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人们比较关注0~3岁要幼儿的教育。市场也将0~3岁要幼儿教育炒得很热。其中一个很大的“卖点”就是“0~3岁是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0~3岁要幼儿的教育很重要”。从专业角度讲。也确实如此。了解一些与大脑相关的知识对我们做好0~3岁要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是必要的。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分三次刊发《从重新认识大脑看关系中的0~3岁要幼儿保教》一。新的研究、新的视野相信会使你有所感悟。更新你对大脑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对“什么是科学的0~3岁要幼儿保育和教育”有进一步的认识。直至产生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课题名称:0~3岁婴幼儿教育方案实践与研究(重点课题) 研究目标和内容: 1.形成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方案;0~2岁亲子教育疗案;2~3岁幼儿在园教育方案。 2.形成综合性活动方案,使之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 3.研究环境的创设,包括创设多元化的支持性环境,创设做中学的硬环境和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幼儿主动参与、玩中学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3.
王俊玲 《山东教育》2004,(23):40-41
想像是人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幼儿的想像是任轻松、愉快、丰富的环境中发展的。要积极鼓励幼儿的想像活动,激发其想像的动机,为其想像活动提供机会和条件。另外,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其多观察多欣赏,帮助其积累想像的素材.以丰富其头脑中的表象。  相似文献   

4.
童话作为最受幼儿喜爱的一种学体裁,一直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人们对幼儿(欣赏主体)在欣赏童话作品时究竟有哪些特点缺少专门的研究,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童话欣赏活动的盲目性、程式化和简单化。为此,笔以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以及儿童学接受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对3~6岁幼儿在童话欣赏过程中的感知、想像、理解和情感等审美心理特点进行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以期为幼儿童话欣赏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刘雪梅 《山东教育》2008,(7):125-125
2~3岁年龄段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现在多数人认为孩子入园的最佳年龄是3岁以后,因此,促进2~3岁幼儿语言发展的任务就落到了家长的身上。我的儿子现在不到3岁,语言发展比较好,我认为是得益于我们的引导。如何促进2~3岁幼儿的语言发展呢?我的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6.
0~3岁是幼儿学习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儿童语言学专家李宇明先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3岁前的幼儿语言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亲子园是兰州市城关区保育院多年积淀的教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项目,是在原有早教中心的基础上开办的0-3岁幼儿科学教养实践基地。2008年6月,保育院接受了甘肃省教育厅基教处委托的“开展社区0-3岁幼儿早期教养实践研究”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研究进一步推广0-3岁亲子教育项目,填补我省0-3岁幼儿科学教养的空白。在近三年的努力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许多研究材料表明4~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比2~3岁时迅速得多。这个时期的幼儿不仅活泼好动,而且好奇心强,提问多,想象、思维等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这就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对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家长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幼儿特殊教育是指针对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提供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可以分作0~3岁早期教育和3~6岁学前教育两个阶段。国际上幼儿特殊教育发展很快。在我国,义务教育开始出现向幼儿阶段延伸的趋势。以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基本特征的幼儿特殊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社会进步的必然潮流。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测量法,以大连市某幼儿园104名3~5幼儿为被试,分析了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幼儿多元智能发展与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5岁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存在年龄差异,幼儿的多元智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且该年龄阶段是多元智能发展的关键期;3~5岁幼儿空间智能发展的性别差异显著;3~5岁幼儿多元智能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气质特点不同的幼儿在多元智能的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父母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课题名称:0~3岁婴幼儿教育方案实践与研究(重点课题) 研究目标和内容: 1.形成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方案;0~2岁亲子教育方案;2~3岁幼儿在园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共五个阶段分五期谈谈每个阶段幼儿不同的生涯发展。从0岁开始的生涯发展,主要包括情绪发展、社会行为发展、心理特征、语言发展、动作能力、习惯养成和教养幼儿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13.
<正>观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进行反思评价的基础,也是教师必备的重要专业技能。但是,在日常观察中,教师却存在“弱视”“近视”“视而不见”等现象,使观察低效甚至无效。因此,如何通过有效观察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成为我们的研究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待和具体可操作的教育建议,为教师如何观察和解读幼儿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也为教师全面深入地观察和支持幼儿提供了清晰的框架。我园以《指南》为引领,从学习故事入手,围绕随机观察、定点观察、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文学家、艺术家还是科学家。在他们的创造过程中都渗透着丰富的想像和创造。如果没有想像,一切智力活动就会失去起飞的翅膀。而4、5岁的幼儿富于幻想。创造萌芽刚刚绽露,十分脆弱。教育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从而保证让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力得以繁荣发展。那么。幼儿教育应如何培养其想像和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15.
教育对象一直是各种教育理论流派的研究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发展。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首先,从纵向的年龄维度上看:《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儿童确定为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因此,儿童教育的对象应是0~14岁的儿童。由此,也可推知,儿童教育包括了胎教、家庭教育、托儿所教育、幼儿园教育、初等教育(小学及初级中学教育)及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其中,幼儿园教育和托儿所教育是两种正规的幼儿教育形式,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幼儿教育形式,如胎教、家庭教育及社区教育(幼儿中心、家庭(?)托等),也称非正规幼儿教育形式。因此,幼儿教育的对象也不只是3~6岁的幼儿,还应包括0~3岁的孩子,从年龄划分上看应是0~6岁的儿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0~6岁的儿童中,不同年龄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均等。就全国范围来说,正规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主要面向3~6岁幼儿,其中,6岁幼儿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陈佩枫 《幼儿教育》2004,(11):45-45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重点在3~6岁幼儿的教育,幼教师资培训内容也主要局限在3~6岁这一年龄段,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相对薄弱。要加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近年来,我们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十分重视婴幼儿早期教育师资培训工作,以保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智力教育的研究是个既古老又有新意的课题,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幼儿造力的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像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大量事实和科学研究证明幼儿具有创造力,从小对幼儿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将来的成长大有好处,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色彩在幼儿的认知和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婴儿已经具有辨别色彩的能力,3岁~4岁的幼儿对色彩有其独特的认识和偏爱。本研究通过观察、个别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3岁叫岁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和偏爱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色彩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超 《学周刊C版》2015,(4):58-59
家庭早期阅读,是幼儿发展语言和元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先从幼儿阅读的重要性入手,进而分析我国家庭0-3岁幼儿阅读的现状,从而并指出其影响因素,最后对家庭0—3岁幼儿阅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童话作为最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直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人们对幼儿(欣赏主体)在欣赏童话作品时究竟有哪些特点缺少专门的研究,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童话欣赏活动的盲目性、程式化和简单化。为此,笔者以文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以及儿童文学接受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对3~6岁幼儿在童话欣赏过程中的感知、想像、理解和情感等审美心理特点进行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以期为幼儿童话欣赏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幼儿童话欣赏的特点在研究中,笔者根据童话的情节发展和情感变化的结构,选择了简单型、重复型和复杂型三类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