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膜是细胞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开始认识细胞这个复杂系统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通过模型构建,引导学生用头脑中已有知识主动探索细胞膜成分和功能的微观奥秘,进而认识到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基础。最终形成成分与结构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整体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2.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一节的第二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从分子水平认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从微观上理解细胞是活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同时为下面学习细胞的其他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跨膜运输打下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高中生命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要求学生通过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学习,理解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打下基础。而学习这些重难点内容的前提是熟悉细胞膜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特点,论文就是以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展开讨论的。  相似文献   

4.
知识梳理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如植物、动物、真菌等。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如蓝藻等。3.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功能包括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物质间的信息交流等。4.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界中,除了极少数的病毒、类病毒等以外,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通过细胞膜将彼此间及与环境间分隔开,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系。在真核细胞结构中,除了极少数的细胞器,如中心体、核糖体外,其细胞膜、核膜及线粒体等诸多细胞器均由单层或双层膜构成。这些膜结构在化学成分、功能等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生物的膜系统”;原核生物的细胞尚不能形成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相似文献   

6.
细胞是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基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始终占一定比例。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液泡的功能及原核细胞不同于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等都是重要考点。该节内容知识点多,各知识点之间相对较独立,因而教学中应注意和其他章节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角度去认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87):148-149
<正>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共3节内容,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第2节膜结构有关,第3节在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基础之上,带领学生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这3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本节内容是在初步了解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物膜的功能,是对已掌握知识的  相似文献   

8.
<正>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屏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同时又要承担摄取营养、排出废物、维持离子平衡等重要功能,即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磷脂双分子层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绝大多数溶质分子和带电荷的无机离子是高度不透的,所以几乎所有的有机小分子和无机离子的转运都需要特异性的膜蛋白——膜转运蛋白。正是这些蛋白质赋予了细胞膜最重要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1.膜转运蛋白的类型膜转运蛋白分为两类:一类是载体蛋白,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及其交叉学科将得到蓬勃发展 ,物理学这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在与生物学交叉综合方面将会有很广阔的发展 .本文简要介绍物理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热点——生物电磁效应及其应用 .一、生物电磁效应1.生物电生物电是指生命过程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 .不仅动物 ,所有生命都有生物电 ,生物电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电现象 .生物电来源于细胞的功能 .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组成 .细胞膜的结构很复杂 ,它一方面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同时膜上存在一些孔道 ,允许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换某些物质 .实验测得在细胞内、外…  相似文献   

10.
黄林军 《教学考试》2023,(24):59-61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高考试题要依托真实的问题情境,考试内容要考查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在教学中以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温度与触觉受体的发现”作为问题情境进行试题命制,训练的角度主要包括:细胞膜的成分及作用、物质跨膜运输、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神经调节和体温调节、实验与探究拓展等,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提高解题能力。1.细胞膜的成分及作用温度受体TRPV1和触觉受体Piezo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表面,能够接受外界刺激并介导离子进入细胞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蛋白质,以此为情境命制试题考查学生对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功能的理解是非常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1.
1.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B.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C.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结构特点一致D.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质粒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中B.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等物质的减少有关C.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D需氧型生物的细胞都具有…  相似文献   

12.
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作一简述.   一、图示发散   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由图发散出结构,由结构发散出功能.如在复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节内容时,利用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可启发引导学生将细胞膜的结构、功能、特性,各种细胞器的分布、结构、功能以及细胞核的组成、功能等全部发散展现出来.通过细胞质基质可发散出无氧呼吸过程;通过线粒体,把有氧呼吸的过程、意义发散出来;通过叶绿体,可把光合作用的过程、意义发散出来;通过核糖体,可把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发散出来;通过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以及细胞质中的中心体,可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发散出来;通过细胞核核膜上的核孔可发散出某些大分子物质(如信使RNA)等.由这样一个图,复习了高中生物一、二、三、五章的有关内容,通过一个图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  相似文献   

13.
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作一简述.   一、图示发散   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由图发散出结构,由结构发散出功能.如在复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节内容时,利用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可启发引导学生将细胞膜的结构、功能、特性,各种细胞器的分布、结构、功能以及细胞核的组成、功能等全部发散展现出来.通过细胞质基质可发散出无氧呼吸过程;通过线粒体,把有氧呼吸的过程、意义发散出来;通过叶绿体,可把光合作用的过程、意义发散出来;通过核糖体,可把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发散出来;通过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以及细胞质中的中心体,可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发散出来;通过细胞核核膜上的核孔可发散出某些大分子物质(如信使RNA)等.由这样一个图,复习了高中生物一、二、三、五章的有关内容,通过一个图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从事自由基对人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许多研究表明:自由基作用人红细胞膜后确引起膜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可能是导致细胞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此种作用可能的机理本文也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细胞膜结构     
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所有生物细胞的外表面都包有一层薄膜(植物细胞还有一层厚的胞壁),这层薄膜以内的细胞质中的各种细胞器,大多数也都有膜包围或由膜组成。其中有的细胞器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都具有双层膜,有的细胞器如乙醛酸体、过氧化物体、液泡等则具有单层膜,还有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是由膜组成的。这些膜性细胞器,密切地联系成为一个内膜体系。一般而言,细胞膜即是指细胞外表面包的那层薄膜,又叫做质膜,这是细胞膜的狭义概念。细胞膜的广义概念则除质膜  相似文献   

16.
1教材分析 1.1地位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读了《生物学教学》2007年2期的“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主要”及解析”一文,很受启发。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不少涉及到“主要”的知识,现列举解析如下: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超过膜脂总量的50%,也含有少量的胆固醇。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重要。不同生物其细胞膜的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别,其结构是双层磷脂分子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磷脂双分子表层或嵌入在…  相似文献   

18.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是由细胞膜(细胞表面包裹的一层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细胞核三大部分构成。生物膜是指细胞中所有的膜。包括细胞膜和胞内膜。胞内膜是指一些细胞器的膜和核膜,这些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线粒体等。近代生物学揭示:细胞膜不仅起保护细胞的作用,而且还有物质转运、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功能。还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细胞的代谢活动和调节过程。而由膜构成的各种细胞器,其膜与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相同,故他们具有相同的生物膜功能。这些生物膜在细胞内构成了真核细…  相似文献   

19.
操明权 《新高考》2006,(10):56-64
一、知识体系二、重要知识点归类比较1.细胞膜、生物膜、生物膜系统概念的比较细胞膜仅指位于细胞质外面的膜,生物膜指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生物膜系统指细胞的所有生物膜在结构和功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分析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第一个问题,此前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各种化合物,把生命的物质基础展示给学生。从第二章开始,学生开始从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细胞水平了解生物体,为后面学习新陈代谢等内容奠定基础。要学好本章内容,必须让学生首先建立起“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这一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一观点进行科学推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