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最新调查发现。世界上读书时间最多的是印度人,平均一周读书10.7个小时.是美国人的2倍。印度人爱读书。记者可是深有体会。记得刚到印度不久,由于不熟悉情况,记者曾多次向一位学者请教。为了表示感谢。记者提出要请他吃饭.他却说:“为什么要出去吃饭呢?既耽误时间,又浪费金钱。  相似文献   

2.
因为我自己做过记者,算是媒体故人,每当外人批评说记者不敬业,胡乱采访,或者乱写东西,我总是忍不住拿小石头击打其胸部。因为我们当年,那是怎么样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呐,整个社会部,跟一群疯狗似的,已经看不到人影,女人像男人.男人像畜生已经不足以形容其境况,说是一群疯狗,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电脑》2008,(7):79-79
曾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常常问路的人.始终不会迷失方向。”问路,在生活中是一件常事。同样,在人生的路上,“问路”也是一件常事.而且是一件不可缺少的常事。  相似文献   

4.
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杨金土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职业教育是谋生的教育,是兜底的教育,是起死回生的教育,是反败为胜的教育。对此,银川市第一职业高中校长朱启元比一般人领会得更深更透。记者平日里常听到一些人说,“少老边穷”地区的职业教育很难有所作为,但朱...  相似文献   

5.
《海外英语》2012,(7):33-33,63
美国著名新闻人普利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永远在路上。永远在现场,这就是记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家教世界》2011,(3):48-48
我们说一个人有学问,往往会说:“这个人喝的墨水多。”而成语“胸无点墨”则是用来形容没有学问的人。墨水等同于学问,这个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代的精英已被埋入历史.倒是一些孱弱者在今日飞上天空”。多多曾经在《北京地下诗歌》中这样形容文革那过往的年代与曾经鲜活的个体.但那特定时期的政治化精神和随之而来的反抗与觉醒却永远投射在了诗人笔端与人们纷纷传递的纸间.俄国诗人布罗茨基就曾说过,墨水的诚实甚于热血。正是多多用他坚硬如锤、锐利如闪电的诗句把时代的意志、激情连同先醒者的迷茫、  相似文献   

8.
吴稚晖说,他曾疑心孙中山不识字。后来接近,才知道他是一个手不释卷的人。在伦敦蒙难以后,相知的人,凑了三、四十镑钱,送给他吃饭,过两三天去,他又买了一大堆书。大家认为他是个怪人,只要书籍,不要面包。有一个日本朋友曾问过他:“先生于革命之外,还有什么嗜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2,(7)
不单是人们口中喜欢说“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有些媒体也时不时地这样写。《解放日报》就曾这样用过:“……足以让上海人和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曾经说过:“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命运。”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对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1.
王晓瑞 《贵州教育》2009,(19):43-45
我在《贵阳日报》(前身为《贵阳晚报》)从事记者工作20多年.曾采访过数不清的人和事。随着时光流逝,许多记忆已经远去。但在浩瀚的星河中,有一颗我曾多次采访过的明星,如今他已届八十高龄,‘仍以“双星”(支教明星、抗癌明星)之光在闪烁。他的事迹受到了省、市媒体的关注。作为记者或者说老朋友,我的内心受到震撼,欣然重操这支已经“退休”了的笔,来记录他不平凡的“退休生活”。  相似文献   

12.
书情     
我对于书的痴情,好比吃饭一样,时时离不开它,天天忘不了它。一部好书在手,读着读着忘了吃饭,那是常有的事。饭菜摆在桌上,妻子喊几遍,这才放下书本。妻子说:“看书比吃饭还要紧?”我点着头,笑着说:“对,你说的太对了。”她气呼呼的命令道:“把馒头放下,吃书去!’俄笑着说:“我吃完了馒头再吃书。”她也笑了。读书与吃饭准重要?一个人要做到身心健康,必须摄取两种营养,即物质营养和精神营养。吃饭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读书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要,二者缺一不可。人不吃饭会死掉,人不读书精神会空虚。人要是没有精神,活…  相似文献   

13.
飞红点翠写春光访特级教师钱梦龙□本刊记者田菊影在教育界素有“南钱北魏”之称,所谓“北魏”是指辽宁的魏书生,所谓“南钱”即指特级教师钱梦龙。钱梦龙的教学改革实践和理论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独树一帜,令不少人仰慕。这位曾做过上海嘉定实验中学校长、曾获得过...  相似文献   

14.
挑食     
张梦舟 《小读者》2010,(11):35-35
要提起“吃饭”,相信很多人会眉飞色舞的.因为“民以食为天”嘛。所以在饭桌上吃饭时.一般人的心情都是很轻松愉快的。但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人来说.吃饭可是一件苦差事。比如我。  相似文献   

15.
闲读报刊杂志,见一篇题为《多喝墨水增内存》的文章。其中有这样四句话:A.古人讲的是“学而优则仕”,他们所信奉的是“卷卷诗书页页帆,墨水可渡宦海船”。B.哎呀,这可不行。我怎么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我喝这点墨水您还不知道吗?C.喂,你怎么能派他去呢?那小子除了煽头盖脑的还会啥?他喝的那几滴墨水你也不是不知道。D.那个叫刘子民的人走了过来。从他的举止和气度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个喝墨水的人。摘录的这四句话,都用到了“墨水”、“喝墨水”或“喝……墨水”等词语。它们在句中分别可代指“学识、才能”、“(自谦没有…  相似文献   

16.
记得有人说过.嘴巴的功能有二.一是说话.一是吃饭.说话自由受到钳制的民族.会在吃饭这个功能上获得补偿发展,正如瞎子的听觉会特别灵敏这种生理补偿作用一样。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发展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并世无双的饮食文化,相应地付出了不能自由言说的不菲代价。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曾说过:“《孔乙己》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一般社会到底是怎样凉薄苦人的”这里暂且不议.我只是试着谈一谈对苦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打豆豆     
记者到南极去采访企鹅,问第一个企鹅“你们每天都做什么?”答“吃饭,睡觉,打豆豆”,又问第二个企鹅,回答“吃饭,睡觉,打豆豆”,一连问了99只企鹅都是这样回答。问到第100只,她说“吃饭睡觉”,记者觉得很奇怪,又问“你怎么不打豆豆呀?”那只企鹅气呼呼地说“我就是豆豆!”打豆豆  相似文献   

19.
凯钦自杀了,然而,事发之后老师和校长的反应竟然是不知道管教学生是该严还是该宽。尤其是k老师,居然到现在还自欺欺人地说凯钦承认自己撒了4次墨水并矢口否认自己骂过凯钦“人渣”,这让我不能不生出许多联想与感慨。  相似文献   

20.
智力题     
1.聪明的警官 小区发生了一起凶杀案,等警察赶到现场的时候,凶手已经逃走了。瞽察根据目击者提供的情况,在一家餐厅里发现了他。可这个人说自己一直在这儿,吃饭后便在这里看电视,根本没离开过餐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