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郭兆明 《考试周刊》2012,(68):50-51
基于图式的教学策略和一般教学策略是两种常用的干预数学学习不良学生的方法。基于图式的教学策略和一般教学策略都由四个步骤组成:阅读、表征问题、计划解决问题和检查。然而.但基于策略的教学强调策略更具有针对性——识别问题结构并用图式去表征问题.而一般教学策略组教学生画半直观图形来表示问题中的信息。策略比较对数学学习不良学生解决应用题干预研究的启示为:(1)应强调抽象的图式表征;(2)应强调强调具体问题类型的图式表征,  相似文献   

2.
郭兆明 《考试周刊》2012,(64):54-55
本文通过22名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不良学生编制加减应用题,揭示记忆加减应用题的特点。结果表明:12人编出总体集未知题(占54.5%),11人编出差集未知题编题(占50%).6人编出比较集未知题(占27.3%)。1人编出部分集未知题(占4.5%),无人编出变化题和标准集未知题;错误的类型是问题不完整、题意不清和不符合编题要求。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浙教版)第一册第102—103页例5、例6。教学目标1 使学生明确“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能较熟练地找出应用题中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2 能正确地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能列式计算 ,正确地在计算得数的后面加上单位名称 ,能口述答句。3 初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分析和检查等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分析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理清结构 ,促进迁移1 电脑演示应用题形式的发…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加减应用题的补救教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采用小样本ABC实验设计 ,以 4名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为被试评估了加减应用题补救教学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训练 :(1)图式训练 ;(2 )一般解题策略训练。得到了以下结论 :(1)补救教学对学生加减应用题解题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补救教学对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行为产生了延时效果 ;(3)针对不同的学生 ,图式训练和解题策略训练存在不同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教学(包括一般文字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必须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提供读题法,培养理解能力 读题是解题的第一关。教学应用题或文字题时,第一步就要让学生认真读题。通过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  相似文献   

6.
向美玲 《小学生》2013,(5):38-38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非常广,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教材。一、应用题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素质小学应用题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插图应用题;二是图文结合的应用题;三是补充条件或问题的应用题;四是文字应用题。通过应用题教学,学生素质将会有较为全面的提高。插图应用题是一幅图,学生通过观察图上的内容,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解答。这类插图应用题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解题能力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补充条件或问题的应用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很大比例,这类应用题的内  相似文献   

7.
应用题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之一。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构建问题树法和识别相关图式法,为小学应用题解决提供了新颖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8.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审题。现介绍几种应用题的审题方法。一、想象审题法首先让学生默读、思考,弄明白应用题条件、问题。然后教师用纸遮盖某一条件或问题,让学生说出条件或问题,逐渐到默读完应用题,闭上眼睛能把应用题中的情境再现。例如:小明做9朵红花,做的红花比黄花多2朵,做了多少朵黄花?此题学生看题后往往根据题中的“多”字错列式为:9+2=11(朵)。如果学生能根据题意,想象成图形(适应于低年级)或线段图(适应中于高年级),那就很容易得出…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之一。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构建问题树法和识别相关图式法,为小学应用题解决提供了新颖的解题策略。一、构建问题树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实验法,研究了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解决加减文字题、构建加减文字题问题模型的差异。被试为小学3年级学生,聋生32名,听力正常学生33名。结果发现:聋生解决加减文字题和构建问题模型的成绩都显著落后于听力正常学生;构建问题模型在聋生解决加减文字题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在聋校文字题教学中要重视问题表征训练。  相似文献   

11.
杨军 《中小学电教》2010,(4):117-117
<正>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不会解答应用题,厌恶学习应用题。究其原因是不理解题意,不会联系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和推理,找不出数量关系式。因此,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一、创设情景,使学生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多变·多解·多用———谈应用题基本训练的设计曲广芹(山东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在应用题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的实际需要,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等方法,有目的、有重点地设计基本训练,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活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23名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不良学生编制的加减应用题,揭示他们记忆加减应用题的特点。结果表明:(1)13人编出总体集未知题(占56.5%);2人编出结束集未知题和差集未知题编题(占8.6%);没有人编出变化集未知题和开始集未知题。(2)编题的错误类型是问题不完整、不符合编题要求。  相似文献   

14.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解题要求、引导解题思路来培养学生运用教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比起规定了运算方法、排定了运算顺序的式题来说,对训练学生思维更具教育价值,难度也更大一些。自然,应用题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也倍受关注。本文仅就复合应用题教学近年来的研究动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研究从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结构的角度出发,以认知负栽和认知图式的理论研究为依据,采用H&;#183;A&;#183;西蒙和朱新明所提出的示例演练教学法对数学应用题学习困难学生实施干预。结果表明:示例演练的干预方法能帮助应用题学习困难学生生成解题图式,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并改善其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6.
两步(含两级运算)应用题是在学生已学了两步加减应用题的基础上安排的,和两步加减应用题相比,在题中同样也有个隐蔽的“中间问题”。我们在教学这部分教材时,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1) 两  相似文献   

17.
式题:文字题,应用题三者的相互关系是:式题是由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是学习文字题和应用题的基础;文字题是由数字和数学术语组成,是式题的变形和向应用题的过渡;应用题是由丰富的生产、生活语言所表达,是式题的进一步发展,是这三类题的学习重点.有的教师在讲式题时只要求学生会根据运算顺序计算,讲文字题时只要求会列式计算.而不让学生理解题意,这就给应用题教学带来困难.学生不仅接受得慢,而且有些学生经常列错算式或者不会列式.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三类题的教学没有做到有机结合.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使我认识到从三年级开始,必须将式题、文字题和应用题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钻研教材内容,把握编排特点 本单元内容包括: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 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计算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的两步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解决两个乘法(或除法)与加法(或减法)混合运算同时进行脱式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在计算练习中锻炼能力、发  相似文献   

19.
汉族与撒拉族初中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特点为:1 数学应用题解决具有跨文化性,但汉族与撒拉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优势;2 初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常见错误是关系感知错误、图式错误和计算错误,最常见的是关系感知错误,而撒拉族学生的图式错误较为严重,汉族学生的计算错误高于撒拉族学生;3 语言可能是影响民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体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问题的不断涌现,这对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题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效地解实际应用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