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达到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呢?笔者作了初步的探析。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教师精心创设不同的、逐层递进式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  相似文献   

2.
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定理、概念、要领、证明、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的环节。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孙彦丽 《辅导员》2013,(18):57-57
<正>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定理、概念、要领、证明、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的环节。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呢?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必然方式 ;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提高数学素质和非数学素质 ;只有通过主动学习 ,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能动性 ,形成主体意识 ,提升主体性 ;也只有通过主动学习 ,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新性人才。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一、努力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 ,创造一种探讨的氛围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5.
我国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讲过:“读书无疑者.需教其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数学教学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蹈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6.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中国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学习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是围绕问题而进行的学习.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程度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育界是尽人皆知的“至理名言”,每个数学学习者都可以从中体味出几分道理.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所以问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有效工具,问题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利器.  相似文献   

9.
王军 《辽宁教育》2002,(3):56-57
过程性原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著名数学教师马明先生说过:“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要把那种“轻过程,重结论”的注入式做法,变为“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且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我们知道,设计思维过程的实质是将数学思维的必要过程“复现”出来。这包括问题的提出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探索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等等。一、设计问题的提出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数学的心脏,…  相似文献   

10.
<正>培养小学生出色的问题意识,能让小学生形成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良好素养。在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要通过设疑、互动引导学生开口提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提出问题是发现新知识、新思想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求知、探究,重新认识数学知识。从当前的数学教学活动来看,教师并不重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开发、应用,在教学活动中,以锻炼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可见,问题在数学课堂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获取知识,降低学习难度,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文章从设计情境化问题、探索性问题、层次性问题、多样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五方面分析了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定理、概念、要领、证明、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达到自主求知、主动发展的目的。一、创设激趣情境,渲染问题底色在人的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情绪、情感。而人的情绪、情感和兴趣、动机的产生,受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独特的方式,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定理、概念、证明、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数学思维的开端,是培养创新品质的源泉。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拓展问题空间,让学生主动质疑、析疑、释疑,养成积极探究的意识和大胆表现的个性,培养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感到自己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期待感和探究欲,从而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主体潜能,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知…  相似文献   

14.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生命之源泉。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不容乐观。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学生疲于回答教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成了教师问题的奴隶,整节课看起来课堂氛围较好,但实效性差,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具有局限性,是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学家外尔说过:“数学是无穷的科学。”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无不和数学息息相关,因此,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教给学生主动学习。作为一名教师,笔者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说过:“什么是学问?学问就是学习怎么问。”是的,在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创设“问题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指导学生学习怎么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究竟如何学习怎么问呢?这是我们教师应共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足见数学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数学教学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提高,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无不从“问题”开始.可见,问题是连结教材、教师和学生三大课堂教学要素的纽带,课堂教学活动实质上就是依据教材内容和...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爱因斯坦又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还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些精辟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教学生学会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爱因斯坦也曾说法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和指导学生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那么,如何让学生问出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一切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为了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近几年中考一改过去出题问、学生解答的情况.出现了一类让学生自问自答的提问类开放型考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