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8月25日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这一草案拟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最高刑由五年提高到十年。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让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成重罪中国最高立法机关8月25日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这一草案拟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最高刑由五年提高到十年。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量刑畸轻,使之在某种程度上  相似文献   

3.
近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八)草案》。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这是1997年中国大规模修订刑法后最大规模的一次修改,也是新刑法颁布以来首次提出减少死刑。  相似文献   

5.
夏晓星 《大观周刊》2012,(43):88-88
鉴于一些不法分子组织未成年人从事扒窃、抢夺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情况屡禁不止,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200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称修正案(七)),新增了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修正案七对该罪客观方面的规定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的活动”,笔者试对这一规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任莎 《大观周刊》2012,(51):77-77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直就备受刑法学界与司法实务界的责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阐述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要件及构成该罪的共犯问题。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正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取消9个死刑罪名的内容引起激烈争论。专家认为,根据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减少死刑不应该是立法上的直接消减而应该是司法适用上的严格控制:在死刑立法问题上,应该去“密室化”,让公众参与,进而消解争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档案资源蕴藏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为社会公众所认知,国家法律逐步加大了对档案资源尤其是经济领域形成的有关专门档案的保护力度,最为突出的是近年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修改完善过程中,相应增加了对档案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继1997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刑法》确定“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和“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一)》确定“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之后,2005年全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9.
4月22日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广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但并未进行表决。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也就是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希望吸纳更多公众意见。按照此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的说明,此次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有四项,其中最为  相似文献   

10.
焦点     
《中国新闻周刊》2009,(33):10-10,12,14,16
两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在已经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目前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30日。  相似文献   

11.
2012年5月28日提请审议的《湖南省信息化条例(修订草案一审修改稿)》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提供所获取的信息,或者以窃取等方式非法获取信息,对单位最高拟罚10万,对个人最高拟罚3万。此前,刑法修正案(七)也确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违规单位拟罚5万至10万,个人拟罚1万至3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窃取或披露、出售信息  相似文献   

12.
高思 《出版经济》2001,(2):12-14
自去年9月份以来,我国著作权法修订的步伐正在加快。11月22日由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33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已于12月22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进行审议,国家版权局石宗源局长受国务院的委托在会上就该修正案(草案)作了说明。12月26日下午,人大常委会委员分组对草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如果审议进行得顺利,修正案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台。  相似文献   

13.
李阳 《大观周刊》2012,(13):40-40
《刑法修正案(八)》明确将扒窃列为盗窃罪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对于“扒窃”行为入罪以及刑法条文的相关规定,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尚存争议。本文认为《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入罪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申志国 《大观周刊》2012,(27):43-44
欠薪问题事关公民权益,关系社会和谐,关乎百姓生存。《刑法修正案(八)》 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入罪,体现了刑法对民生的关怀,更强化了刑法对民生的保护。虽然刑法修正案最终将其入罪, 但是对于该罪中“劳动报酬”的范围,还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速读     
人大批量审议新法放宽报道尺度成亮点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于6月24~29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常委会审议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反垄断法草案、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就业促进法草案,首次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和律师法修订草案。  相似文献   

16.
梁宜翠 《大观周刊》2012,(9):64-64,59
刑法修正案(七)》已对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1条作了较大的修改,以“逃避缴纳税款罪”(简称逃税罪)取代“偷税罪”,其用意值得深思。本文从三个方面解析逃税罪,通过对罪名修改之背景、新旧两罪名的对比及实施后的问题思考,试图对“逃税罪”这一新罪名做一讨论。  相似文献   

17.
8月23日,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被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修改,是拟规定在直接选举时可通过预选的方式,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以防止“暗箱操作”。新华社评论说,本次修改将成为我们不断完善选举制度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8.
杨晓燕 《大观周刊》2012,(14):41-41
自2011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有关醉酒驾车的入罪标准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在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正确把握危险驾驶罪的构成条件。不应仪从文意理解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认为只要达到醉酒标准驾驶机动车的,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虽然立法规定追究醉酒驾驶的刑事责任.没有明确需以情节严重或者情节恶劣为前提、但根据刑法总则第13条规定的原则.危害社会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对醉酒驾驶的责任追究,要注意刑事责任与行政处罚的衔接。这一声音随即被解读为”醉驾未必入刑”.引发了公众对于“若赋予司法自由裁量权将导致司法寻租司法不公”的强烈担忧.一场天争论就此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9.
田加知 《大观周刊》2011,(15):43-43,45
刑法修正案(八)已于2011年2月25口通过、2011年5月1日实施,是继1997((刑法》颁布和七次刑法修正案以来对我周刑法的第九次修订。是我围历史上第一次将通过时间与生效时间区分的刑法修正案。  相似文献   

20.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月25日下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这表明中国将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