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秋芬 《科教文汇》2009,(11):246-246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的两种策略。本文介绍了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内涵,并对这两大策略在习语翻译上的体现进行了阐述与例证。在习语翻译上要考虑其文化特质,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艳 《金秋科苑》2010,(24):151-152
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形式,诗歌翻译历来被翻译界争论较多。而许渊冲先生对诗歌翻译提出了新的理论、策略与方法,这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实践无疑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目的论的三原则探讨许渊冲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策略与方法,并认为许渊冲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是由翻译目的论决定。  相似文献   

3.
钱丽光 《科协论坛》2007,(6):180-182
翻译策略是翻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们探讨翻译策略,通常会用二分法来谈论直译与意译、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等概念。本文着重对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进行探讨,追溯其根源,弄清其概念,并举例说明其所指。  相似文献   

4.
郝鑫 《科技风》2014,(17):173-173
科技文本是信息型文本的一种,为准确的传达文本信息,译者出于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原则,大都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但基于实践中科技文本的特征和功能,笔者认为应考虑采取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灵活变通才能提高翻译质量。本文将通过研究翻译策略和科技文本的特征,试着从中找出适合科技文本翻译的策略,希望对翻译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张云廷 《内江科技》2010,31(5):52-53
归化和异化是中外翻译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翻译理论中两个重要的名词。努韦蒂在对传统的规划翻译的批判基础之上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现,这是一种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翻译观。归化和异化都是一种翻译时译者的道德态度。译者尊重译入语文化就可能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反之,则可能以归化的翻译策略占主导地住。在翻译过程中,异化的效果可以通过文本的选择和词语策略等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卢德明 《科教文汇》2008,(26):245-245
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是吸引外国游客,传播中华文化。本文先介绍了翻译功能目的论,接着用例子阐述了在目的论指导下几种可行的翻译策略,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在翻译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灵活应用不同的策略来翻译旅游资料,从而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刘静 《科教文汇》2008,(22):120-121
在翻译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元认知策略,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帮助翻译的学习者们更多地了解翻译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翻译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翻译的技能,提高翻译能力。本文就是在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下对翻译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今后国内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些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萍 《内江科技》2009,30(11):40-40
本文主要从影响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入手,以辜鸿铭的翻译活动和翻译策略为例,分析译者选择翻译策略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闻的权力差异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是吸引外国游客,传播中华文化。本文先介绍了翻译功能目的论,接着用例子阐述了在目的论指导下几种可行的翻译策略,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在翻译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灵活应用不同的策略来翻译旅游资料,从而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解释了功能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是以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的。文化焦点,功能翻译理论称之为文化专有项,是决定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英语歧义现象属文化专有项范畴。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和英语歧义的类型。说明了在建立在翻译目的和意图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把英语歧义现象作为文化专有项来对待,从而能够生成对应翻译意义阐释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妍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170-170,272
近年来,翻译界对翻译的研究越来越趋向于把其放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总体环境中进行研究。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密切,但文化对翻译的制约表现在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存在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即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因此译者的翻译策略大致可分为异化与归化。译者在翻译中选择哪种策略,除了受到译者自身的翻译目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文化态度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作者、读者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浅谈习语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策略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科教文汇》2011,(13):130-131
习语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的难点,亦是重点。本文从习语的定义、特点,以及其来源出发,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对习语翻译策略的研究,对国内翻译作了历史性回顾,分析其现状,并应用多个翻译实例探讨了异化法与归化法这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安萍 《科学大众》2015,(2):143+14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下的国际商务活动强调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一方面,商务活动的成功,依托于有效的商务英语翻译;另一方面,商务英语翻译具有特殊性,即多重性,强调翻译原则的严格遵循,以及翻译策略的有效应用。本文立足于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三大原则,阐述了新时期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若干策略,以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性。本文旨在强化对商务英语翻译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建瑶  王晓 《科教文汇》2008,(25):244-245
鲁迅一位有创新思想的翻译家。他提倡直译和保存原作的风姿,是早期提出“异化”翻译策略的翻译家之一。他最初采取“意译”翻译策略,后变为“直译”,最后创新性的提出了“异化”的翻译观。鲁迅继承和发展了各翻译流派的翻译思想,丰富了我国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5.
王瑛 《科教文汇》2009,(20):260-261
过去20年里,中国学者开始了对翻译单位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大部分研究没有注意到翻译单位和文本类型的关系。但是,根据翻译类型学,原文本类型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而翻译单位正是翻译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通过对翻译单位定义的分析,借助翻译类型学理论,对法律文本《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进行原译本对比,以确定法律文本英译汉的翻译单位。  相似文献   

16.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形式,是商品营销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进行广告翻译时,应充分了解目的语的语言特点,目地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消费习惯,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中英文广告的对比分析,从翻译功能理论角度探讨了广告英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易施言 《科教文汇》2012,(29):138-139,147
戏剧文献翻译是艺术专题文献翻译的一个领域。戏剧语篇以对话为主,具有很强的口语特征,因此其翻译策略不同于普通文学翻译。莎剧对西方戏剧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而朱生豪作为中国译莎第一人,其戏剧文献翻译特点值得探讨和借鉴,本文将以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经典译作为案例,探讨朱生豪先生莎剧翻译的特,氦以及其对戏剧文献翻译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外宣翻译工作中,译者要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综合各种因素、运用种种策略来翻译文本,实现交际功能的最大化,从而完成委托方交付的翻译任务。功能派的目的论是一种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理论,本文试用目的论来对外宣翻译中的四对例文及其策略运用进行描述性研究,探讨这一理论为外宣翻译及其策略选择提供的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分析莫言《红高粱》中文化负载词不同的翻译策略,分析以目的为翻译根本,对不同的文化负载词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所产生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运用语用学理论来探讨中英礼貌用语的翻译策略。首先笔者分析了中英礼貌用语的四方面语用差异,进而提出了基于语用学理论的三条翻译策略,以期对该领域的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