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通常情况下,2体积氯气溶于1体积水中可制得饱和氯水),它是卤素一章的重点。学习氯水时应掌握氯水成分的多样性和性质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2-5]氯水被分解。 若用MnO_2和浓HCl加热制取的Cl_2制成的氯水,颜色过浅,过一段时间后近似无色。为了使学生看清氯水的浅黄绿色,可用KClO_3与浓HCl不加热制取Cl_2通入水中。 为使学生明显看到氧气泡往上冒,可在盛氯水的烧瓶中事先倒点NaClO(或KClO),演示时再往烧瓶中灌满氯水,再行倒放于盛氯水的大烧杯中,NaClO遇氯水中的HCI,生成HClO,可增大氯水中HClO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氯水是单质氯的水溶液,是中学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化学试剂之一,有关氯水的重要反应及实验现象较多,容易让同学们混淆.通常情况下单质氯为黄绿色的气体,1体积水中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单质氯不仅仅能溶  相似文献   

4.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由于氯水成分具有多样性,性质具有多重性,故氯水常被喻为氯的知识点的“精髓”.下面从不同角度来认识氯水. 一、氯水的制法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氯水,通常是把氯气通入盛有冷蒸馏水的细口容器(如圆底烧瓶)中制成的.水的量一般占容器容积的一半.因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是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以寻找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为主线,提出问题一提出假设一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一得出结论,学生自己总结出新制氯水的成分;再根据新制氯水中各成分的特点总结出新制氯水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对氯水成分的研究,使学生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初步认识次氯酸的性质,同时认识到氯水是由多  相似文献   

6.
氯水是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的试剂,由于氯水中氯分子和水发生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使得氯水的组成较为复杂,其性质也具有特殊性,因此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考点.一、氯水的组成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和氯气一样,也呈浅黄绿色.常温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2.26体积的氯气,假设水为1L,则可溶解氯气2.26L,忽略氯气溶于水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和温度的影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实验中安排了"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学生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笔者依托教材中的实验设计重点,组织学生开展了"比较不同催化剂(FeCl3和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率"的实验活动. 材料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猪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相似文献   

8.
一种制饱和氯水的方法新疆乌鲁木齐市矿务局第二中学田秀峰在高一化学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均要用到氯水。而制取氯水时会遇到两个难题:其一因Cl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要制得呈现黄绿色的饱和氯水需较长时间;其二因Cl2有毒,若实验系统密封不好,会散逸出来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氯水成分与性质"的实验探究为例,探索利用"学案"集中探究要素,并将探究点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精心预设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形成观念。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1]第68页图4—6氯水受光照的实验(如图1所示),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化学实验(历年版本均设计了该实验,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大致相同)。我们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该实验虽然设计简单,但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速度慢。即使在较强的阳光下照射1 ̄2天也只能得到1ml左右的氧气,很难适应快节奏的课堂教学的需要;(2)受天气影响较大。特别是遇到阴雨天气,该实验根本无法进行;(3)氯水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溶解在水中的氯气容易溢出,不仅降低了氯水浓度,减慢了反应速度,而且还污染了环境。针对“氯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氯水的性质探究"为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验证性实验,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实验,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实验三个角度开展教学,为化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行中师化学教材(人教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一册,学生实验四,试图用氯水跟硫化钠反应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但笔者不论使用多大浓度的氯水和硫化钠溶液,均不产生乳白色的单质硫沉淀。为此,我们采用下达实验方法,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3.
按现行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教材进行《氯水在光照下分解》实验时 ,因装置中盛氯水的烧杯、水槽都是敞口的 ,而溶于水的氯气易挥发 ,所以 2 - 3天内容器中氯气几乎挥发完了 ,这样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也不利 ,实验时虽能观察到气泡产生 ,但难以收集到足够的氧气 ,加以验证。为克服以上不足 ,可改为如下装置 :1 实验用品仪器 :烧瓶 (2 5 0mL) ,试管 (约 2 0mL) ,烧杯 ,塑料管 (小孔 ) 2根 ,单孔橡皮塞 ,双孔橡皮塞。药品 :新制的氯水 ,蒸馏水。2 实验步骤(1)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在烧瓶中加满新制的氯水 ,在试管中加满…  相似文献   

14.
氯水受光照分解的实验(如图1所示)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化学实验。该实验虽然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但却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氯水的分解速度慢;二是受天气影响大;三是氯水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氯水  相似文献   

15.
卤素性质系列实验需用到氯气、氯水,而氯气、氯水的制备是教师及化学实验员感到棘手的问题,主要原因是:①氯气有毒,若实验系统密封不好,会逸散出来,污染空气,伤害身体;②氯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要制得呈现黄绿色的饱和氯水需较长时间;③氯气利用不充分,多余氯气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要增加吸收装置;④各平行班开放药品,拆分清洗费时繁琐,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又增加了操作者负担。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往往不愿意、甚至放弃演示与氯气性质有关的实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教师高效、安全、方便地做好实验,笔者经反复实践研究,设计制作了氯气和氯水的制、贮、用一体化高效安全装置,较好地克服了这些难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卤素性质系列实验需用到氯气、氯水,而氯气、氯水的制备是教师及化学实验员感到棘手的问题,主要原因是:①氯气有毒,若实验系统密封不好,会逸散出来,污染空气,伤害身体;②氯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要制得呈现黄绿色的饱和氯水需较长时间;③氯气利用不充分,多余氯气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要增加吸收装置;④各平行班开放药品,拆分清洗费时繁琐,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又增加了操作者负担.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往往不愿意、甚至放弃演示与氯气性质有关的实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教师高效、安全、方便地做好实验,笔者经反复实践研究,设计制作了氯气和氯水的制、贮、用一体化高效安全装置,较好地克服了这些难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一化学教材,学生分组实验五,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在试管中加入约3毫升氢硫酸,然后滴入氯水,观察现象。我们按上述方法实验,看不出明显现象。后来又用现制成的氢硫酸和氯水重做,仍无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课本第一册学生实验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中,用氢硫酸加氯水,有单质硫析出,溶液变浑浊,说明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我改用Na2S溶液代替氢硫酸,把氯水改成用盐酸酸化的氯水,经实践证明有以下几个好处:一、现象更加明显,效果更好。因氢硫酸浓度太小(约0.1mol/L左右),又是弱电解质,单位体积中所含S2-浓度更小。而硫化钠属强电解质,Na2S溶液全部离解,S2-浓度大,所以实验中的浑浊现象非常明显。二、氢硫酸不稳定,不便保存。三、在实验室需用Na2S或FeS等来制取氢硫酸,如果直接用硫化钠溶液,就可以…  相似文献   

19.
新编六年制中学高一化学课本(以下简称新编本)增加了几个化学实验,为了使这些实验现象明显,效果显著,容易成功,本文对这些化学实验的成败关键,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一、氯水被分解的实验新编本28页〔实验2-5〕氯水被分解的实验,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是: 1、要用新制的浓氯水如果用放置已久的氯水做这个实验,就很难看到有气泡逸出,因为其中的次氯酸已受光照而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演示现象明显,缩短课堂上演示实验的时间,我对某些实验采取了一些改进的办法: 一、氯水的光照分解:(高中化学第一册甲种本P28实验2~6按课本上的装置,在课堂上做实验,一要用阳光照射时,装置移动不方便,二是因为所用的氯水浓度比较大(浓度小,效果不好),阳光的照射和温度的影响,会使大量的氯气和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从水槽中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