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开创的,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中创立的,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外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和深刻教训的基础上创立的。  相似文献   

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没有改革开放的创新和实践就没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活的生命和发展潜力;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更大胜利的核心保障!  相似文献   

3.
实现现代化既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在甘肃的伟大实践创造了巨大成就,也带来了宝贵经验。甘肃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战略决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多年来,甘肃的现代化建设形成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等经验。迈上新征程,甘肃要在总结以往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本省的战略定位,为现代化建设把脉定向;要构建“一核三带”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要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要加强民主建设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持续推进甘肃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相似文献   

4.
七十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足.正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认识中国国情,率领全国人民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并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使我国成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理论汲取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和谐社会基本条件的理论营养,进一步完善了如何实现民主法治、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并推动科学文化教育高度发达。同时,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作用的规定,将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领导作用明确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共产党宣言》中的政治理想,更是中国共产党理论结合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及实践硕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体现中国特色。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人民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一制度是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百年探索的实践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这一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彰显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独特理论品格,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深厚的人民情怀。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必须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推进“第二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素质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职大学报》2008,(2):125-12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党要实现这个宏伟艰巨的任务,关键是把共产党内部搞好.共产党是党的细胞,党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党的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直接影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和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伟大创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2.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出发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可以说,都未离开实事求是的思想。只有坚持这一思想,中国革命和事业才能取得胜利,改革开放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建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的无数优秀儿女,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发起的革命均以失败而告终,他们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充分说明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民族资产阶级不是中国的领导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们都自动地退出了中国的政治舞合,中国的前途何在?历史的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科学理性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个取向贯穿于整个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近代以来无论是清政府主持的改革还是士大夫群体对器物、制度变革的设想,都未触及科学理性精神层面。新文化运动以后,以先进的共产党人为代表的知识群体增进了对科学理性精神的理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求解放的历程中,科学理性精神才得以实践并明晰。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完整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国防科技的奠基发展,体现了对科学理性精神的切实践行。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中国人民重新高举实事求是、群众观点的科学理性大旗,拓展中国现代化生机与活力的生动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秉持了党的历史上一脉相承的科学理性精神,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其内涵,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教兴国,突出制度和人的现代化,继承并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建设体育强国,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体育强国。核心命题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指导,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坚持改革开放以提供磅礴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统筹推进体育事业各领域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体育发展顶层设计落小落细落到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体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先后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成熟的领导.他们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经历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迄今为止最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有史以来最大低潮中,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率先在中国走出谷底.赢得这一切的关键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共产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结下了血肉相联的关系.党的三代领导人从这一实际出发,根据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必须坚持的唯一宗旨,创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一、毛泽东同志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党和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它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据此,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人民军队是这样,领导它的党更应该如此,“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党的一切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7.
正确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中国在21世纪能够抓住机遇、实现四化、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证。民主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了只有正确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国家就强盛、民族就兴旺发达。因此,我们面对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才能最终实现经济腾飞、国富民强、祖国统一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体育事业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及社会主义事业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思想上将体育作为一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事业,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实践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竞赛体系、体育组织体系和体育活动形式。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体育实践百年发展历程的梳理,由新民主主义体育的形成、发展与传承,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探索与发展及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进入新时期和新时代4个历史阶段,探讨了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指导下,中国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丰富经验,并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继续推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提出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使其发挥巨大作用的保证,而各级行政组织、部门领导者在广大劳动者中的领导影响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划分清楚国家法律与共产党政策的正确关系,对于克服把国家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和简单等同的错误倾向,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国家法制权威,消除“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人治现象,保障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国家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一)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灵魂” 革命导师列宁在总结领导苏维埃政权的经验中指出: “党应该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范围内来贯彻自己的决定。”这表明,国家法律应当而且必须贯彻党的决定(政策),党的政策应当而且必须是国家法律的基本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