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天早上,Monika带来一本有手有脚的图书,一下子吸引了不少孩子围观。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本书可真漂亮呀!”“它还有手有脚呢!”“我家也有这样的书。”“我家有好多书呢!”…… 随后,是孩子们纷纷从自己家里带来许许多多的图书。班上的窗台显然容纳不下。于是,我们开设了一个图书角。各种各样的图书涌到了图书角。图书角也成了我班活动区中最受欢迎的一个。 孩子们带来这么多图书,我认为,这正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图书分类渗透着统计、分类、记数  相似文献   

2.
设计来源 这学期我们所选的教科研课题是《体验模式下家园合作,幼儿关爱图书的研究》。一段时间下来,幼儿在关爱图书方面的表现和实施此课题之前相比效果非常显著。在未实施此课题之前,我们就让孩子们每人带两本喜欢的图书来园,从带来的图书看出:孩子们大多只带了一些普通的书,很少见那些精美的幼儿喜爱的书籍。经调查了解到:孩子们不愿意带自己喜爱图书的原因就是担心被别人弄坏。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安排了这节活动。  相似文献   

3.
三味书屋     
在人类的知识传递过程中,书籍总是起着巨大的作用,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一点也不例外。一个家庭应有一些藏书,不管世道如何变,家境如何变,但书中的知识和智慧是不会变的。好的图书不但成为孩子们可以邀游的一个巨大知识空间,而且还留下了宝贵的求知的传统。可如何去帮助孩子们选择好的图书?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来到了四川新华书店集团文轩连锁店,请那里的叔叔阿姨给同学们讲讲如何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文轩连锁的赵女士说:"对于开阔孩子视野来说,书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对于孩子一些重要的技能,需  相似文献   

4.
巧管图书     
魏加秀 《早期教育》2005,(12):40-40
我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看迷宫书。但迷宫书是一部分小朋友带来的。每到看图书时。孩子们就会在一起争抢。往往会出现图书被撕坏的现象。为了这件事。我不断地和孩子们沟通、交流。说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要学会爱护图书,但仍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5.
李惠虹 《学前教育》2004,(11):22-23
寒假过后,我们大一班的图书区更换了很多新书,不少家长也给孩子用压岁钱买了新书带到幼儿园来,一时间孩子们对书情有独钟,不时有孩子想把书借回家看同伴间也会相互交换书刊。我仔细观察孩子们看书的情况,多数孩子会翻阋图书,但缺乏仔细的观察,不能很好地理解画面和图书的内容。我想:如果此时能  相似文献   

6.
李蓉 《教育导刊》2005,(12):42-42
每次的餐后活动,通常安排孩子们看图书.刚开始阅读活动的时候,幼儿的兴致都很高,多数幼儿都能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安静地看图书,偶尔有些小小的争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在餐后阅读图书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有的孩子拿着图书并不认真看,而是东翻翻、西翻翻;有的孩子拿着书与同伴大声说笑;有的孩子一会儿去看这个同伴的书,一会儿又跑去看那个同伴的书;还有的孩子则忙于争夺图书.  相似文献   

7.
娃娃图书馆     
一天,小二班有三个小朋友从家中带来了图书。在区域活动时,他们先是各看各的书,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相互交换,后来还商量晚上要交换图书带回家看。这使教师想到,可以办一个班级图书馆,以收集和出借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图书。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家的图书资源,也可以满足幼儿喜欢阅读同伴的书的心理需求,同时促进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一、我们的“娃娃图书馆”教师和孩子们马上开始行动,筹建班级图书馆。首先,教师带领孩子们参观幼儿园的图书室。通过参观,孩子们了解到:图书室是存书、看书和借书的地方。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书架,使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正常听家长说,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孩子也看了很多书,阅读能力怎么就上不去呢?也常听老师说,课堂阅读教学上得很辛苦,阅读训练也做了不少,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为何还是提高得不快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老师的阅读教学没走心,孩子的阅读也没走心,阅读的有效程度自然就不高。一、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真正履行以生为本正确的教学理念必然建立在正确的教学目标之上。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第七条规定:  相似文献   

9.
想象是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金链,每一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引导。只要有时间就带孩子多看看世界吧,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些想象的机会,鼓励孩子们想象的热情,分享他  相似文献   

10.
周扬 《班主任》2011,(5):35
一个图书销售商给我们学校每个班发了一套图书,让孩子们免费传阅,时间为两个星期。就在图书漂流开始后不久,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为争其中的一本书把书角撕坏了。当其他学生告诉我时,我一下子紧张了:这书是要还回去的呀,要是人家不要怎么办?于是,我就把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11.
通常,人们从新华书店购买印刷精良的幼儿书籍,认为幼儿图书就是那些从新华书店购买的有宇或有图的书籍,只有这些图书才具有启蒙教育的价值。其实不难发现,许多孩子并不太喜欢这样的书,它“教科书式”的特点往往使孩子望而却步,兴味索然。什么样的图书孩子们最喜欢?现在的图书离孩子们有多远?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2.
幸福·孩子     
为了完成寒假的社区服务作业,我和曈约好了一起去儿童福利院走一回。那天,我们还很细心地带了一袋糖果,想给那些孩子们一些惊喜。走进朴素的福利院,我们一点点地靠近孩子们的生活区,突然,七八个孩子就一哄而上,挤在小小的护栏旁热情地呼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三部分家庭实践篇有些孩子之所以进入博物馆后显得兴趣索然,可能是因为他对博物馆不熟悉,不知从何看起,更谈不上主动探索了。所以去博物馆之前,让孩子了解博物馆,做好一些相关的准备很关键。易锐昌一直致力于绘本阅读的推广,开设了自己的阅读机构。他本人也非常喜欢去博物馆,有了孩子后就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去,在大宝6岁上学以前,他带孩子去博物馆的频率曾经达到一个星期一次。在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经历中,他认为博物馆游历和阅读是相辅相成的。进入博物馆之前,他会给孩子准备相关的绘本或图书,帮助孩子做好知识和经验的准备;从博物馆归来后,孩子的视野打开了,阅读面也可以更广了。  相似文献   

14.
吕燕 《考试周刊》2012,(85):24-25
很显然.四年级孩子的阅读量有明显的增加,但是我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阅读还停留在一些浅显的童话和科幻文章上.甚至还有只看作文书和漫画书的。如何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层次.如何指导他们去看整本的书,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前不久,我发现班上有一本书特受大家的欢迎.那就是儿童文学家杨红樱所著的马小跳系列中的《贪玩老爸》。书本在孩子的手中传来传去,边沿都已经磨损了。出于好奇.我也去借阅了。一下子就被作品里幽默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教学生写作文,要有足够的耐心,就像农人播下种子,需要心平气和去等待。 开学第一天,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孩子们找一些日记体书籍。第二天,我一走进教室,孩子们都望着我笑,许多孩子还把带的书举起来。王建森更是迫不及待地把一本《马燕日记》送到讲台上。我挑选了几本:  相似文献   

16.
150年后,孩子们还要去学校上课吗?他们会不会视纸质图书为古董?让我们跟随艾萨克的故事,一起去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吧。2157年5月17日,玛吉往电子日记上这样写道:“今天,汤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那是一本很旧的书。玛吉的爷爷曾经说过,当他还是个小男孩时,他的爷爷就告诉他,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时期,所有的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  相似文献   

17.
郭丽华  张萌 《学前教育》2023,(22):18-19
<正>“六一”儿童节到了,家长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给孩子们过节,有的给孩子送上心仪的礼物,有的带孩子去动物园看动物,还有的会选择旅游、采摘等,真是丰富多彩。宁宁妈(宁宁上小班)听说文化宫有一个传统文化表演,想带宁宁去看表演,来向班级老师咨询。老师认为传统文化表演很有趣,孩子应该很喜欢,而且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从小接触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既好玩又能让孩子接受教育,是挺好的一件事情,所以建议她带宁宁去。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来源 开学不久,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各种各样的标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总会在一起去认识、讨论发现标志,而孟紫艺带来的一本标志的书更是引起了全班的关注,一下课,孩子们就围在一起,说着自己对标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回报     
语言区的幼儿在看图书,但我发现孩子静不下来看书,总是在不停地换书。即使是他们喜欢的书也是草草翻几下,就去换另一本。整个活动很难安静下来。当我要求小朋友仔细翻看、不要急着换书时,他们很认真地说:“我已经看完了啊。”我无言以对。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仔细思考后试着调整了一下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绘本的介入,孩子们对图画书越来越感兴趣。我在逛书店时也喜欢去翻阅图画书,有喜欢的就买下来带到幼儿园和孩子们共享。偶尔发现很多成语故事绘本,其画面和语言很适合大班的孩子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