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我国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是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欠缺,有待从立法观念、具体保护和惩戒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执法监督等方面予以完善,以促进男女平等和共同发展,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半流动家庭的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婚姻家庭权益保护方面出现了新情况,这有待于通过完善立法规定和强化司法保护来加以解决。应根据半流动家庭离婚案件和留守妇女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真贯彻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精神,进一步完善《婚姻法》中有关妇女财产权益保障的相关内容,修订离婚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加强对留守妇女离婚案件的调解工作,以加大对离婚留守妇女权益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陈英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575-57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人民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妇女权益的保护便是其一。保护妇女的利益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基于实现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劳动合同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尤其是妇女的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保障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我国陆续颁布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核心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最主要的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近年来妇女劳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较为严重。劳动权益是关系到妇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妇女权益保护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妇女在劳动就业、劳动保护、劳动卫生及职业安全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探索了妇女劳动权益受到侵犯的原因,提出了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1995年前后中国成功筹备和举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对性别平等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取得了多方新进展: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使性别公正明确成为我国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将妇女发展作为公共政策问题纳入政府的重要议程,增强了公共决策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将男女平等确立为基本国策,从基本政策层面保障了性别平等;颁布实施了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国家总体发展计划促进了性别平等;建立了一整套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以立法决策有力保障了性别平等。这些为促进性别平等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7.
新就业形态是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催生的平台就业、远程办公、用工共享等新就业类型,为新就业形态下的各行各业提供劳动服务的从业人员属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通过深入新就业形态用工单位和有关人民法院开展调研,基于劳动关系认定、分层保护、分类保护与政府监管探究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现实困境,明确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对策,包括构建多层次劳动关系保护体系、健全劳务关系保护的法律规范和完善具体的权益制度设计。进而,基于发布指导性案例、准确认定劳动关系、休息休假权、平等就业权、职业安全权、经济补偿权等方面,厘清人民法院在审理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案件时的司法裁判规则。  相似文献   

8.
以家政行业为代表的非正规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但是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屡受侵害,而这些行业中的大部分劳动者都是妇女。如何保障非正规就业妇女的劳动权益,已日益引起理论界以及实务界的关注。目前,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并未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因此,当她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无法可依,投诉无门。国家应将家政服务行业等非正规就业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切实保障这些职业妇女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的歧视和法制保障的缺失,农民工权益受损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对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提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应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监管,畅通维权渠道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大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权益,劳动法尚未纳入保护范围,教育法规亦缺乏具体规定,民法给予的保护却存在诸多不足。事实上,大学生因顶岗实习与高校之间仍属教育服务关系,而与实习单位之间则形成特殊劳动关系。未来的实习立法可融合劳动法、教育法等立法技术,从特殊劳动关系视角保障大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具有经济和社会二重属性,这决定着劳动者一方面作为劳动力的所有者而存在,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就业保护制度的设立是劳动者经济权利与社会权利冲突的结果,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是追求效率与平等、灵活性与安全性之间的某种平衡。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与完善必须建立在维护劳动者经济权益的基础上,最低程度地降低就业保护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高校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在建立起有效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基础上,高等学校作为用人单位同其所聘用的教职员工之间在实际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它不仅是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示范意义。构建高校和谐劳动关系不仅要依靠政府、高校、工会、教职员工和社会共同努力,还需要有高校自我约束、教职工权益保障、争议处理、社会保障等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高等院校工会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的高校工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高校工会的法律地位是工会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地位在国家法律中的反映。认清高校工会的法律地位对于高校工会依法开展工会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际劳工组织在1998年提出了"体面劳动"的口号。作为一种战略目标,体面劳动主要包括"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这一口号不仅已经成为世界劳工运动的基本目标,也是各国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初步形成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而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构成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和企业,他们分别代表了劳动与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劳动者则追求工作稳定和收入最大化,这就不可避免产生相互间权利和利益上的矛盾。如果劳资矛盾进一步加剧,就会发生冲突和对抗,破坏社会和谐,影响社会稳定。文章从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背景出发,借鉴国外的实际经验,分析我国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状况,提出我国企业劳资关系二元所有权构架的构想,探索实施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模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使得劳动关系呈现出灵活化及多样化的趋势,各类新型网络用工形式不断涌现,网约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目前网约工劳动关系确认困难,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现象频发以及网约工劳动保障体制的欠缺,使得网约工的权益保障陷入困境。为了使网约工劳动权益得到保障,进而促进互联网经济的有序发展,应首先构建劳动关系认定的"三分法"模式,其次统一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的裁判思路,最后完善网约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机制,具体从强化网络平台方的责任,完善政府监督和社会保障工作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劳务派遣女工的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厘清劳务派遣女工权益内涵的基础上,从普通劳务派遣工与女性工作者两个角度,分析劳务派遣女工的报酬、社保福利、休息、劳保、培训、职业晋升、提请劳动争议、组织参加工会和民主管理以及“三期”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等劳动权益受损原因,以此为构建劳务派遣女工权益保障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业绩却不能令人满意,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忽视了发展中的权利诉求,包括劳动者的权益与广大公众的环境权益,而导致这种局面既有政府失灵因素,还有资本的逻辑惯性和社会力量的缺失.为了落实新的发展战略,政府必须从经济主导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认真对待权利,强化法律的有效性以推进社会公平与环境公正,引导全社会在通往法治的道路上实现劳动权与环境权.  相似文献   

19.
知识技能、劳动力流动和健康人力资本及其投资通过对劳动力就业率、参与率、就业机会、工资水平、劳动时间分配等各方面产生显著效应,从而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实现。基于人力资本视角,在知识教育质量不变的基础上加强创业型教育和适应型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身体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确立劳动力人力资本产权和劳动力就业的市场价格机制将是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困境,成功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这是由工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是工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要求。工会依法维权的重点是:依法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依法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民主政治和精神文化权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工会应通过增强工会的经济实力,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等措施,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提高工会的整体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恪尽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