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活动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皮亚杰指出:“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仅靠语言而忽视动作的做法是错误的,尤其是年幼的学生理解算术知识和几何更需要动作。”赞可夫甚至把操作能力列为智能培养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学具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学具的使用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学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我们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本文就学具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及如何指导学生利用学具操作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来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小学中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此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很难与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相适应。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需借助于直观教学。在直观教学中,多年来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直观演示,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但演示教学,学生只能看,无法在实践中学习人人动手。心理学认为,儿童认识的发展要经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过程。基于这一观点,“实际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重视,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为此设计一套供小学中年级学生使用的数学学具。供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和独立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活动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皮亚杰指出:“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仅靠语言而忽视动作的做法是错误的,尤其是年幼的学生理解算术知识和几何更需要动作。”赞可夫甚至把操作能力列为智能培养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学具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学具的使用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学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我们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智力积木》为学生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学具,用它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形象、直观、具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强化思维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教学效益。现就设计思想和运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学具作为现代教学中的辅助工具 ,它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 ,合理运用学具能促进学生手脑并用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1 合理运用学具 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向导 ,小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 ,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学具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 :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 ,设计了用人民币的学具买卖玩具的实践活动。在黑板上贴有很多精美的玩具 ,每种玩具下面都标明了价格 ,老师当售货员 ,学生拿人民币的学具 ,到老师这里来买玩具。…  相似文献   

6.
2001年5月24日,在武汉市教委基教处和市教研室的组织主持下,“武汉市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研讨会”在江岸区鄱阳街小学召开。这次活动研讨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运用学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实践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教与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中,鄱阳街小学的数学老师以一堂《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为与会观摩者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学具运用教例。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具开发和管理的日趋规范 ,自然学具也悄然走进了实验教学的课堂。自然学具的引入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小学自然实验教学中因材料和器材不足造成的缺憾 ,使学生在自然实验课上拥有了丰富且适用的有结构的实验探究材料 ,这为优化自然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创设了物质条件。下面围绕自然学具的应用 ,谈一些认识和做法。1 备课中明确学具材料的内在结构特征十分必要小学自然学具不同于美术等应用型学具。自然学具袋中提供的学具材料既有其特定的认知结构 ,也有其一定的组织序列和使用技术 ,如“小水轮”实验材料、“不倒…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模型等让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渐稳定地过渡到抽象思维。这是符合小学生生理特征和学习特点的。而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动手的同时,有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余地,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许多教师忽视了数学学具的魅力与作用。使用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可使教学充满活力,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那么怎样才能使学具教学充满活力,成为拓展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呢?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面临以下挑战:一是网络化的影响与冲击;二是如何适应新时代小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与变化;三是如何满足时代对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新需求。小学数学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设立以学生为本、兼容并包、灵活多样以及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正确理念。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应当采取的具体策略包括:一是调动各种技术资源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探索建立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三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四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尝试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发掘数学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使其能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为高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奠定基础。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就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其中的实践应用展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学习情感与态度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作为数学学习的四个总体目标之一,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准确把握小学数学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内涵,具体分析小学数学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目标,努力探索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与态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潜能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突出的问题,而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而学生一旦感到学习吃力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进而拉大与其他学生的距离,导致恶性循环。要改变潜能生的学习现状,最关键的就是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重新建立自信。那么,如何提高潜能生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分析以往复习课的弊端,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实践探索中逐渐积累了  相似文献   

14.
使用教具、学具是体现直观教学最直接的手段。《2011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教师应当努力开发制作简便实用的教具和学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数学实验室’供学生使用,以  相似文献   

15.
学具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巴班斯基认为“创设必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显然是有效地和高质量地发挥教学教育过程作用的条件。”特别是指导学生自制学具,使用学具,充分挖掘学具功效,不仅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有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自然课堂教学中,学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如皋市于 90年代初开始在自然课尝试使用学具 ,通过学具的操作 ,让学生接触自然 ,认识自然 ,为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 选择配备自然学具自然学具通常指观察实验材料和自然制作材料。选择一套适合学生探究活动的学具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 1 )一组有结构的材料 (学具 )应和科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有关 ;使用这些材料应该能揭示许多有关的现象。( 2 )这些学具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 3 )每个学生都应有足够的关键的材料。这些材料应有多种的相互作用和较广的操作余地 ,…  相似文献   

17.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改变“注入式”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主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他们学习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运用直观手段,激发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事物比较敏感、好奇。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插图、直观的教具、学具及现…  相似文献   

18.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一书中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凸现知识的活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以学具为桥梁,利用学具来进行学习。操作策略如下:(1)激发兴趣,变教为导。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具有爱玩、爱动的特点,而学具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把教材内容直观、具体地呈现给学生。如借助24时钟面模型,帮助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在钟面模型外圈标上13~24,和里圈的1~12相对应,转动指针,…  相似文献   

19.
谈指导低年级学生自己准备“土”学具与实验三例涂宏国(武汉市武昌县纸坊一小)学具是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的源泉,使用学具能揭示自然现象中的某些关系。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学具,不仅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发展能力方面有意义,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方面也有...  相似文献   

20.
面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实施 ,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者都普遍意识到要想在教学中真正体现课程基本理念 ,全面达到课程目标 ,借助教学仪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并且所需要的教学仪器品种数量会有不少增加 ,教学仪器使用频度也将明显提高。下面就小学数学学科需要新增加哪些教学仪器谈谈我的认识 ,与教学仪器研究人员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者共同探讨。与以往的数学课程内容相比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小学阶段 ,数学教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