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在"预就业"实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利于真正就业的问题.在"预就业"实习中,毕业生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用人单位,正确端正择业心态,谨防上当受骗,此外,还要能够识别合同陷阱.  相似文献   

2.
高职生毕业实习与择业之间的矛盾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扩招与就业制度改革,使毕业实习与择业之间的矛盾凸显,学生多把实习时间用于寻找工作。对此,各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对毕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主动深入基层与用人单位了解信息。使实习与择业有机结合起来;政府主管部门要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整各类招聘会的时间,并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以减少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与求职时间,保证学生毕业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3.
SWOT分析在毕业生求职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就业过程中,面对多种职业、多个单位、多个岗位的选择,许多毕业生常常会犹豫不决,左挑右选,拿不定主意。我该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在就业中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毕业生在初次择业时要考虑的问题。一、影响毕业生职业定位的因素1、自我定位模糊。由于是初次择业,许多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前,都抱着“边走边看、边走边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没有认真想一想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也没有具体的职业生涯计划。2、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用社会热点来给自己定位,工资看外企、职位…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求职择业与毕业实习之间的矛盾,分析了现行国家就业政策、目前高校实习机制、应对矛盾方式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行科学的政策引导、改革现行实习制度、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思想认识等对策,保证求职择业、毕业实习两不误.  相似文献   

5.
风铃 《海外英语》2003,(5):32-33
毕业前夕,许多毕业生都要在一些单位进行实习。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实习既可以检验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又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最后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希望本文能够给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择业决策最优化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学生就业实行的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在大学毕业生面对不同的单位和不同岗位的时候,必然面临着如何决策的问题,作者利用最优化决策模型对大学生择业决策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大学生毕业时择业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的一些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信行为,不仅使大学生的形象大打折扣,同时也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为了维护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重塑大学生形象,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已是当务之急。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⑴毕业生在书写就业推荐表、准备推荐材料时出现诚信问题纵观这几年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优秀毕业生是单位抢着要,普通毕业生是抢着单位要。有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寒窗几十载,就是为了一个毕业文凭及毕业时能有一份好工作。将近毕业时,他们为了找工作而冥思苦想,怎样才能使自己成…  相似文献   

8.
巴西:先就业后择业 随着巴西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劳动力市场收缩,超过12%的失业率使众多大学毕业生在寻找第一份职业时失去了选择余地。“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已逐渐为巴西大学毕业生所接受。大学生普遍认为,毕业后只能先就业后择业,不管对工作是否满意,都要先干起来,逐步积累工作经验,一边工作,  相似文献   

9.
三年制高职高专"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三年级时要在校外参加毕业实习,同时也要面临择业、就业等问题,使得对这部分学生和在校学生的班主任工作有了很大的区别。本文从实践出发从学生毕业实习前期的准备工作、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及就业工作等几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高职高专"2+1"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职学生择业行为及意向多角度心理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学院在学生就业教育方面要正确地将心理学、教育学与就业指导相结合,要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其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是准确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因此,如何多角度多方面地对毕业生进行心理调查是当前高职毕业教育急需解决和提倡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生择业行为及意向进行多角度心理调查,并且对调查数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阐述了如何在经济体制转轨以及双向自主择业模式中,认真分析调查数据和现状,不断探究找寻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做法,是当前高校就业机构和毕业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择业心态,更有效地进行就业指导,我们进行了2005届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调查。本次调查涉及“就业计划、择业理念、就业地点选择、就业行业选择、择业的主要渠道、选择就业单位”等六个方面,涵盖了择业的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就业的外力因素和内在因素。接受本次调查的是省属某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765份,回收650份,回收率85.98%,其中无效卷2份,有效问卷648份,有效率85.70%。一、分类统计:1、你的就业计划是:考研2.30%;考公务员10.80%;毕业就去就业65.70%;不急于就业等机会再说8.50%;专…  相似文献   

12.
择业意识、择业态度、社会责任、择业诚信等内部因素对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或选择何种工作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要进行择业教育、择业指导模式的创新,培养毕业生积极的择业意识;帮助毕业生正视择业现实,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增强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强化求职诚信意识,优化毕业生就业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邢颍在《出国与就业》2010年2月(1)期《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一文中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其在性别、学历、专业、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不适当的高焦虑会使人产生精神上的负担,降低效率,因而要进行及时的调适。择业焦虑是高校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求职问题时,对可能出现的无法实现最初就业目标的就业失败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择业对毕业生来说的确是一场危机,可是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毕业生就是在这场危机中成长的。最重要的是积极应对择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和情绪。毕业生应该明白择业中的阻碍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合肥工业大学2003~200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价值取向调查的基础上,从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综合考察高等教育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得出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大学生择业呈现出的新趋势第一,择业意识增强如果说前几年大部分毕业生是被动地被推向市场的话,那么现在的毕业生已完全抛弃了等、靠分配的思想,转向了主动地涌向市场,参与竞争。他们不仅在毕业之际能泰然走向市场,去主动选择自己的职业和单位并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而且在上学甚至在报考大学时就已经对毕业的择业问题有了预先的考虑。在择业时,有些人紧紧把握“择”的主动权,左挑右选,非理想职业不就;还有一些人把一时找不到接收单位而待业视为正常。这些都反映出今天的毕业生在择业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择业意识…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编者按: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自1994年试点招生以来,第一届毕业生将于今年毕业。这届毕业生质量如何有什么特色学生择业就业形势怎样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现将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械制造学校和上海市邮电学校等三校五年制高职试...  相似文献   

17.
浅议高校毕业生择业问题高星,许萍,邓国华春华秋实,瓜熟蒂落,毕业、择业、就业,这是每个大学生迟早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了以往统包统分的模式,使毕业生拥有选择职业的机会和自由。临近毕业,每个学生,对未来职...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职业选择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着人生中最大或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职业选择.就业不仅仅是对职业的选择,也是个人对将来人生道路和生存方式的选择.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是大势所趋.如何给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给自己定好位,如何进行职业选择,这些问题都是大学毕业生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职业选择的准备、过程和策略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着人生中最大或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职业选择.就业不仅仅是对职业的选择,也是个人对将来人生道路和生存方式的选择.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是大势所趋.如何给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给自己定好位,如何进行职业选择,这些问题都是大学毕业生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职业选择的准备、过程和策略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了解并适应社会需要。不论推销什么,首先要了解市场供需信息,职校生求职同样是这样。(二)正确认识自己。当你在考虑选择最佳方案时,必须诚实地对自己评价一番,例如政治因素、学习成绩、业务水平、活动能力、身体条件等等。要有自知之明,单凭主观愿望去选择单位,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是必然的。(三)重点解决自己的主要问题。不少职校生认为毕业就是定终身的大事,许多问题都希望在就业时得到解决,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只要用人单位能满足你的主要要求,就可以拍板成交,如果不分主次,样样都想解决,反而会坐失良机。(四)扬长避短,出奇制胜。一些名气响,工资高,福利好的单位对毕业生颇具吸引力。但这些单位要求高、考核严,竞争激烈。在自我推销时,与其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不如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最合适的单位,这是一些头脑灵活的职校生在竞争中出奇制胜的经验之谈。(五)到最能施展才能的单位去。一些大单位人满为患,竞争激烈,毕业进去往往只能干些跑腿打杂的活,与其在这样的大单位消磨时光,不如到迫切需要人才的单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这是一些明智毕业生求职的另一诀窍。(六)要有自信心。一个毕业生能否被录用,主要看他的条件是否符合用人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