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万物有灵论的文化大语境下,日本文学孕育出的妖怪形象独树一帜。日本志怪小说中的妖怪形象表现出善恶美丑二重性、女性化突出以及怨怼形象众多三大特征。日本妖怪具有人情人性,这往往成为日本妖怪悲剧命运的根源,妖怪也从而成为人的镜像。不同时期的妖怪形象折射出的始终是日本人唯美细腻与凶狠好斗并存的矛盾民族心理,妖怪形象是日本文化中现世与彼岸、自我与他者关系最诗意的浓缩。  相似文献   

2.
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观众的喜爱,除了其精美的制作,优秀的叙事方式,以及吸取世界优秀文化之外,还因为它保存了浓厚的日本文化,并没有因为市场而脱离传统文化的滋养,因而其作品总是显示出浓厚的日本风情,满足了他国观众的异域幻想。本文以妖怪形象为例,从文化的视角探析日本动漫中的妖怪形象文化基础,并以此为中国动漫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谢荣 《考试周刊》2015,(11):16-17
妖怪是人们想象中超现实的、非人间的生物。无论妖怪是善是恶,本质上都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中的独特文化,体现了日本人的自然崇拜、敬畏及不可思议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李巍 《考试周刊》2012,(66):20-20
“鬼”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不陌生,可以说每个人心里都有“鬼”。近代以来,在日本鬼的形象被逐渐固定下来,现在的日本人一说到鬼,首先会想到人一样的身体,头上长角,裸身,腰系虎皮,手持铁棒的妖怪。而在中国则称人死后的灵魂为鬼。由此可以看出,“鬼”由中国传入日本.随着时间的变化及本土文化的影响,性质及形象发生了变化。由此.本文着手于考察“鬼”的具象,把握中日两国对鬼形象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李欣欣 《考试周刊》2013,(14):30-31
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心理上有种种不安全感与对大自然的未知感有关。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不少。狸是日本关于妖怪传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动物。本文以日本传说中妖怪——"狸"为例,对日本特有的妖怪文化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是一个拥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度。妖怪文化即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人们会相信有妖怪的存在?妖怪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被称为"妖怪博士"的井上圆了先生在其所著的《妖怪学讲义》中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井上把妖怪看成是一种人心的幻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种被称为"怪异"的现象进行分析。因此,在诸多动漫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妖怪文化的痕迹。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三部以妖怪与神明为主题的经典动画。乱点迷津怪异:不过是人心的迷雾的物化。言灵:是日本人对于语言力量的一种神化。在言语中,有着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誓言或诅咒就是其行使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是一部宏大的神魔小说巨著,塑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妖怪形象。妖怪的种类丰富,名目新奇,仿佛天地间的万物都融入了这个瑰丽的神魔世界。把《西游记》中的妖怪进行一个统计总汇,根据妖怪原形物种类别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四类:动物型、植物型、无生物型、类人型;从神话学视角来审视作品中“妖怪”这一主题,可以看出,妖怪形象是对原始神话的传承和再创造,妖怪形象中有“人兽合一”思想,神话的拟人性和神话思维的类比性,妖怪有“四位一体”特点。  相似文献   

8.
作为日本独特的幻想艺术宝库,妖怪学在日本创意文化产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体到广告中,首先,日本妖怪在广告中的角色设定,可从"正面代言、侧面烘托、反面映衬"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其次,在妖怪形象设计方面,"外形特征、服装道具、妖怪能力、活动场所"成为考虑的首要因素;最后,形态各异的诸多妖怪,使日本广告呈现出"恶搞、耍酷、无厘头"等风格。  相似文献   

9.
在北欧,尤其是挪威,有一种类似于“妖怪”和“精灵”结合体的形象随处可见。这种形象便是挪威人的骄傲,也是挪威文化的标志之一——山妖(Troll)。  相似文献   

10.
天狗传说     
日本是个盛产妖怪的国家,区区一个小岛上的妖怪种类只怕比全世界加起来的还要多。而且,许多传说中的妖怪还被日本人分了纲目,种类和系统非常丰富。不过,天狗却不属于妖怪,而是近似中国的低级魔神那样的存在。传统的天狗长着长长的鼻子,面目可憎,背生双翼,手拿羽扇,比较常穿修行僧的服装。这是比较常见的天狗,还有鸟型的乌鸦天狗等其他分支类型。天狗不属于普通的妖怪,普遍生活在深山,不大爱与人类接触,不但法力高强,而且多书精通兵法和剑术,主要工作是保护大山和环境,有些则是圣职人员,以维护神社和圣地为工作。  相似文献   

11.
1877年至1882年黄遵宪任驻日参赞期间是其意识形态形象的构建时期。具体表现为,同源日本形象,即日本在景物、文化、风俗、日本人等方面均呈现着类中国形象;异类日本形象,即日本在风俗和文化上呈现出淫俗形象和背信弃义形象。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传统的天朝上国世界观、过往文人志士对日本的集体想象以及居日期间日本文人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以鬼为题材的影片中,中西文化差异显而易见.西方的恐怖形象多为如下几种:狼人、异形、吸血鬼等,拍摄效果多以血腥、暴力为主.东西文化不同已被人反复论述,但是在进行东方文化这方面分析的时候,日本和中国文化常常被归为一类,因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同样题材,东方有一点十分相似,那就是多以冤魂、女鬼为主,强调的是气氛的渲染和心理上的恐惧.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实际上又有很多不同,为了便于分析,作者主要是选取以女鬼为题材的影片,比较中日两国在对死亡的理解和"鬼"这一文学形象的创作传统,以及利用这种形象进行创作所反映出的文化心理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的传说中,狐的形象被赋予了很多神秘的色彩,成为了一个人格化、神化的存在,在众多狐的传说中,流传广泛最打动人心的应该是有关狐妻的传说。日本传说中狐妻的形象既受到中国古代传说的影响,同时又具有日本文化的特色,本文就在日本广为人知的狐妻传说及其由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与中国古代狐的传说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日本狐妻传说中所特有的形象特征和“别子主题”。  相似文献   

14.
广井王子、高桥留美子联手巨献原作/广井王子角色原案/高桥留美子监督/所俊克音响监督/井上和彦制作/TRINETENTERTAINMENT、PICTUREHAGIChttp://www.moeken.jp/http://www.red-entertainment.co.jp/moetv/index.php从江户时代到明治,随着新政府的西洋近代化方针的推行,日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事的舞台是正在召开“万国大博览会”的明治新京都。街上除了随处可见的披散着头发,梳着明治维新以前的发髻,穿着和服的日本人以及穿着洋装的日本人和外国人外,还有一些佩戴着“许可证”的妖怪。这些拥有“许可证”的妖怪和人类共同生活。同时,还有一些没有“许可证”的妖怪存在,而抓住他们去办“许可证”同时维护京都治安的任务落到了机动新撰组的身上。  相似文献   

15.
QQ乐翻天     
《中学生电脑》2010,(4):32-33
沙和尚的台词 沙僧在《西游记》里最带说的四句话:1.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2.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3.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4.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创作了大量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通过对作品中中国的描写和中国人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他对中国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看法。文章拟通过对其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分析,指出他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特点,以及这一形象与文本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并进一步运用形象学理论来分析这一形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天平之甍》通过日本留学僧在大唐的见闻感受,呈现出他对中国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看法。论文试图运用形象学理论,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并结合作者创作的现实与历史语境,进一步探讨这一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的传说中,狐的形象被赋予了很多神秘的色彩,成为了一个人格化、神化的存在,在众多狐的传说中,流传广泛最打动人心的应该是有关狐妻的传说。日本传说中狐妻的形象既受到中国古代传说的影响,同时又具有日本文化的特色,本文就在日本广为人知的狐妻传说及其由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与中国古代狐的传说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日本狐妻传说中所特有的形象特征和"别子主题"。  相似文献   

19.
日本小说家京极夏彦的名作《后巷说百物语》是一部具有特殊魅力的"妖怪小说",通过对小说的叙述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独特的叙事空间和叙事视角,也揭示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另类考试     
事乃安 《良师》2010,(12):41-41
“妖怪”也可当博士 在日本境港市每年都会举行“妖怪知识鉴定考试”,并严格分为“初级”与理解难度较高的“中级”两部门。题目各为50道,满分为10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