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主张的是一种历史观念,因此,邹衍以这个学说来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在"五德终始"说中,禨祥制度中的音乐音律,从"五行相胜"说,要有颂扬之德,从"五行相生"说,音乐要配合所当之时。  相似文献   

2.
墨子的五行养生学说,不但批判了其他的五行学说中强调的形而上学观及相关的神秘思想,这些都为后来的道教辩证地探索自然及科学开辟了一条途径,后世的各种养生学派基本上都吸收了墨子的这种养生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运气",习称"五运六气",是中国先哲推求气象规律的学说,完整地保留在《黄帝内经》里。《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国医学经典,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宝库之一,其中"运气"学说尤为光辉。据初步研究,它的"五行时空控制系统"思想是"运气"的精髓,而气象推求模式仅仅是一个框架。倘若忽略"五行时空控制系统"思想,那么即使搭起气象推求框架,也是不能正确判断气象特征的。因此,"运气"与其说是一种方术,毋宁说  相似文献   

4.
张澜 《大观周刊》2012,(41):26-26
儒家哲学则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仅仅靠人们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是很难达到完满的超越境界。 以“内在超越”为基础的“天道性命”之学说基本上是一种泛道德主义,它把道德性的“善”作为“天道性命”的根本内容,过分地强调人自身的觉悟的功能和人的主观精神和人的内在善性,要求人由其内在的自觉性约束自己。  相似文献   

5.
党洁 《北京档案》2012,(9):50-51
风水、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地运用城市和建筑物的营建。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朝代的宫城,历经491年24位皇帝。作为明清时期古代宫城和古建的杰出代表,风水、阴阳、五行在紫禁城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基于五行学说的信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信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问题,先明确信息生态系统各要素的运行规律,进而剖析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和能量流转方式,在批判地继承五行学说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信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模型,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衡分别是信息生态系统要素间相生相克与相乘相侮的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7.
百科杂谈     
皇家建筑用红墙黄瓦的由来皇家建筑通常是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砖墙。这与我国人对颜色的看法有关。黄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五行”学说认为,黄色代表中央方位(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唐代,黄色被规定为代表皇室的色彩,其他人不能采用。到了宋代,封建帝王开始采用黄色琉璃瓦顶,以后便按此规定沿袭下来。  相似文献   

8.
孙希国 《兰台世界》2012,(27):30-31
荀子《非十二子篇》中批评思孟"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子思、孟轲的"五行"说到底是什么?思孟"五行"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到底有何关系?思孟"五行"与后来的"五常"又有什么关系?简帛《五行》篇的相继出土为此提供了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9.
故"是战国儒家心性学说的重要范畴,跟"性"范畴相对或者相关,它最早是隐含在上博《诗论》所记孔子以性为生命本然特质和存在的论说中。在新出《眚自命出》、《眚论》、《五行》等七十子及其后学的儒典及传世之《孟子》里面,"性"、"故"关系则被直接或间接地展开,且随时代之推进而有所变化,形成了思想学术发展的一条主线。《墨经》与《庄子·达生》篇的有关论说是该主线的旁衍,它们只有在上述历史语境中才可以合理地解释。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天道》的成功与其展现出的对于"天道"的思考与探索密不可分,这种思考与探索在人物形象自身的变化以及人物与人物形象之间呈现出的文化冲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具体阐释了文化冲突的定义并对电视剧《天道》中所呈现出的文化冲突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1.
普明庙位于今河北省万全县安家堡乡赵家梁村,始建于1893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修,是华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少数保存有壁画内容的黄天道寺庙之一。"演留经典降伏妖精"则是普明庙壁画中仅存的一幅比较完整的降妖图像,其所表现的内容、情节当是普明祖李宾当年降伏邪师杂祖、妖魔鬼子等异己势力的情景再现,也是当时宗教版图之变迁、教派势力之消长与早期黄天道发展的历史缩影。所谓妖精,其实为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会首和会头,本质上为教派间冲突、斗争的产物。"二十四会"既是普明祖赖以开宗立教的基石,更是凝聚其他各会的中坚力量。从某种意义而言,早期黄天道快速发展的过程,即不断降伏妖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6,(1)
金秋时节话《金秋》文王愚秋天,收获的季节,至于被称为“金秋”,是来源于鼓吹五行学说著称的汉儒董仲舒,他在《春秋繁露》中说:“金居西方而主秋气”。西方似乎也有这样的说法,不过那是由于秋天的天气万里无云,秋天的田野一片金黄。总之,秋天虽然已近岁尾,却呈现...  相似文献   

13.
历史联系学说下的档案定义,立足于该学说的逻辑起点、内在逻辑,同时还要反映出档案的本质属性以及档案的终极功能.文章通过分析历史联系学说档案定义的组成要素,以求读者对档案有一个新的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赵萌 《兰台世界》2014,(3):61-62
刘禹锡“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弥补了之前天人感应论的缺陷,并将先前对于天人关系的学说提升到新的高度。刘禹锡天人观学说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界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历史影响。其著作《天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本书是一部200多万字的巨著,史论结合,以论为主,作者在更长的历史跨度和更广的空间跨度中详细集纳、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的历史和相关的资料,并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致军事、历史、文化等思想联成一体加以阐述,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学说史。  相似文献   

16.
刘禹锡"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弥补了之前天人感应论的缺陷,并将先前对于天人关系的学说提升到新的高度。刘禹锡天人观学说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界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历史影响。其著作《天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8月21日,由文汇出版社和上海洛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出版的悬疑小说《天道密码》正式在上海书展首发,现场吸引了大批书迷争相抢购。这次首发的《天道密码》,分为三个部分,除主体小说之外,还另配送两部《天道手札》和《天道秘本》。主体小说蕴含了破解密码的绝大多数线索,而两部外传则提供了小说中的部分延伸资料和寻宝揭秘工具。  相似文献   

18.
顾炎武作为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他的史学思想包含了倡导"经世致用"的经世史观、主张历史进化论的进化史观、重视物质生产的巨大作用、反对空谈天道性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8月21日,由文汇出版社和上海洛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出版的悬疑小说《天道密码》正式在上海书展首发,现场吸引了大批书迷争相抢购。这次首发的《天道密码》,分为三个部分,除主体小说之外,还另配送两部《天道手札》和《天道秘本》。主体小说蕴含了破解密码的绝大多数线索,而两部外传则提供了小说中的部分延伸资料和寻宝揭秘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丁伟 《新闻爱好者》2010,(1):153-154
在文明的早期.人们开始探讨世界各种事物的组成或者分类,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代西方提出的四元素说中就有水;佛教中的四大也有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水代表了所有的液体.以及具有流动、润湿、阴柔性质的事物。水崇拜出现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对于水兼有养育与毁灭能力、不可捉摸的性情.产生了又爱又怕的感情,产生了水崇拜。中国传统上的龙王就是对水的神格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