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判断一种修辞格是一笔双叙还是轭式搭配,似乎很简单,但在实践中却常常出错。文章对这两种修辞格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并对如何区分这两种修辞格以及如何把这两种修辞格与一般句式区分开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判断一种修辞格是一笔双叙还是轭式搭配,似乎很简单,但在实践中却常常出错.文章对这两种修辞格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并对如何区分这两种修辞格以及如何把这两种修辞格与一般句式区分开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中有两种较为常用的修辞格:一语双叙法与轭式修饰法,但这两种修辞格也是英语修辞中较难掌握的,而且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较难区分它们的差别。本文现对这两种修辞格做一概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四)掌握修辞格之间的横向联系有些修辞在运用中容易混淆,使用时要弄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如比拟与比喻的区别,反问与设问的区别,比喻与借代的区别,对偶与对比的区别等。掌握这些修辞格之间细微的区别,在运用中就更能明确它们各自的特点。①比喻与比拟的区别。首先,二者相比,比喻是“以甲喻乙”,重点在“喻”,本体和喻体联系的依据是它们的相似点;比拟是“以甲当乙”,重点在“拟(仿照)”,它不在乎本体与拟体有何相似点、相关点。其次,二者构成的基础不同。比喻需以不同类的两事物的“相似点”为基础;比拟则根据需要直接把一事物拟…  相似文献   

5.
修辞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修辞格分为两大框架———语义型修辞格和结构型修辞格[1 ] (P1 1 4) ,并运用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探讨分析对它们的理解与翻译 ,因为“功能对等”即“动态对等”理论强调受众效果 ,即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能得到近似的、同等的理解与领会  相似文献   

6.
修辞格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语言艺术。修辞格的恰当应用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一直以来,修辞格的应用都倍受重视,尤其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其重要性更是为师生所关注。英语修辞格的精确识别和灵活运用,首先需要明晓其基本特点与构成,特别是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更需要区分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修辞格方面的异同,然后根据具体使用情境辨识运度。该文在简要介绍常见英语修辞格的基础上,选取了旅游英语专业一年级使用的《大学英语教程》中的若干修辞格实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运用英语修辞格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有两对修辞格(移觉与移就、拈连与异叙),在结构上有相同之处,都是通过词语的移用法把两种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达到一种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因此,许多英语学习者往往较难以区别它们。此外,英语中还有一对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矛盾修饰法与隽语),它们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相矛盾,但往往会起到出人意外的修辞效果。针对这一点,本文就通过对比结合实例来辨析一下这三组修辞格。  相似文献   

8.
比喻与借代这两种修辞格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中学语文课本里屡见不鲜、数不胜数。它们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述,也为我们日常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然而这两种修辞格有时也令我们犯糊涂.无从分辨。如某人有两个绰号:一为“豆芽菜”(因为瘦长瘦长),一为“光头”(因为常年剃光头),后者可肯定为借代,但对于前者用的是哪种修辞格,大家的意见就不一致了。  相似文献   

9.
暗喻和转喻都属于英语的修辞格范畴。认知语言学认为,暗喻和转喻都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工具。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暗喻和转喻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种修辞格,其实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暗喻和转喻都属于英语的修辞格范畴。认知语言学认为,暗喻和转喻都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工具。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暗喻和转喻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种修辞格,其实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矛盾修饰法的构成方式、表达的意义、以及翻译方法三个方面入手 ,对这种日益普遍的修辞格进行分析 ,透过矛盾的表象 ,深入到其本质 ,从而揭示矛盾修饰法所表现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崔月玲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3):57-58,85
矛盾修辞法是把两个意义相反、互相矛盾或者不调和的词并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格,试从其形成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并谈谈Oxymoron的语用功能及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矛盾修辞在应用时常和对比、对偶、映衬、警策等修辞手法交融,因此,汉语修辞学著作往往把这种句式归入相关辞格。事实上,矛盾修辞的独立性是很强的,其修辞特征也是很明显的。分清矛盾修辞和相关辞格的关系,有助于确立矛盾修辞法在汉语修辞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给矛盾语言现象一个完整而精确的名称和定义是语言修辞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矛盾修辞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效是其主要定义域,字面上意义矛盾的词句结构是矛盾修辞的区别性特征。准确认识矛盾修辞的正名和特征,充分开发利用矛盾修辞这座语言学宝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品质和语言智慧。  相似文献   

15.
汉语矛盾修辞法有着深广的现实性和思想性。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现象、自然界的奇特景象、人类矛盾复杂的心理感受和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语义矛盾的俗语警句、名人名言都是矛盾修辞法的生动语源。思维的多向性和逆向性是构成矛盾修辞法语源语义场的独特思维方式。掌握矛盾修辞法的语源语义和思维方式对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文学来说,鲜明的题材特征并没有带来明确的意义属性或审美内涵,其原因在于由于乡土作家在反映、描写以及对待乡土生活、乡土气息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某种“矛盾心理”,并且在表达艺术和写作技巧方面对于乡土题材进行了“矛盾修饰”。尽管“矛盾修饰”削减了题材特征与文学主题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性,但是对于进一步深化理解乡土作家的创作观念以及乡土题材的意义属性来说,“矛盾修饰”具有独特的“视角”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形象而又生动的修辞方式,英语矛盾修饰法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及日常言语中.英语矛盾修饰法由两个互相矛盾的词或词组组合在一起,体现出夸张、幽默等强烈感情色彩.然而,心理语言学家们认为,矛盾修饰法不仅是一种普通的修辞格,还是一种认知机制.人们对矛盾修饰的理解体现出一定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反语、反论、矛盾修饰法三种修辞格看似矛盾对立,实则和谐统一。从语言结构、语用效果等方面逐一分析,并结合大量例证,可以帮助广大英语学习者对这三种易混淆修辞格的用法异同有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的矛盾修饰法作为一种独特的修辞法,以其表面矛盾、内涵丰富的艺术魅力表现了强烈的语言效果与感染力,揭示了辩证的矛盾统一。从语义结构、修辞功能和翻译方法等方面来分析矛盾修饰法,可增强原著鉴赏能力,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