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名人特藏资源因其独特的科研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在教学科研、文化育人、地区社会文化推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结合特藏资源服务工作特点、图书馆“要素说”理论以及双向嵌入的思想,构建高校图书馆名人特藏资源嵌入式服务体系。以江苏大学图书馆赛珍珠文献资源嵌入式服务工作实践为例,阐述嵌入式服务体系在高校图书馆名人特藏资源服务中运行的过程和成果,并从用户需求、馆藏资源建设以及服务团队组建的角度对名人特藏嵌入式服务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特藏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以特藏资源为依托,为满足特藏用户的需求而进行的活动。根据信息环境的变化,图书馆需要制定新的特藏服务发展策略:定位特藏用户和用户需求、展开原生数字资源建设和实施大规模数字化策略。特藏服务的价值通过理念、方式和技术的变革来实现创新,价值创新体现在服务性能的改善、满足更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特藏的可及性和可用性上。特藏服务的价值创新最终推动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梳理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特点,回顾和总结了兰州大学图书馆特藏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并以兰州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分析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意义,总结了特藏资源建设的四种途径,以中国民航大学享誉业界的波音和空客特藏室为例,结合这两个特藏室的优缺点以及对我校教学和科研中所取得的效益,探讨了图书馆与企业合作共建特藏资源的方式和方法,以期能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藏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特藏是图书馆重要的馆藏资源,特藏建设和服务对于提高图书馆精神内涵、推动学校学科建设有积极作用。[方法/过程] 调研17所英国高校图书馆,对其特藏资源建设方法、文献范围类型、标准化建设、宣传推广、相关制度、服务项目6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特藏文献类型多样,涵盖多个学科主题,数字化范围及文献资源揭示度高,通过展览宣传、新媒体推广等方式,完善政策体系,并基于特藏开展分级特藏服务和教学科研支持服务。[结果/结论] 在调研国内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基础上,为国内特藏建设提出6项建议:强化外部合作,推行特藏标准化建设,多途径创新宣传,完善特藏资源政策体系,创建需求驱动的特藏服务,重视对教学科研的支持等。  相似文献   

6.
特藏资源是图书馆最可珍视的资源。特藏推广的独特价值在于,以"有形"资源之推广,促"无形"文化之传播。以特藏推广为载体,不仅可以促进特藏资源的利用,而且有利于图书馆服务品牌的塑造和文化价值的传播,特藏推广可以成为带动图书馆全局工作的战略。特藏推广要以高质量的资源建设为基础,通过制定完善的推广计划,辅以专业的服务以及多样化的推广方式,并以制度作保障,将深度整合图书馆的资源,带动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发展,而实现特藏资源的共建共享则是特藏推广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特藏正逐步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核心,也是图书馆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文从特藏概念内涵演变发展着手,指出特藏概念内涵经历了“旧特藏—新特藏”的演变历程,并结合1982年至今的相关特藏研究成果,基于内容、技术和服务视角对近40年国内特藏研究进行了全方位回顾,重点回答了特藏是什么、如何开展特藏资源建设、数字人文技术如何应用于特藏建设及如何开展特藏服务等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研究启示,以期推动特藏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特藏文献资源是衡量图书馆及所在高校文化传统和特色的重要指标。加强特藏资源的有效著录与揭示,将特藏文献融入本馆的资源体系,提高特藏资源的利用率,是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结合浙江大学图书馆艺术与考古外文特藏资源建设实践,分析高校图书馆纸质特藏资源著录与揭示中的经验与不足,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目录管理与检索、文献著录与揭示、资源收藏与利用、宣传推广与服务营销等,引发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妮妮 《图书馆》2024,(4):88-94
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对我国香港地区9所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该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内容建设与服务现状的分析,全面观察和总结近年来香港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发展的方向和特点,以期为内地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大学图书馆和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合作实践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两馆合作的特藏资源共建和服务模式,并总结了这一模式的合作基础、积极意义,进一步提出该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其他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工作提供新思路,并为中国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组织现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探讨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组织现状,为探索更为合适的特藏资源知识组织模式奠定基础。[方法/过程]根据QS世界大学排行榜选定56所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在线调查其网站所列特藏资源的名称、范围、类型以及所用描述元数据类型,并进行检索使用。[结果/结论]目前,图书馆特藏资源组织极其不规范,无论是特藏资源分类,还是自建元数据,以及特藏资源的关联与开放获取,都无法满足特藏资源服务的现实需求。建议未来引入关联数据技术对图书馆特藏资源按照主题进行聚合组织。  相似文献   

12.
阎琳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8):131-136
[目的/意义]古籍特藏文献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馆藏文献资源,但是古籍特藏服务却不尽人意。《"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强调将古籍利用作为工作重点,"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图书馆积极拓展文化服务功能。提升古籍特藏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古籍在教学科研及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方法/过程]通过国外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介绍3所国外一流高校的古籍特藏服务,分析其在支持教学、科研、文化服务方面的特点。[结果/结论]国内高校图书馆古籍特藏服务应从开展教学活动、开放合作促进馆藏研究、加强面向非专业读者的服务3方面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特藏资源推广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实例探讨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包括举办展览、主动融入课程教学、特藏资源数字化、特藏参考咨询、举办专题研讨小组或培训、特藏资源深层揭示与出版等,目的是更好地推动特藏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在用户学习、教学及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以及高校“双一流”建设工程项目的推进,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数字人文是信息技术与人文科学相互融合的产物。数字人文的发展更是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范式。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科学研究的知识存储、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其积累、存储的数字资源和高度结构化、规范化的元数据记录,是数字人文项目开展的数据基础。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数字人文背景下特藏资源的内涵与发展状况,分析了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主要作用,论述了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采用网络检索法调查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利用特藏资源进行创新素质教育情况。分析高校图书馆利用校史资源、传统文化、专题特色数据库对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激发创新思维、积累创新知识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利用特藏资源进行创新素质教育的效益。提出开发特藏资源为创新素质教育服务的途径:拓展特藏部职责,开展特色服务;举办宣传推介活动;建立特藏IC空间;特藏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全国大学生创新数据库。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6.
信息资源数字化环境和共建共享趋势引起大学图书馆在馆藏布局、资源结构和信息保障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大学图书馆的理念、功能和使命也随之改变,这给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文献资源的采访、管理与服务带来巨大挑战。以上海大学图书馆为个案,探讨新信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文献的建设、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资源以购买为主、同质化严重、费用昂贵背景下,数字特藏资源的建设给图书馆带来发展机遇,并且国内高校图书馆在CADAL与CALIS等大型数字化项目中积累了不少数字特藏,然而在特藏资源支持教学科研以及文化传承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需要打破信息孤岛,从而释放数字特藏资源巨大价值。本研究从数字特藏平台基本信息、图书馆主页入口、揭示方式、开放程度、资源类型以及包含中文资源情况等方面出发,对全球100所知名高校的图书馆进行调查分析,构建特藏资源与图书馆主页流量之间的广义线性预测模型,挖掘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于2007年成立的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特藏工作组,由ARL研究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旨在“以现行基础对待特藏问题。在这里,‘特藏’的内容更加广泛,包括各种介质及其相关的图书馆服务。工作组有两项相互关联的优先行动:1为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及其它组织寻找机会、提供行动方案,以鼓励协同行动和计划以各种形式(珍本书籍、档案和手稿、音频和视频等)揭示19和20世纪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以特藏建设为背景,将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引入特藏阅览室的建设中。重点从资源布局、空间设计和服务理念三方面展开。特藏阅览空间的建立使图书馆的服务向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对数字特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系统阐释数字特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按内容和形式将数字特藏划分为七种类型:实体特藏数字版本、数字灰色文献、多媒体资源、公开的互联网内容、个人社交网络文书、科学数据、NFT数字藏品。在调研国内外实体特藏数字化和原生数字特藏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图书馆数字特藏建设的不足:对数字特藏的整体重视程度和认识不够,没有形成图书馆行业完整、规范、普遍的数字特藏管理与服务模式,缺乏长期可持续的入藏计划和技术保障。建议:图书馆应以“当下即历史”的理念,以专题形式收集互联网内容、多媒体文献、科学数据和个人社交网络文档等未来可能成为特藏的原生数字内容;应制订完善的数字特藏建设规划,研发采集系统和管理平台,研制收集、整理和服务标准体系;重点要树立特藏观念、进行方法革新,依托特藏进行服务创新,加强数字特藏的版权控制与隐私保护等。图1。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