有点“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