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积极稳步推进,2005年扬州市初级中学全面进入新课程的实施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  相似文献   

2.
我区自 2 0 0 1年冬季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实验教材进行新课程的实验。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理念已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主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不能不重视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1 实施新课程实验教学发生的变化(1 )由“照方抓药”向实验设计方向发展以往的实验都是教师按着教材的要求准备好…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符合化学学科自身特点的科学探究内容来支撑。因此,探究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课程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要求:化学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各种探究实验,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感情,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地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与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最为重要的载体。结合教学实际,以化学实验教学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谈几点做法和体会。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科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而化学实验则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匮乏问题日显突出。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研制了一些低成本的实验代用品,同样达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现将部分研究内容作一介绍。1实验代用品的预处理①塑料瓶:选用自己家中用过的,如饮料瓶。按照实验室刷洗试管的要求清洗,就可以达到初中化学…  相似文献   

7.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 ,发挥学科自身优势 ,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初中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 ,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大连市开发区从 2 0 0 1年秋季使用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改教材。刚开始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着眼点依旧放在应试上。作为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科学探究难以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展开 ,课本中很多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指…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理念下,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001年6月版)为例,说明运用教材中的实验资源创设新的学习情景的策略。1对教材探究性实验进行深化探究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将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活动的一般形式是实验、问题、讨论、归纳。在授新课时,实验讨论一般不易深化,在阶段性复习时教师可利用这些实验资源创设深层次的探究情景。例1广口瓶内水平面上升值为何与1/5体积有明显偏差?(1)问题情境在课题“空气”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定位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初中化学实验作为整个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将“科学探究”列为五个一级主题之一,以期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10.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传统化学课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初中设置了综合性的科学课(或物理、化学、生物),高中设置了化学必修课及选修课。探究性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将被广泛地用于教学过程中。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要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研制适合初中科学课程的“便携式微型科学实验箱”以及适合高中化学课程探究性学习的“便携式高中微型化学实验箱”,是当前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训练科学方法和技能、学习化学知识、学会团结协作等方面。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所以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新课程的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应成为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在课程内容上把科学探究作为首要的一级主题,并且说明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探究型实验相比于传统的验证型实验,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亲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懂得化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为:通过日常生活现象对物理世界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科学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通过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实验,掌握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辅助实验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科学探究是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亮点。文中从化学实验、调查、讨论等几方面浅谈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把开展探究式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因而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与开展探究性的实验已成为教师们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溴乙烷的水解实验为例,介绍把教材实验重新设计和创新成易于学生独自探究的微型实验并按科学发现的模式组织教学的过程,意在探讨如何挖掘实验素材中所蕴含的探究内容和成分,以更好地加强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教学,力求让学生不仅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更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且了解与掌握微型实验的概念与操作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应用,学生反应良好,特此小结,望有关老师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把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在教学中,设法把学生的学习融入社会生活中,把学生引入广阔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化学科学来实践生活。关注现代社会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增强对自然与社会的责任感,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9.
厦门市从2001年9月开始课程改革实验。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全Et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厦门市从去年开始对中考化学实验考查进行科学探究、自主设计、注重过程的评价改革实验,今年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探究性教学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问题的提出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探究性实验的意义在于它的人性化教学观和丰富的学习体验,是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也是增强学生主体学习过程体验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教材在实验编制方面有新的突破,但部分实验操作与结论基本上沿用了我国传统教材的方法与描述,文本资源不能很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本文就“乙醇催化氧化反应实验”的探究性教学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