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代雅赤 《传媒》2018,(12):83-85
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高校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就业难与媒介化社会对传媒人才需求日益上升、用人单位猎寻优秀传媒人才难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进入公共传播时代,传播关系由原来的强主体性特征转变为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传播过程中的公共理念与公共精神成为基本的传播伦理要求,传播目标的公共利益取向日益突出.与之相对应,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公共传播范式转向成为必然,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应转换原来的"新闻传播"范式为"公共传播"范式.  相似文献   

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多次强调"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随着"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在今年"修宪"时写入宪法,更是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执政理念,标志着中国社会更快地与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价值观念接轨.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对新闻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传播的德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播是人们共享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价值观念、社会道德规范不断被传送、强化和人们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它具有强烈的社会学、教育学性质.特别是随着大众文化传播的发展,大众文化传播的方式、行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已愈来愈引起社会学家、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大众文化传播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如何加快德育现代化进程,如何与学校德育保持协调,已经成为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过程,更是一种文化消费过程.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在社会主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观众量大、覆盖面广的电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提高电视传播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规范电视传媒管理,才能提高电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12,(22):77
在整体的城市品牌传播中,"顾客价值"导向是很重要一个原则。顾客价值是城市之魂,是城市品牌之核,是城市竞争力之根本。城市品牌传播与城市营销的过程,就是让渡顾客价值以赢得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过程。将城市品牌价值与顾客价值融为一体,是坚持并实现城市品牌传播中顾客价值导向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我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指南,也是我国对外传播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国际传播不仅彰显了中国从整个人类的共存之道出发,构建合作共赢、共商共享的世界图景,也是推动国际协调合作的强大正能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国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中国贡献全球治理智慧的过程,通过与西方的话语体系的对接,从而形成中外相互融通的话语传播体系.其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传播格局,营造国际环境,进而探索传播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不能独立存在,而是需要与其他因素之间相结合,才使得新闻传播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因为新闻传播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文化知识。因此,新闻传播若要实现其价值,就必须遵循"文化秩序"。新闻传播活动之所以能够反映与批判文化秩序中一些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且在解构以及整合的过程之中创建全新的文化秩序,是由新闻传播行为的社会功能以及社会对其角色期望而规定的。良好的文化秩序,对于当前时期下全面创建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对文化秩序与新闻传播的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为新闻传播更好地遵循"文化秩序"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受众创造价值,是企业的根本,也是品牌传播与建设的根本。为受众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由企业品牌及其传播的载体共同来完成的,其中包括三个相关的环节:企业的品牌价值设计、传播载体的价值添加、受众的接受理解。创造受众价值,应当重点做好两个方面,一个是与受众建立品牌关系,一个是与受众共享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工具内在地蕴含了价值指针,并通过主体的传播应用为社会成员所习得.只有尊重媒介技术物本身的固有价值,促进其与社会核心价值的共鸣,引导个体在使用过程中实现价值包容,并建立起防治工具价值极化的社会机制,才能有效运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价值传播.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变化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改变,随之而改变的是社会公众所共享的社会价值。《三联生活周刊》作为时政新闻类周刊,它的传播内容的变迁反映着当下公众所共享的社会信念。本文从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角度,通过对六年的年终特刊报道的分析,探究传播"仪式"在共享价值、传播参与者以及传播策略三个方面的变迁,反思社会价值对于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传媒利用传播霸权启动了人们欲望逻辑程序,从而形成了传媒无意识.这种由传播和欲望共同塑造起来的传媒无意识,正是现代社会最为成功的一种压抑机制,它在欢声笑语中让人们主动放弃了对"异化"的反抗.警惕"传媒无意识"对欲望逻辑的遵从,呼唤现代思想启蒙的价值,对恢复人的感性生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刘玉 《青年记者》2007,(22):68-69
作为以传播信息、"监测环境"为职志的大众传媒,对灾难信息的传播是其应有之义。然而,或囿于观念、或囿于利益,当下灾难新闻传播与传媒所要担当的社会职责差距尚远。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搞好灾难新闻传播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级建制媒体,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的播出,对引导社会价值取向,改善传媒、社会生态环境,丰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有重要作用.清晰认知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的价值取向,清楚了解这些价值取向传播效果的落地情况,提升不足之处,对宣传党和国家正面形象,为传媒业赢得更宽松发展空间,保证央视在重新洗牌后传媒市场中的地位、 话语权及所占阵地的坚守与扩张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叶元元 《今传媒》2014,(5):16-16
正主持人语: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媒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下,组织传播环境也相应地发生新的变化。在组织传播形式不断创新、传播渠道不断多样化的今天,信息传播者和发布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增强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判断及评估的能力,扮演好"把关人"角色,以承担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实现传媒的社会价值。本期"组  相似文献   

15.
人类传播可区分为三类,即人类信息传播、人类知识文化传播和人类社会文化传播。人类信息传播是信息经济时代人类对大数据、信息形态的传播,是人类传播的初级形态。人类智慧传播是智慧经济时代人类对智慧映像的传播,智慧映像传播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对知识文化的传播,它是人类传播的中级形态;一类是人类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它是人类传播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是人类传播之母,是社会传媒之母。人类智慧传播是同人类的诞生同步的,但是它的显现、功能力被人类认知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实现的,特别是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人类智慧传播才提到了议事日程,人工智能技术把人类智慧传播变成了现实,并以人类传播之母、人类传媒之母的身份带领其“子女”们为人类传播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相似文献   

16.
谭楚子 《图书馆》2011,(2):12-19
悬置政治-社会层面"不可抗因素"不论,20世纪80年代末以降并迄今方兴未艾,出版、印刷等传统纸质传媒式微,电视、数字、网络等新兴电子传媒汹涌勃兴的同时,介入公共话语、充当社会正义良知代言人的知识分子日渐退隐最终逍遁于无形,之后来者自觉演变分化为学院知识分子和媒介知识分子(或称电视知识分子),即本质上规避道义担当、抛却社会责任的所谓"知道分子"。进一步研究发现,出版、印刷传统纸质传媒与电视、数字、网络等现代电子传媒分别构成了知识分子文化与知道分子文化的重要形式表征,由此揭橥凸显了公共图书馆文献馆藏意义层面长期以来被繁茂芜杂的技术细节所遮蔽着的一个重要事实:纸质印刷文本不仅为知识分子提供了言说空间,而且也在一定意义上建构起了知识分子的反思精神与批判立场;以纸质印刷文本庋藏、传播为己任的公共图书馆,实乃当下"后知识分子时代"知识分子文化传承最具操作可能的重要途径。今日知识分子公共话语集体失语,民众趋之公共图书馆寻觅精神家园,寄望其能肩起道义担当,引领崇高价值。因含此内在独特天然优势,公共图书馆确具民智启蒙、人文引领等道义担当之可能向度。藉此,热闹经年的"全民阅读"活动不再只是驻足于浅表意义层面上的应景运作,而终于找到了自身赖之安身立命的真正魂魄;同理,沸沸扬扬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等大而无当之类空泛的理念讨论,也终于找回了自己真正的精髓或归宿。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主要是对社会各种现象进行报道和解读,其中蕴含着很多美学之道。新闻记者不仅要如实报道时事,还肩负着社会责任,因此在报道中要巧妙地融入美的概念,赋予新闻正面的价值,这样才能为社会树立共同的审美价值,对社会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传播社会的正能量。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新闻传播中审美价值的内容,并探索实现审美价值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辨正政治统摄传播、传媒政治、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几个政治传播研究中常常混淆不清的核心命题.从国家、经济、社会三个维度所规限的政治,可以归纳为政治的国家化、经济化、社会化过程.这种过程正是政治从无到有、从己到人、从私到公、从内到外、从一到多的通过“传播”这一根基性路径的生成过程;政治传播,着力的是人类社会中政治与传播的本质性融合,它立足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政治生活.这种理解中,政治与传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均居“本体”地位;而所谓传媒政治,已经是下沉到政治传播很低层面——以媒介作为传播工具的一种具体的媒介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学研究中一个独特的流派,其关注大众媒介的所有权结构、所有制关系及其控制;政治社会化属于政治传播范畴,政治传播内在地包含着政治社会化.但是,政治传播却不限于政治社会化,因而也不等于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纯政治学的传统理论范畴,这个范畴的本质是在政治范围内讨论政治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Web2.0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用户中心论"的时代,Web2.0意味着上传、共享与建造连接关系,视觉文化的传统传播格局也因此被打破。传播者和传播对象身份发生了重要变革,传统的传播流向由单向被颠覆为双向、多向甚至万向。Web2.0的多向语境中,视觉文化生产呈现出狂欢景观,也在其传播过程中形成上传共享与网络视觉暴力的吊诡。  相似文献   

20.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有的规律性,因此,人类要做好每一种事情都必须按规律办事,不得违背事物特有的规律。当前,我国传统传媒问题的核心就是违背了这种规律,其表现就是尚未科学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改变传统传媒的现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关键。在现代社会,人们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时代性"文盲"还严重的存在着。因此,在观念上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在实践上成为行业的知识里手已成为人们走上成功的必由之路。科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学问,它具有三个层次的定义,即科学是关于事物本质的一种看法、科学是一种知识、科学是一种规律理论体系。传媒经济科学学是新传播科学学结构体系中的一门分支科学学,它研究的是传播媒介实体、传播信息价值、传播知识价值的实现以及传媒运营机构的建立和作用力发挥的机制,其核心是探究传媒经济运营的支点理论——传媒二重性理论以及同其相适应的传媒文化产业机构的创建与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三大传播媒介发展规律对于当代传统传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三大传媒发展规律的特性是:1.传媒传播功能力渐进规律;2.传媒本质渐显规律;3.整体传播媒介结构叠加规律。传播媒介发展的这三大规律的特质作用力直接或间接的决定或影响着人们的传媒思维方式,决定或影响着传播媒介的生命和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