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遇时光     
文学是我的生命吗?不是。 文学是我的信仰吗?不是。 在很早的时候,文学对我什么都不是,可是,现在,写作居然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她能给我光亮和温暖,还能陪我打发寂寞,我发现她是能够让我倚靠的,有一种投契的欢欣,于是,我便时常被她照应着。似乎,可以不那么孤独惶恐了,到后来,便成了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
教育箴言     
《辽宁教育》2010,(12):8-8
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博览群书使人渊博,交谈使人机敏,写作使人严谨。”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学生被训练成不读文学、不读历史,不善言谈,不爱思考,缺乏情感,也不会写作的解题高手呢?培养重复的技能,还是培养严谨的思考力,积累广阔丰厚的文化底蕴?该做何选择?我们自己又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3.
管喻萍 《语文知识》2014,(12):89-90
进入初中的新生,作文水平大都停留在立意浅显、构思散乱、文笔幼稚的阶段。闲暇之余,与学生聊天,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自己喜欢、难忘的电影,我不禁思索,是不是可以借助电影中的一些元素,指导新生跨过作文这道坎呢? 电影理论家弗雷里赫说:“电影同文学的相近在于电影通过情节反映相似世界的一切关系。”文学是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基础,影视在发展中融汇了文学的精华。基于此,我尝试在写作训练中引入电影元素,以期指导学生打开广阔的写作视域。  相似文献   

4.
张琴 《现代语文》2006,(7):116-116
学生的写作基本功与写作古诗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笔者的观点是若能行之有效地训练学生写作古诗词的能力,不仅会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会使其写作基本功得到训练,促其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文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们怎样把生活中的感受变成文学?而作家的文学素材又是从哪里来?是不是必须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单位,或者说一个人群当中,才可能获得写作的素材?作为一个作家,他在生活当中,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存在,还是作为一个写作的人存在?是为了写作去关注生活。还是由于关注了生活,作家才会写作?这些都是每一个写作的人经常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景观(如原住民文学、自然写作、女性主义文学、同志文学、酷儿写作、旅行文学、饮食文学、网络文学……),它们构成了对既往写作模式的颠覆,开创了新的写作范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颠覆,是20多年来台湾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走向。本论文主要就原住民文学、自然写作、同志文学——酷儿写作几种现象进行简要论述,衡定其文学价值,研讨其与既往写作模式的关系,阐释其“颠覆之美”,同时也提出这些文学现象在进入台湾文学史时宜采取的写作策略,为台湾文学史的构建开拓新空间。  相似文献   

7.
广告文案写作与文学写作虽然有诸多的内在联系,但两者的差异性也是值得关注的。从写作目的性、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传播原则与方式、文学表现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写作,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经常有老师这样问我:“廖老师,我也想写点东西,可就是找不到点子。到底怎样找点子呢?”想写点东西是好事,没有点子确实无法动笔.没有素材,写作便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写作点子何处寻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外国文学史的写作在理论方法上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反思.其主要有三点:一是重新认识传统的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划分;二是正确处理文学史写作中的文化诗学论与形式主义论之间的关系;三是重新确立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划分标准.只有正确处理了材料与理论之间的关系,20世纪的外国文学史写作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德国后现代主义作家马丁?瓦尔泽《喷泉》的独特写作手法,即由一些零散的片段回忆中掺杂着哲学思辩,做了简要分析。深入地揭示了历史和现实的哲学关系,使回忆文学产生了新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学写作学》是由建留宝、吕炳兰两位教授带领一批中青年教师集体纂写而成的。该书既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教材,又是一部理论品位技高的学术著作。作为高校教材,该书以科学的写作理论为指导,以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为范文,以写作训练为中心,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文学写作的特征,作者的创作动机,文学写作的思维法则,作者的素质以及文学体裁的不同门类的不同写作要求,作了深层次的探讨和较高品位的论述。该书既重视写作理论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导向性,又注重写作实践的规范性与可行性、同时注意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重视学生智能结构与非…  相似文献   

12.
笔者目前任教的文科班里有几个爱好写作的学生,个别学生还颇有写作天赋。笔者认为他们在写作上取得的成绩与教师没有太大的关系。事实上,笔者一直在深深反思:语文教师在学生写作学习上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的写作教学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论新闻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新闻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和运用刘洪甲新闻文体如何更好地向文学文体借鉴、吸收有益的东西?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恰当而巧妙地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把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新闻文体写得更生动、形象,富有魅力,使读者喜闻乐见?这在当今仍然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  相似文献   

14.
如何写好作文,是一个一直困扰许多同学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呢?依我看,除了语文基础和写作基础知识、文学素养的缺失及练笔不够外,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同学都不知在写作前应注意些什么。那么,应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席战强 《广西教育》2013,(20):29-30
3月15日,中国新闻网发布了一篇《作家任职大学教授成潮流。王安忆、莫言等均受聘》的评论。该评论指出,作家莫言当教授并非个案,马原曾在同济大学教书多年,王安忆在复旦大学领衔创意写作课程,阎连科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作家成教授已成为群体现象。莫言受聘再次引发热议,争议点之一就是:“创作能不能教?高校能不能培养作家?”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的方法有很多,如写作、讨论、朗诵等等。但我以为最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且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首推“诵读”。为什么“诵读”最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诵读”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写作步步高     
【名师总评】本文是记叙文体,要求记叙自己在周末的活动、经历,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就要交待清楚:1.哪天?2.做了哪些事?3.一天下来有何体会或感受?将以上的所有回答连在一起,就成了一篇作文。小作者基本上能够按照以上要求,希望加强语法学习,特别是名词、定冠词、介词等用法尚需进一步掌握?  相似文献   

18.
周倩 《学语文》2011,(6):57-58
网络文学到底是“毒草”还是“福音”.我想应该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但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序》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网络文学作为时代产物,它的兴起必然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与文学自身发展要求的地方,这样才会吸引这么多读者与写手,包括我们的学生。于是。我开始思考网络写作与中学作文的关系。在网络文学或多或少影响着中学生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网络文学,将之去芜存菁.为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所用呢?  相似文献   

19.
一、学生作文现状及成因探微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而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尤为突出,大多数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即使勉强成篇也是东拼西凑,语言枯涩,毫无个性,要么千篇一律,众口同腔,毫无思想性可言。为什么学生作文没有真情实感,缺乏个性的思想闪光?究竟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20.
写作无疑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只有具备创造性心理机制,作者才能完成其写作任务。这种写作的创造性心理机制由什么心理因素组成?又是如何运用这些心理因素呢?刘勰曾言:“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说的就是写作的创作心理机制。这段话有几个关键词语——神、志气、枢机、辞令等,说的就是写作创造性的几个心理因素。“神”充满作者的头脑,当写作成功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