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元代出版事业在金、宋基础上继续发展。元代的出版,分为官府、学校、民间、寺院四大系统,以学校、民间为主,南方比北方兴盛。除了汉书籍外,元代还有为数可观的其他民族字书籍出版。  相似文献   

2.
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流通于市场,出现在读者面前。弄清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特殊性,积极发展图书商品生产与经营,这对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向,贯彻“两为”的出版方针,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图书商品的客观性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一样,多数要以商品形式进行流通。赵总理这一科学而精辟的论断,振聋发聩,进一步端正了我们的业务指导思想,使我们对如何发展出版事业,有了更正确、更全面的理解,从而使出版事业的发展,走上更加健康的道路。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在我们出版业务指导思想上,把商品生产视为与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不相容的身外之物和  相似文献   

3.
元代出版史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高华 《历史教学》2004,20(11):13-18
元代出版事业在金、宋基础上继续发展.元代的出版,分为官府、学校、民间、寺院四大系统,以学校、民间为主,南方比北方兴盛.除了汉文书籍外,元代还有为数可观的其他民族文字书籍出版.  相似文献   

4.
从民国初年到抗战时期,广西省会城市的南迁和北归,不仅使桂林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对于桂林城市的图书出版事业产生了较大影响。省会北迁是抗战时期桂林图书出版事业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图书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有着悠久的历史。图书贸易活动是中国图书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图书贸易的主体、客体、渠道、对外交流和管理五个方面研究中国古代图书贸易活动,分析中国古代图书贸易活动的发展过程,企图构建中国古代图书贸易活动体系。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翻译图书出版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施行新的版权法后,由于版积转让和版权贸易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所以翻译图书出版量明显下降。当前的迫切问题,是在知识产权谈判和执法中,能从国情出发,作出符合实际的过渡性安排,促使翻译图书出版迅速走出低谷,迎来再次繁荣。  相似文献   

7.
王潇 《文教资料》2014,(29):110-112
《秘书监志》是元代记载秘书监工作的一部志书,其中引录的元代官方文书成为研究元代公文发展的珍贵资料。圣旨、表、笺等文书大量出现并且反映了元代文书的一些特色。所载书中的图书、档案、文献保管等材料为进一步研究元代公文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的文书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办已举办不少优秀图书的评选活动,对推动、繁荣图书出版事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中小学数学教育类图书往往不被重视,评上奖的机会极少。  相似文献   

9.
书籍装帧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解放后,由于政府重视和经济迅速恢复,文化教育和出版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版事业蒸蒸日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书籍装帧艺术越来越得到重视,有了长足的进步。封面与版式设计是装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书刊整体效果的首要艺术手段。在五彩斑斓的书籍艺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书刊的封面与版式设计还流于一般化,还没有引起一些出版单位和编辑人员足够的重视,比起世界发…  相似文献   

10.
出版社图书馆在图书在版编目中的桥梁作用魏晓兰经过近10年的酝酿与努力,自1995年三月1日起,图书在版编目在我国全面铺开,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过了欧美国家。可以说,这是我国出版事业走向标准化,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图书在版编目,国际上通称为CIP(Cat...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事业发展迅猛,每年都会有不少新书、好书、原创图书和引进版图书推出。而同时又会出现"学校花费30万元进行图书馆馆配,买了满满一屋子书,但是这些二折进的图书质量太差,简直就是一堆垃圾"的现象。这种"怪"现象在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比比皆是,其背后推手是缺少专项经费、图书太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发展具有如下明显的特征;第一,传统刻书业和近代出版业并行发展.随着西方科学文化和新的印刷技术、机器的传人,新式出版事业产生并不断发展.但中国传统的刻书业并未因此而衰落,它仍是中国近代图书印制的重要途径.第二,出版业的编辑、印刷、发行三个环节较之当代结合得更加紧密,三个环节往往由一个出版机构完成,这不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扶植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品种和数量而言,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已位居世界首位,是够得上图书出版大国了;然而,就图书质量而言,却不仅没有与数量同步前进,而且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实在容不得丝毫的乐观。过去常言道:“无巧不成书”,而如今则可以改之为:“无错不成书”!这话并非夸大其词,也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事实根据。前不久新闻出版署根据国家下达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抽查了北京国家级的四个出版社的部分图书,结果不合格品占80%以上;河南省新闻出版局  相似文献   

14.
令人担忧的辞书误区──汉语工具书阅读札记陈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图书出版事业的繁荣,各种类型的汉语字典、词典和手册也大量出版发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中相当一部分辞书错误之多,质量之差,确实令人吃惊。对此,曾有不少学者撰文,指出当前辞书出版中所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郭戈 《人民教育》2021,(2):60-62
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重要回信,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70年来在基础教育教材和教育图书编研出版上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今后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体现了对我国教材建设和教育出版事业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  相似文献   

16.
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流通于市场,出现在读者面前。弄清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特殊性,积极发展图书商品生产与经营,这对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向,贯彻“两为”的出版方针,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图书商品的客观性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一样,多数要以商品形式进行流通。赵总理这一科学而精辟的论断,振聋发聩,进一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创办于上海最早的近代中文报馆《申报》馆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开拓创新,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围绕报业为中心发展图书出版事业,其中在古籍出版方面引领潮流,贡献良多,成为中国出版逐步走向近代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思想教育做到“四结合”马梅花当代中学生和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相比有如下特点:第一,当代中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正在由五、六十年代的“平面型”向“立体型”转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影视文化和音像、图书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当代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和途径非常广泛,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比较的方法.论述了元代文学的重大变迁及变迁的原因和意义。从文学主体精神的觉醒,结构上的自由趋向与形式上的再现趋向三个方面,阐释了元代文学的独特风貌,认为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元代文学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2014,(7):F0004-F0004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为我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语文教育方面更为杰出,被誉为“一代宗师”。他是新中国教材和教育图书编辑出版事业的卓越领导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