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是历史上唯一的经、注、疏及音义四者俱备的《十三经注疏》官方刻本,其中殿本《仪礼注疏》以监本为底本,审慎参校,校正了监本中诸多舛误。武英殿本《仪礼注疏》于各卷后皆附《考证》。《考证》是广义的校勘记,具有文本校勘和文义考订的双重性质,开《四库全书考证》之先河。其校勘成果对卢文弨《仪礼注疏详校》和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等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胡培翚在撰著《仪礼正义》时常征引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的校勘成果。在胡培翚撰著《正义》的过程中,阮元《校勘记》曾出现三种版本,且每种版本的校勘内容不大一致。通过对《正义》所引《校勘记》内容的检索以及与三种版本校勘内容的比照,发现《正义》所引《校勘记》之版本实为文选楼刻本,但胡氏在征引的过程中也参照了南昌府学本及学海堂本的校勘内容。  相似文献   

3.
孙锡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140-122
为深化对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的认识,运用历史学和文献学的相关知识,采用微观分析和宏观概括的方法,从背景、内容和特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梳理和剖析。阮元不但从异文和讹误两个方面对《左传》及其注疏进行校勘,而且将其原因进行归纳;其中体现了阮元校勘《左传》及其注疏的三大特点:高度注视不同版本的利用,条理井然、善于归纳,不分门户、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4.
虞云国、陶敏两位先生校勘《南部新书》后认为《四库全书》本颇具校勘价值。我们通过对《南部新书》异文详细比较,认为《四库全书》本的校勘虽有可取,但轻率甚至谬误的校勘不少。伍崇曜本与四库本同源,又未经馆臣校改,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5.
郎文行 《兰台世界》2016,(5):136-138
殿本《礼记注疏》校勘价值甚高,可以订正阮刻本底本十行本讹误、阮刻本南昌府学误刊以及阮刻本流传中的讹误等。  相似文献   

6.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是我国今传最早的一个完整的校勘条例,它包孕着丰富的校勘思想:一是厘定了从书本、字画、注文、音释到句读、脱简、考异的一整套校勘程序;二是运用了对校、本校、他校等多种校勘方法;三是提出了不轻于改,宁"衍"勿"逸"等重要的校勘原则。梳理该书的校勘思想,不仅对厘清我国古代校勘学的发展链条大有裨益,而且也能给今天的古籍校勘事业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7.
初审意见(节选) 一、稿件总评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一书,清阮元撰.阮元生于文武兼治之仕宦世家,家资殷丰,颇有书藏,父母皆通诗书,家学渊源;本人师从戴震,为徽派朴学之重镇巨擘,乾隆进士,历任高官,在儒生中颇有号召力.阮主政江西于南昌府学所刻《十三经注疏》今为《十三经》通行经典刻本,然此次刻经源起实为其更早一次学术活动,即始于嘉庆六年的校经活动.有感于当时通行之毛本经书错舛流沿,阮元以其与自藏善本对校,成《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一书,刻印于文选楼.今通行本《十三经注疏》所附《校勘记》多以此为祖本,抄写过程中,难免益误.今对文选楼本《校勘记》进行校点整理,并与南昌府学《注疏》所附《校勘记》进行对校,单独出版,实有益学者,也是对《校勘记》这部校勘学集大成之作的首次校点整理.  相似文献   

8.
《史记》作为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在宋代受到政府和学者的重视。官府对它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校勘活动。私人的校勘成果更是举不胜举。本文就宋代对《史记》的校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横浦集》是宋代学者张九成的文集,为杨新勋先生整理的《张九成集》之一部分。其整理相比前人有所精进,但仍有一些疏漏处。文章拟以杨新勋先生整理本为中心,就该集校勘提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求在将来重新出版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武英殿本《论语注疏》是以明万历十四年(1586)北京国子监刻本的初印本为底本的,其校本有毛本,还可能参考了宋八行本。殿本《论语注疏》新缀入了释文,这些释文应来源于《通志堂经解》本《经典释文》。殿本《论语注疏》的成就和贡献体现在缀入释文、调整体例、附有《考证》、施加句读,尤其是精加校勘、订讹补缺等方面。殿本《论语注疏》是历代《论语注疏》版本中内容最全面、校勘最精善的本子,是古代经疏体系最完善的样态,也代表了清代乾隆初年官方经学的水平。此本的不足之处是调整注疏的起讫语有失当,校改偶有错误和遗漏,释文也偶有错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术界所用《论语注疏》的通行版本是清代阮元所刻的《十三经注疏》本,新近我们又从日本影印回南宋蜀大字本,这个版本有很高的校勘价值。本文在详细比勘阮刻本与蜀大字本的基础上,抽取了部分最有代表性的材料,包括很多蜀大字本能够对阮刻本补充脱文、提供异文、纠正误文的资料,论述了蜀大字本的校勘价值,希望大家能够注意这个本子,利用这个本子。  相似文献   

12.
孙麒 《图书馆杂志》2015,(2):101-107
王元贞本《艺文类聚》刊印于明万历年间,学界历来颇存非议,认为其妄删"臆改"之处甚多。研究发现其底本为胡序本,刊印时曾参校过该书其他早期版本,又利用四部常见典籍及唐宋类书进行校勘,且自问世后屡经翻刻。是其底本可考,校勘有据,流传有序,在《艺文类聚》版本研究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清代阮元与孙诒让相继对《毛诗正义》作了细致校勘,但《毛诗正义》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学者对《毛诗正义》的理解与认识,本文即是在前人校勘成果基础上所作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阮元《礼记注疏校勘记》分为单行本和摘录本两个系统,版本众多。摘录本系统是与阮刻《礼记注疏》相配合的,方便查检,故经常被人使用。然其经过了卢宣旬等人的摘录整理,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取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礼记注疏》所附《校勘记》与不同系统的多种版本对校,发现并探讨了卢宣旬等对原校勘记进行转换时产生的讹误,指明错误原因,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医林一致》是清代骆登高辑著的一本综合性医书,目前全国留存只有六本,书中残缺、错讹、脱漏、衍倒的错误有多处。为便于读者更好地使用该书,本文对此书详加校勘,以期在更大程度上恢复该书的原貌。  相似文献   

16.
钱大昕是清代著名学者,在历史文献学方面有突出成就,他在吸收和借鉴前人考证的治学成果和严谨考订的实学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治史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对钱氏《廿二史考异》中对《史记》的考订实例,来具体分析钱大昕在考据学特别是在校勘方法和理论方面的卓著贡献,并且指出作为方法论对于史学研究和学术批评所具有的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医林一致》是清代骆登高辑著的一本综合性医书,目前全国留存只有六本,书中残缺、错讹、脱漏、衍倒的错误有多处.为便于读者更好地使用该书,本文对此书详加校勘,以期在更大程度上恢复该书的原貌.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蕴含丰富的校勘内容。以《总目》史部提要为例管窥《总目》,可以发现《总目》记载了大量校正典籍文字脱误歧异的内容,指明了众多文献的篇卷繁复残缺,充分利用了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并且在提要中阐述了自身的校勘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乾隆时期的校勘水平和校勘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饴山诗集》因园本重校《四部备要》本,发现《四部备要》本在校勘方面存在不明词义、擅自改字的问题,本文举例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十四经发挥》是元末明初医学家滑寿编写的一本经络学著作,为便于读者使用该书,笔者以日本庆安二年己丑(1649年)大阪河内屋喜兵卫刻本为底本,以日本享保十六年辛亥(1731年)皇都书林永田调兵卫刻本等版本为校本,采用四校法,对此书详加校勘,发现书中残缺、错讹、脱漏的错误有48处,现胪列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