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可怕的误会     
乃年 《初中生》2009,(3):11-11
很久以前,在美国的阿拉斯加,有一个年轻人的妻子因难产而死,幸运的是孩子得救了。年轻人把全部的爱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他忙于生活,忙于看家,实在是顾不过来。因没有人帮忙照看孩子,他就训练了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活泼能干,它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忠诚得让人放心。  相似文献   

2.
误杀忠犬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于生计,又忙于家庭,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9)
误会早年在美国的阿拉斯加,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个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相似文献   

4.
心灵鸡汤     
误会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儿,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相似文献   

5.
秦青 《中国德育》2004,(11):79-80
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个年轻人的太太因难产而死,留下一个孩子。他忙于生活,无法照看孩子,就训练了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子,每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没能回来。第二天刚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推开房门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以为狗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把狗杀死了。  相似文献   

6.
误会     
在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小村子里,一个年轻人结婚了。不久,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婴儿。他既要工作,又要看家,忙得团团转。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他就训练了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甚至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智慧     
一个年轻人往河边走去。快到水边时,一个小孩喊住了年轻人:"叔叔,来帮我捉鱼。"年轻人一脸伤心,他没去注意孩子,甚至看也没看孩子一眼。年轻人今年又没考上大学,这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年轻人觉得他完了,这一生都完了,没有任何希望了。年轻人甚至都不想再活下去。  相似文献   

8.
朋友罹患血癌去世,临终前他含泪告诉我们此生最大的遗憾是,终日忙于工作、应酬,竟连孩子念几年级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不管你是爱他还是恨他,毫无疑问,他的确说中要害了。对于任何有孩子的人(不论孩子有多大)或任何曾经是孩子的人来说,以下是比尔·盖茨最近在一次中学演讲中列出的一些建议,总共11条,都是他们在学校里没有学到的东西。他谈到了那些感觉良好的政治正确性教育如何造就了一代对现实情况毫无概念的年轻人,还有这一观念在现实世界中又是怎样帮助他们面对失败的。  相似文献   

10.
<正>1.误会☆☆☆☆☆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年轻夫妇,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个孩子。先生忙于工作,没有人看孩子,于是就训练一只狗来帮忙。那狗聪明听话,很快学会照顾小孩,叼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还和孩子玩耍。  相似文献   

11.
1884年,正在纽约忙于工作的爱迪生收到一封老友查尔斯·巴奇勒的来信,信中说:“亲爱的托马斯·爱迪生先生,我不得不为你推荐一位年轻人。因为在当今世上,我知道有两个伟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你面前的这位年轻人了。”爱迪生把信装了起来,轻轻地摇了摇头。他抬起头,仔细打量面前的这位年轻人,黄色中夹杂着黑色的头发,一身合体的却是劣质的西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爱迪生都无法把这位年轻人和伟大这个词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记得从前听过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向他的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  相似文献   

13.
毛大庆,他有一连串耀眼的头衔和职位:博士、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亿润投资高级合伙人、万科外部合伙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民投决策委员会顾问、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他还是位作家,出版了《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等多本著作。事业成功的他更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他和夫人白小红育有一儿一女,每天忙碌着的毛大庆,并没有因忙于事业而疏于孩子的教育,相反,他对家庭和孩子教育的理念和思考让人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4.
孩子     
我是那种因孩子可爱而爱他的人。不是因孩子是我的而爱他的人。我不会幻想孩子是我的,因为从来就没有这样一个孩子。我有过一个孩子,这只是很短暂的感觉。我必须站到很远的地方去看他,这就是他的距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说得多好。  相似文献   

15.
曾有这样一个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一向不好,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但他的语文老师从不歧视他,因为他知道这孩子没有母亲,父亲又忙于经商.……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角色     
我有一个朋友,孩子出生前,他正忙于工作;孩子出生之后,除了忙于工作,他在外面还找了另一份活,为的就是多挣一些钱。他说养一个孩子太需要钱了,他必须这样没有白天黑夜玩命地干活。有钱作为依托,家庭生活的齿轮就像添上了润滑剂,飞快地旋转起来。孩子从小在蜜罐里长大,除了要天上的星星没有,其他都能尽其所有。那一阶段,准确地说是从孩子出生到读小学的时候,他们一家这种物质丰富全家其乐融融的样子,确实让我们羡慕,甚至嫉妒。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他花钱托人给孩子找了一所重点小学。如今,“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这对于发财了的他并不算难…  相似文献   

17.
我刚到加拿大时,儿子怕我用传统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方法对付孙子,他就告诫我说:“加拿大人认为孩子是世界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因此,家庭、社会都以孩子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让孩子自主发展,没人会训斥、打骂孩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事实确如儿子所说。当然,我也不可能用老办法来对待孙子了。在旅加的那段日子里,儿子因忙于搞科研,四岁的孙  相似文献   

18.
林常绿 《班主任》2014,(10):30-30
我班小涛是个可怜的男孩,爸爸精神有问题,妈妈生下他后就离开了家,小涛成了一个没人要的孩子。离异的姑姑带着他再婚组成了一个新家,但姑姑和姑父平时忙于工作顾不上他,家里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可从这样家庭出来的小涛,平时出手却非常大方,同学之间流行什么,他立即跟上。在一次班级调查中,我发现了小涛的偷窃行为。我疑惑,他是因为什么而偷窃?  相似文献   

19.
让孩子融入“三人”世界。现在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忙于事业或工作,于是把孩子交给保姆或祖母们去照管,或者抛给孩子一堆玩具,由他一个人玩。殊不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目光交流、身体的接触以及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是培养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及诚实的重要途径。父母应当同孩子一块儿游戏,交谈,让孩子进入由爸爸、妈妈共同参与的三人世界,接受父母的直接教育。  相似文献   

20.
刚开始讲故事的时候,屏幕上的视角不断地进行切换,眼花缭乱的速度让人感到眩晕,过了一阵子,四周静了下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定格在一个消瘦的年轻人的身上,此时这个年轻人正百般无聊地在街上游荡,一双无神的眼睛空洞地看着来往的人群,显露出一种与世无关的样子,这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但是这并不是他的本意。当年轻人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也曾经跟所有与他同龄孩童一样,有着天真的心灵和爱幻想的头脑。他梦想成为万众爱戴的国王,成为无所不能的英雄,甚至幻想着自己能成为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可现在,年轻人感到手足无措;他有很多想法,可他发现这些想法都离他很远很远;他认为世界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但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却偏偏向着他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年轻人的心理是那样的脆弱,以至于他根本无法平静地接受这样的现实。年轻人感到茫然,他行走在灯红酒绿的夜色之中,周围人声鼎沸,身后高大的建筑物从他的两边包抄,让他感到后退无路。年轻人的头脑有些模糊,他愈发偏执得冷酷了,年轻人绝望的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迫切地想有所作为,希望所有的人都为之景仰,但又无从下手。年轻人停下了脚步,他向四周望了望,八个方向的街景都有着相似的绚烂,令年轻人晕头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