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2008年我国频频发生的地震使受灾人群心理遭受了巨大创伤。对震后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有助于减轻灾难对人的危害,帮助个体尽快恢复心理平衡。本文根据灾害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有:情感宣泄,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沮丧者的干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必要的心理治疗等。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害对受灾者的心理行为影响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地震灾害对受灾者的心理行为影响 地震是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属于群死群伤的不可抗力事件。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灾难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stressor),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的应激处境,它远远超过了受灾者和社区的应付能力,并使受灾者产生非常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地震作为灾难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台风、洪灾、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仅2003年,全球就有约2.5亿人次受灾,7.8万人在灾害中死亡.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与生命救助同等重要的心理救助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帮助灾区儿童加固和重塑心理结构、预防创伤后应急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建设美好心灵家园?笔者以为.首先我们国家要逐步建立起重大灾害心理紧急应对体系,对遭遇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灾害的人群.特别是儿童进行现场心理救援和灾后心理康复。其次,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和全面开展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在小学教育中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遭遇了地震。其中芦山县的龙门乡、宝盛乡、太平镇三地受灾最为严重。地震震惊了中国13亿人的心。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  相似文献   

6.
<正>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自7月29日开始遭受连续强降雨袭击,遭遇近140年来罕见暴雨,农作物受灾惨重,房屋严重损坏,近129万人受灾……面对严重的汛情灾害,全市上下齐力抗洪,救援人员奔走在抗洪一线,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受灾损失和人员伤亡。8月1日下午,失联的蓝天救援队队员王宏春被找到,但已不幸遇难。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遭遇了地震。其中芦山县的龙门乡、宝盛乡、太平镇三地受灾最为严重。地震震惊了中国13亿人的心。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安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煜蓓 《湖南教育》2005,(10):23-23
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的里氏8郾9级地震以及随后引发的强烈海啸,给措手不及的东南亚和南亚5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然而,就是在这次海难中,一个十岁的英国小女孩利用地理课上学的知识,救了几百人的性命。地震前,她看到海水中冒出很多气泡,想起这是地理课上老师讲过的地震的先兆,于是她把几百人带离了海滩,躲过了空前的灾难。这给予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很大的启迪。我国是世界上各种环境灾害严重的国家,水旱灾害、地震、泥石流、沙尘暴、蝗灾等灾害频繁发生,这给我们的环境安全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把环…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镇化一个特点就是城市规模原来越大。而我国同时处于世界上2个地质断裂带边缘,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世界上几乎所有类型的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各种灾害的影响。地震、水涝灾害、旱灾、气象灾害还有山地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发生频率高、灾害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0.
四毛 《高中生》2008,(18):46-4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失。但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每个人都为抗震救灾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地震已去几个月了,让我们从悲痛中走出来,用科学的眼光来认识、分和预防这种灾害吧。  相似文献   

11.
灾后复原力及其干预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后复原力(Resilience)领域近年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尤其在5.12汶川地震后,对这一领域的关注更加突出。此前的研究表明,灾难性事件之后,个体所具有的复原力远比之前想像的要普遍,即使处于PTSD症状明显升高的高暴露情境下,具有较好复原力的个体仍不低于1/3。影响灾后复原力的因素包括个体的生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灾后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个体提高复原力,这些干预包括制订合理的早期干预计划、协助个体有效利用家庭资源和社会支持,以及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等。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乾隆年间,水灾成为奉天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水灾往往给奉天地区农业经济造成较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清朝非常重视奉天地区的救灾与备灾,采取了各种救灾、备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灾区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不仅给灾区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给灾民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心理创伤,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这种创伤更容易形成心理阴影。灾区青少年心理恢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心理情景剧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也被运用到了灾区青少年心理恢复之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不仅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还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震灾后的心理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恐惧、悲伤、焦虑等负性情绪反应,另一方面还包括不良的躯体症状与行为反应。按照一些基本的途径做好震灾后心理健康的重建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性工作。在震灾后及时地总结经验,建立心理援助的制度化服务体系是震灾后心理健康长期维护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战争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一向很少为人所关注,但战争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在历史上却是存在的.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武器装备的日益精尖,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会不断强化和泛化.20世纪末的两场现代高科技战争--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突出地显现了这一点.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破坏、战后平民大量地死亡,这一切向世人昭示:西方所谓的"干净的战争"其实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灾难都更加广泛、深重和久远.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区大学生心理危机反应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五·一二大地震,给国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给四川同胞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它不但摧毁了人们的物质家园,而且破坏了人们的心灵家园,尤其对灾区20岁左右的大学生们来说,他们最重要的一种心理需求——安全感可能被严重挫伤乃至摧毁,因此这也极易造成他们心理危机的产生。对灾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地阐述。  相似文献   

17.
吕吉  吴坎坎 《滁州学院学报》2012,14(1):83-84,122
5.12汶川地震不仅给灾区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对灾区的青少年也造成了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心理创伤。我国灾后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性不强。区分受创伤孩子类型,给予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心理援助以及恢复社会支持系统搭建心理援助科普平台是迫在眉睫的关键任务。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普活动为切入点是开展灾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北水土滋生的显著不同的地域特征,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在现代小说中,构成小说文本的首要差异是语言差异:北齐南繁、北粗南细。其次,是主题选择取向上的差异:北方地域小说关注民生和政治,注重揭示人的生存困境,具有现实性;南方地域小说关心人的文化心理,注重心理表现和人性呼唤,精神内涵稍强。第三是艺术审美的差异:北方朴实厚重、严肃正直而南方则阴柔冷峻、超脱清逸。  相似文献   

19.
汶川大地震是近三十年来我国遭受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冲击。历史经验表明,特大自然灾害往往会增加犯罪发生的可能性。灾时犯罪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在犯罪类型、犯罪方式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应对灾时犯罪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社会控制、内化外部规范,防范群体犯罪的发生。对灾后重建阶段容易出现的性犯罪、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要坚决进行打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地方灾害史料、地方志和地震专著资料的整理收集,统计出关中地区近2000年来发生的地震事件.通过分析,发现地震发生与干旱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在地震发生前1~3年,关中地区常常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旱灾.而且地震的发生,对城市发展建设造成很大的破坏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