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几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波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198+197-198,197
河流水质评价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才能说清河流水质状况,满足水环境管理和决策需要。本文选择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等在环境监测系统中较常用的三种方法对图们江干流某断面水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标识指数评价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简单,结果明了,是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地下水污染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地下水的污染状况,掌握地下水污染的变化趋势,进行水质污染预报。为及时了解地下水水质状况,防止地下水水质污染,要定期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杭州城区五条典型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与水质监测数据相同年份的SPOT-5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采用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河流两岸土地利用信息;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帚观生态学的原理,计算了河道两岸不同距离缓冲范围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指数;从小尺度上研究和分析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与河道水质的关系,及其空间变化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两岸土地利用结构中典型城市用地(商业及工矿用地和居民住宅用地)占主导地位,而耕地数量极少;河流两岸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水质污染指标有强烈的相关性。当缓冲区距离为100m时,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与水质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典型城市用地与水质表现显著正相关,它是造成城市河流污染的最主要的因素,绿化用地与CODMn、BOD5,优势度指数与DO都有着显著的负相关;而随着缓冲区距离增大至200m和300m时,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与河流水质的相关性明显下降,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4.
李健  黄一帆 《大众科技》2012,(7):117-118
我国淡水资源短缺,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用水量占90%以上;水质污染严重,我国江河湖库淡水普遍受到了污染,甚至严重污染。因此建设水质实验室,有效、快速、准确地检测水质状况,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一维和二维嵌套耦合的湖泊河流水质水量综合模型,模拟水力调度城市湖泊及其连通沟渠水量、水质等的变换过程。以长江、东湖水力调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调水条件下城市湖泊水质的改善效果,数值模拟结果反映了水力调度改善城市湖泊水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河流水质监测的发展需要,对河流水质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水质监测系统及基于RS-485网络的远程监测软件。该系统可以大幅度降低河流水质监测成本,提高水质监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我国河流水质远程自动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流出现黑臭现象巳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对上海、苏州等近海城市和水网地区的黑臭现象报道巳有很多,国内外报刊与曾有过报道,本文主要是应用现有的水质黑臭指数关系公式,结合引起松花江黑臭的有机污染物、溶解氧、水温等因素实际污染浓度,探讨彻底解决黑臭现象的办法,为该江段黑臭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闸坝对重污染河流水质水量作用规律的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人口密度较大、生产生活相对集中、水质污染较严重的流域(如淮河),如果闸坝(或水库)调度不当,常常会导致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目前,国内在典型闸坝的水质水量作用规律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本文以作者在淮河流域沙颍河槐店闸的前期工作为基础,发现河道实际水质变化情况与先前认识的闸坝作用规律并不完全一致。综合分析其原因,认为以前很少考虑底泥因素。因此,本文预测了考虑底泥之后闸坝对重污染河流的水质水量作用规律,把COD、氨氮浓度变化沿河流位置分别划分为Ⅶ段、Ⅳ段;并提出了在实验结果基础上构建水质模型,进行闸坝扰动河流底泥的模拟研究,重新全面分析闸坝的作用规律;并对闸坝作用规律研究的4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这对于重污染河流闸坝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辽宁大伙房水库的水质监测数据,水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水源地水质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出发.介绍了现有的微污染原水处理技术,分别阐述了各项技术的机理,并进一步从功能、费用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介绍了我国水域、城市水源水、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水中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介绍并评述饮用水预处理及深度处理方法.提出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河流污染程度加剧,治理的难度也在增加。如何选用适宜的技术实施污染河流的水质净化,以及如何评价其工程措施的效果,是污染河流治理实践中面临的难题。结合国内外河流治理的物理,化学的技术研究成果及经验,综述城镇污染河流物理,化学治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和发展前景,为我国城市河流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汾河太原段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佳  沈红梅  谢树莲 《资源科学》2011,33(6):1111-1117
对汾河流域太原段6个样点的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汾河太原段化学需氧量(COD)、总磷和氨氮的水平较高,重金属镉、铬和铅污染都比较严重,其中镉污染尤其突出,水质处于从V类水向劣V类水过渡阶段;②汾河太原段浮游藻类共计有89属,224种,其中蓝藻门23属103种,绿藻门37属75种,硅藻门19属36种,甲藻门4属4种,隐藻门3属3种,裸藻门、金藻门和黄藻门各1属1种。优势种主要有小席藻、银灰平裂藻、尖针杆藻等14种,均为α-中污和β-中污指示种;③汾河太原段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水质污染情况逐渐加剧,处于中度污染状态,个别地段达到重污染,其中尤以小店桥断面污染状况最严重。鉴于汾河太原段目前的状况,提出了相关污染防治措施,为预防和综合治理汾河流域水体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鉴于湘江流域独特的区域位置及经济地位,且由于江河上游城市的污染产出会影响下游城市的环境表现,结合非期望投入-产出提出改进的RAM-Undesirable模型和Global-Malmquist指数来测算湘江流域城市群河流环境效率。研究发现:(1)湘江流域城市群河流总体环境效率相对稳定且逐步改善,但区域内差异明显;(2)考虑非期望投入可以消除河流流动性及初始水质差异造成的误差,从而更客观地反映效率水平;(3)各城市河流的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发展不平衡,存在互补现象,其中技术变化是导致全局Malmquist指数波动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63-564
国家重大水专项“巢湖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针对巢湖东部水源区水质改善,研发与集成了周边污染源的系统控制、不同类型人湖河流水质改善及其河流生境修复以及多项湖内水质改善技术,取得了重要的标志性成果,达到了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水源地水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水质处理是自来水供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居民饮用水的清洁状况如俺直接关系到自来水公司的形象池将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对自来水水质污染情况及原因进行客观分玩并提出解决水质污染的措施,旨在通过解决水质污染保证城镇和居民用水安全达到树立自来水公司形象’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探究——以城市河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识到了城市河流水体污染的严重性,分析了城市河流污染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简要从整体上对城市河流治理进行述说,主要对城市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进行阐述,以便对不同城市河流水污染状况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理,促进城市河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城市的分析研究,例如在土地利用、城镇布局规划、交通、绿化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更加体现了它的优越性,即具有可行、便捷、实效的特点。我们利用遥感信息的空间性、现势性、时相性特征,解译了若干张不同时段河流的彩色红外遥感影象和热红外遥感影象的信息,分析了河流水体污染的状况和历史原因。人类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河流污染的监管,这样才能使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汪清县水质现状的初步分析,简要论述了本区域的水质状况和分布特点,阐明污染河段主要在汪清县城区,石岘镇下游河段,为今后汪清县水资源科学管理、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丹江口上游水资源状况是影响可调水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丹江口上游水资源及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应用指标法、回归法、灰色法对上游地区2000、2020水平年水资源消耗量作了预测,并据此分析了丹江口入库水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丹江口,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水资源、入库水量、预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北省采市的三大河流中污染物进行监测,得出了地表水水质现状,并找出了主要污染源。根据这些污染源分析出污染原因,进而制定出对策措施。有些对策措施已经开始实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些对策措施还未实施。根据这些污染原因,人们可以认识到自己应该如何保护环境,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不至于危害到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