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水园林城市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湘涛 《科教文汇》2010,(24):206-207
安康市具有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自然条件优势,已形成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初步形态。以安康中心城市建设为例,建议在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中要通过科学规划,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以美学为指导,突出城市特色等来提高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发展到现阶段的生态园林城市,这一变化是必然的。山、水是构成园林的要素,一个城市扩大化了的园林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目标,而自然山水则是这个大园林的背景。秦皇岛市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道路上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山水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发展到现阶段的生态园林城市,这一变化是必然的。山、水是构成园林的要素,一个城市扩大化了的园林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目标,而自然山水则是这个大园林的背景。秦皇岛市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道路上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山水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4.
山水城市理念源于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生活的环境的思考,其主旨是追求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山水城市"根植于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和历史,同时融合了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学"等理念,具有深刻的规划内涵和时代性。以哈尔滨市阿城区东部山水新城城市设计为例,简要分析北方山水城镇设计在城市战略规划层面的研究应用,积极探讨"山水城市"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山水园林式城市是一个生态和经济聚合概念。一方面体现了内江川东南丘林城市自然人文和历史地理的相互交融,人们生活居住环境意境自然、山水园林交相辉映又独具特色图画情调;另一方面则要求体现在建立自然生态园林的基础上体现城市资源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内江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内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铎 《科学中国人》2010,(11):26-29
<正>1990年,钱学森先生提出"社会主义中国应建山水城市",之后又强调"山水城市是21世纪的城市","山水城市将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世纪性创造"。[钱学森论山水城市-3、97、89  相似文献   

7.
<正>"山水城市"是钱学森于1990年首先从中国传统山水自然观提出的未来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山水即是将中国山水画移植进入城市规划,把中国园林构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设与山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古代悠久的历史遗产中,山水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山水文化广泛地存在于城市建设规划中。山水文化作为一种人文现象,集中地表现在城市中,它形成于城市,融于城市,可以说中国古代城市弥漫着浓厚的山水气息。山水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最早可能产生于西周文王时代的《易》、东周战国诸子百家争鸣时代,古代文人大力宣传山水自然观,奠定了山水文化坚实的思想基础。一、山文化与城市建设山是地球表面广泛分布的地貌,从古到今,每个位于丘陵或山区的城市要搞建设均要与山发生联系,要么改造山体,要么把它当作一种特有的文化物质加以考虑,造…  相似文献   

9.
赵新 《今日科苑》2008,(12):202
由于中西方文化自然哲学观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同,正是由于对自然界的两种不同认识,从而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园林艺术形式。中国园林崇尚自然,通过直接模拟自然山水来体现自然,西方园林则单独强调艺术的规则和标准,而把自然排除于艺术之外。  相似文献   

10.
赵新 《金秋科苑》2008,(12):202-202
由于中西方文化自然哲学观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同,正是由于对自然界的两种不同认识,从而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园林艺术形式。中国园林崇尚自然,通过直接模拟自然山水来体现自然,西方园林则单独强调艺术的规则和标准,而把自然排除于艺术之外。  相似文献   

11.
阜新玉龙新城景观规划设计从城市自然生态基底、开放空间现状、人文环境积淀三个方面出发规划设计。用接近自然的手法将九营子从自然河道向城市滨水景观转变;将河流与自然山水链接成一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廊,同时与城市空间交响;充分挖掘阜新"玉龙"文化热点打造城市品牌;促进开放空间中的市民使用和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许多诗歌中都充满了和谐的智慧。我们从很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都能感受古人钟情山水、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从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保持天真纯朴的自然本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目的在于求的一个概括、精练、典型的而又不失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  相似文献   

14.
罗璇  叶跃群 《科技广场》2007,(10):54-56
通过分析城市色彩对于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城市色彩研究现状,论述了赣州市城市色彩规划研究,以着力打造赣州特有的"山、水、城"地域景观特色为目的,营造出更为自然、更为生动的城市色彩景观,体现赣州山水特色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5.
张艳 《科技风》2012,(15):206-207
淮北市山水资源丰富,城市发展应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优势,建设山水城相宜的生态城市,本文在分析论证淮北山水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生态淮北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因而山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所谓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汀步是置石的一种,常以零散的叠石点缀于窄而浅的水面上,使人易于蹑步而行,或叫“掇步”、“踏步”,它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因此,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艺术——山水环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东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84-184,183
从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的一千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造园的发展还相对比较幼稚。但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形成的黄金时期,也是造园的思想生成阶段。中国古代环境观中重要的一点——山水审美观念就形成于这个时期。山水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人们的环境设计思想与设计实现手法。甚至直到今天,中国人对自然山水下内审美还是继续沿袭了最初的习惯,自古以来的山水环境观是中国人环境设计思想之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8.
资中县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管理所,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狠抓市政园林绿化工作,收到良好成效。 (一)科学设计。该所根据资中的自然地貌、水土、文化、历史等要素,将城市发展定位于山水园林生态城市,以沱江河为轴  相似文献   

19.
何杰  李婷婷 《中国科技信息》2009,(16):286-286,288
文章通过对不同山水城市的描述,概括了其在时间、空闻、经济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分异规律,然后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然后以典型城市例证观点.文章最后展望山水城市建设前景,井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关心山水城市建设、关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洁星 《科教文汇》2008,(7):171-172
本文初步探讨了中庸之道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阐述了中庸思想与建筑文化的关系,以大量实例说明中庸之道对现代建筑设计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影响。还指出,在中庸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城市建设规划正在走向“山水城市”这一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