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国学派是一支独立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论流派,它与占据话语霸权的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不同,有着其独特的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与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有着相似点和不同点。英国学派坚守学派意识,不盲从主流理论,这对形成中的"中国学派"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近年来,国内对英国学派的研究不断深入,从最初的对该学派的引进和介绍,逐渐发展到批判和比较研究等,反映出国内国际关系理论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吉里·列维,捷克斯洛伐克学者,现代欧洲翻译研究突出代表人物之一,翻译理论代表作有<翻译艺术>、<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在列维的翻译理论和思想中带有布拉格学派的痕迹,因此他被认为是翻译理论中的布拉格学派.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写道:"欧洲人和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布拉格学派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1]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在很多著作中也提到布拉格学派的理论.该学派的突出贡献是创建了音位学.这一学派把对语言所持的观点运用到翻译研究上[2].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派基于本国情况和时代需求,建立了一个与法、美学派不同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具体而言,一是在学理资源上,法、美学派启用科学主义来建立自身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满足了他们宣扬本国文化的心愿,也迎合了西方的学术风向,而中国学派则以解构主义为学理资源,建构了以求异为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弥补了法、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存在的缺憾;二是在学术使命上,法、美学派秉持民族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他们所建构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服务于这一点,而中国学派则出于“求新声于异邦”的目的,建构了寻求差异、沟通差异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三是在政治诉求上,法、美学派困于西方中心主义思想,他们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为西方的文化霸权保驾护航,而中国学派则承担起了不同文明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时代使命,提出了能够为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世界文明和平共处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评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劳动关系是就业组织中由雇佣行为而产生的关系 ,它以研究与雇佣行为管理有关的问题为对象。在现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 ,对劳动关系的研究已有多年 ,并形成了成熟的五大理论学派 :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和激进派。本文评介了这五个学派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 ,以及在实践中所形成的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文化研究思潮的契机,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备受关注。然而,学界却很少注意到这一文化研究形式本身的理论起点。这一理论起点就在于伯明翰学派的文学研究。作为文化研究的理论起点,伯明翰学派的文学研究为它设置了理论的出发点,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方法,设定了理论的基本框架,还体现了它的主要特点。相对于探索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来说,探索这一学派的文学研究具有追本溯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会计目标主要有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这两个学派的观点都是以社会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前提,立足于一定规模的企业产权制度形式之上。会计目标的研究源于两权分离和受托责任,其理论基石是企业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7.
远程教育发展史上有不同的实践模式,反映在理论上有不同的理论学派.一种学派是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一体化的"趋同"学派,还有一种学派是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的"并行"学派.前者认为远程教育和传统面授教育这两种形态正在日益趋同,教育界应创造一体化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课本第三册,在第三章“遗传和变异”里,系统地、全面地、平行地介绍了遗传学两大学派的最基本的遗传理论——米丘林学派和孟德尔—摩尔根学派。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遗传理论,虽不是新的,但解放后在中学生物教材里介绍还是第一次。我们对这个学派的理论比较生疏,如何教好这部分教材是当前  相似文献   

9.
合作与优化是苏联八十年代两个十分活跃的教育学派,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教育理论体系。目前,在苏联教育界,这两个教育学派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优化教育学派的理论代表——尤·巴班斯基 优化教育学派以巴班斯基七十年代出版的三本教育教学最优化的专著为教育理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赞可夫的教育实验思想。优化学派是苏联六十年代以来教改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有的学者认为,以巴班斯基为首的优化学派,是沿着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赞可夫高难度教育学——巴班斯基最优化教育学的轨迹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赵青  卫娜 《陕西教育》2009,(10):90-90
阿多诺与本雅明都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就如何看待机械复制时代对艺术的影响这一问题上二者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通过比较分析,本文客观展示二者在理论构架上的优劣,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建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涉及美国教育行政演进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学区制的建立发展;学区制的衰落及州教育行政的建立发展;联邦教育行政的建立发展;学区制的改造及地方教育行政的完善。“地方分权”制是其教育行政管理的主要特色,是促进美国教育高速发展的有力武器。但认真分析后发现,依法治教才是美国教育管理得以高效有序运作的真正法宝,是我们应借鉴学习之处。  相似文献   

12.
Official involvement of parents in school education has been very limited until recently within the highly centralize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in Korea. But,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1995 has brought fundamental chang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of Korea. The main approach of the reform is decentralization, which tries to turn over the power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chool management to the hands of regional education offices and site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reform, the school council was introduced to enforce autonomous and responsible school-based management through broad participation of various stakeholders of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d the background, ro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council, focusing on the new pattern of parent–school participation formation. And based on the findings, I discussed the issues of parents particip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school council and suggeste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parent–school partnership through the school council.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是当前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问题。政府管理学校变革的职能转变、学校进行教育变革的职责确立以及学校变革中新型政校关系形态创生是探讨我国政府与学校变革逻辑和实践关系的三个维度。其中,职能转变包括从国家管理到公共治理、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到有限型政府;职责确立包括有条件的自主获得、无条件的政府监督;新型政校关系形态包括委托管理模式、多元交互模式、教育议事会模式。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是一个利益场--"利益"视角下的学校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益问题是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学校教育充满着利益主体的相互作用,学术教育中的利益实现,受着众多影响因素的制约,学校教育的功能体现,具有综合渗透性。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全国教育管理学科委员会第9次学术年会在浙江金华召开。大会学术交流以"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研究"为主题,从教育管理基础理论、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学校领导和学校改进五方面交流近年来教育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会者就教育管理研究必须关注现实问题、微观研究逐渐开始占主导、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技术型"研究方式等问题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育管理学发展现状的三维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学科、学术和理念的发展。其学科发展的现实表征为性质归属转移、对象范围拓展、结构体系类化、研究方法更新。其学术发展的前沿课题有批判反思与教育管理的元研究、实践与问题取向的教育管理探索、教育效能与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与教育管理创新、教育政策分析与教育管理评论、校长专业化与学校组织文化的自我诊断、学校经营及其与社区的关系、以德治教与校本管理。其理念发展的实际走向是科学和人文交融、权利和责任对称、竞争与合作俱存、传承与创新结合、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管理互动。  相似文献   

17.
试析高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学校的“问题学生”是由于家庭成长环境中的消极因素、社会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偏差以及特殊年龄阶段和教育分配等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当前高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存在着教育管理观念陈旧、工作重心不突出、人员配备不合理、方法单一保守等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观念上正确引导、措施上切实加强针对性,进一步推进“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8.
学校改进中的校长领导力提升是当前学校变革与发展的诉求。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成功实现学校改进,就要在校长领导力开发过程中,主动寻求新的领导理论支撑,架构一种分布式领导模式,将校长培养成一名分布式领导者,这可为解决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拓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是实施学院内部教学管理的主体,教学管理队伍的状况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教学运行的成效。必须从管理队伍、网络化建设和规章制度等方面对二级学院教务管理进行科学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Since the early 1950s, the axis centralisation–decentralisation, especially as thematised in the work of Isaac Kandel, has represented a major focus of compar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Kandel argued that issues relating to the internal conduct of the classroom (interna) should, so far as possible, be decentralised, while issues relating to administration, school structure and organis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externa) might safely be centralised. After 1988, successive governm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have undertaken reforms which have placed more central control on the curriculum and even methods of teaching (interna), while school fi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externa) have been devolved to the school level. The present essay argues that a simplistic approach to centralisation and decentralisation is not likely to be fruitful. Instead, we should acknowledge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creating a permissive framework for educational systems. Local action can then be seen as part of a policy accommodating or resist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at frame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