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规模不断地扩大,作为国际化语言表达的标志——英语的标识语越来越引起关注。当前标识语的不规范现象,极大影响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形象。分析了标识语的文本类型,及造成标识语翻译失误的文化差异,指出标识语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必须在语用翻译的原则下进行,并列举了标识语的语用翻译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广升  许薇 《科教文汇》2009,(25):255-255,261
公共标识语及其英语翻译是城市对外交流水平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规范公共标识语翻译,优化语言环境对于城市形象塑造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河南省公共标识语的翻译进行了客观分析,查找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规范标识语翻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敬梅 《科教文汇》2014,(17):99-99,125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标识语越来越多地被翻译成英文,但各种场合的汉语标识语的英译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汉语标识语的英译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就如何翻译标识语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示语翻译的规范性与策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其目的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符号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标识语的翻译规范性从个案中,或在特定的范围内将影响彰显区域环境的人文文化修养、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传播与承载。本文在概念翻译的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探讨了公示语翻译的特点、功能、风格以及标识语简洁、明确、规范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5.
袁礼生 《内江科技》2015,36(6):84-85
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外游客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饭店及旅游景点的英语公示语情况进行现场考察。通过笔录、摄影、摄像、网站浏览的等方式进行有关信息搜集,建立了相关研究的语料库。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标识语翻译在语言、语用及跨文化等方面的相关英文翻译产品中的得失。  相似文献   

6.
应用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路标、广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场所的宣传语、旅游简介等。她其中,公共交通标识语是专门针对公共交通的标识语,属于标识语翻译的一个具体分支,主要涉及到共交通枢纽和主要交通干道沿线的公示牌或标识语。经过对武汉市公共交通设施标示语英文误译现象的实地调查,笔者发现目前主要表现为:多数重要公共交通设施标识语皆未提供英译,或所提供标示语的英译信息承栽量小且错误较多。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缺乏相应的统一标示语翻译规范,标示语翻译人员和标示语牌制作人员相关素质水平低。  相似文献   

7.
语用翻译的核心是语用等效。文化作品的翻译要译出原文的语用功能,可采用归化策略就能实现语用翻译的目的。本文首先讨论了利用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以及关联原则来分析语用等效的翻译观,然后讨论了语用等效与归化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这两种翻译方法的取舍是翻译界长期讨论的话题.事实上,在不同文体的翻译过程中,直译与意译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跨文化意识在翻译中不可或缺的阐述,以及语用预设及语用会话涵义对中餐菜名翻译的引导作用的分析来透析直译与意译在中餐菜名翻译中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彭坚  李勇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41-243
本文阐述了社交语用失误的特点及其产生的一些原因,并通过一些翻译实例的对比分析,阐明了引起翻译社交语用失误常常是由于翻译时忽视了表达方式上及思维方式上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语用翻译理论作指导,以《红楼梦》中称呼语的翻译为例,阐明在翻译称呼语时必须注意文化、关系及语境等方面的因素,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翻译出既符合原文的用意、又符合译文习惯的语用等值翻译的文本。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中的汉英翻译语用失误成因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泽萍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265-266,268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交流,但这种交流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因此,它可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在翻译中,由于语言使用者受到母语规范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生硬套用母语的一些表达方法,便容易导致交际的失败,即语用失误。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对比多个译文文本,探讨两类语用失误,即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所产生的原因,并简明扼要的提出避免该两类语用失误的方法,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到语言规律、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和审美取向等诸多因素。本文试从语用翻译的角度,结合英汉语言文化的特点,来探讨商标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汪冬梅 《科教文汇》2008,(6):173-173,175
非指称用法的英文人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名的非表层意义,其来源广泛,所指具有引申意义。在翻译成汉语时应充分考虑原语的语用用意和译语的语用预设目的,使用适合不同语境的翻译方法以求达到原语和译语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4.
夏雨晴 《科教文汇》2020,(10):183-184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强调语言技能的重要地位,翻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技能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国英语教学对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重视度较弱,本文分析了当前英语课堂中学生翻译水平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将翻译教学应用于英语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15.
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到语言规律、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和审美取向等诸多因素.本文试从语用翻译的角度,结合英汉语言文化的特点,来探讨商标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桂红 《科教文汇》2012,(20):137-138
翻译具有模糊性,本文以诗歌翻译为例分别从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和语篇五个方面阐述了这些模糊性给翻译带来的困难,从而说明翻译过程是一个能够发挥无限创造力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运用语用学理论来探讨中英礼貌用语的翻译策略。首先笔者分析了中英礼貌用语的四方面语用差异,进而提出了基于语用学理论的三条翻译策略,以期对该领域的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毛尊 《科协论坛》2007,(7):41-42
关联理论是关于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语言理论,而翻译研究最终要解决的是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语用交际理论,必然给翻译研究带来许多启示。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入手,在分析探讨其重要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阐释其对传统翻译"对等论"二元结构论的启示以及翻译文体论研究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9.
刘丽丽 《今日科苑》2010,(2):146-146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规模不断地扩大,作为国际化语言表达的标志——英语的标识语越来越引起关注。当前标识语的不规范现象,极大影响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形象。本研究通过大量实例,尝试剖析我国城市标识语的英译问题,同时提出一些规范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析模糊语的英汉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茜 《科教文汇》2008,(8):175-176
本文从模糊语的构成特点及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入手,通过对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的分析,提出了英汉翻译中针对模糊翻译信息进行处理的直译,意译,省略,补充,归化几项技巧,从而能准确的把握和再现源语的模糊蕴含,完成翻译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