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以“初”字起笔。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交代人物及其关系。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说明姜氏“恶”庄公的原因。一个“遂”字,写出“恶”的无理。爱共叔段,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册)一文中有一句“遂迷,不复得路”。其中的“遂”字。教科书上解释为“终于”。而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句话的翻译为“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显然,在这里是把“遂”解释为“竟。竟然”了。“终于”与“竟然”意思截然不同。那这里的“遂”到底该作何解呢?  相似文献   

3.
一字妙联     
刘炜 《老年教育》2010,(1):38-38
清代咸丰年间,有人出一上联求对,联中仅一“墨”字。不少人遂以“笔、纸、砚、书”等字应对,却均不是佳对。惟一人以“泉”字应对,被公推为最佳下联,流传至今。这副“一字联”写出来就是:  相似文献   

4.
教材《勾践灭吴》一文有这样两句话:“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灭吴”。人教版教参对两个“遂”字分别解释为:“副词,终于”;“连词,于是”。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遂”是多义词:①作连词时为“于是、就”,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如《左传·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宋史·种世  相似文献   

5.
“戏”“剧”二字皆产生于先秦蜡祭活动中 ,“剧”更直接是蜡祭中扮演虎与田豕搏斗的场面记录 ,此种角力表演由娱神而娱人 ,遂演化为戏剧。“戏”“剧”二字的创造实是我国戏剧产生于先秦时代的文字见证。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不写白字老师:“你怎么一写到‘白’字就空起来不写呢?”学生:“爸爸告诫我,千万不要写白字。”笔误某生正在尽心描述着一人物的外貌,偶遇一字不会,遂问其同桌:“一副眼镜的‘副’字怎么写?”“一副跳棋的‘副’!”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少年时,才智过人,颇为自负,撰联曰:“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某日一老者携书来,见书上竟有些字不识,遂愧改联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鞭策自己。  相似文献   

8.
屈原在《天问》这首诗的开头,就大大地写了一个“曰”字:“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这开头的“曰”字,是什么意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这个“曰”字没有注释。按照训诂惯例,凡是第一次出现的字,都应该注释。那末王逸为什么不注释这个“曰”字呢? 一种可能是:王逸看到的《天问》原本开头就没有这个“曰”字,所以他不注释。就是说,现在《天问》开头的这个  相似文献   

9.
“子*”式称呼在商周时期仅限于与王室有密切关系的人使用,具有政治与文化上的意义。春秋时期社会格局剧变,“子*”随着王室权力下移而下移,其政治意义消失,其文化意义受到士人的青睐,故春秋时期“子*”式的字成为主流。《史记》的纪传体体例注重交待人物的名、字,保留了大量的“子*”式字,“子*”式字遂逐渐成为后世取字的固定格式。  相似文献   

10.
说“字”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写郭橐驼由种树而生发的联想:“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续,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其中“字而幼孩”是“养育你们的小孩”之意。可是,在现代汉语里,“字”之意一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二是“根据人名的意义,另取的别号”,这和“养育小孩”没有丝毫关系。但再仔细想,“字”的结构不就是“山”和“子”吗?  相似文献   

11.
瞽者夜行     
1、小处不宜随便 有登门强求字于当代名家者,会其心绪不佳,亦欲揶揄之,遂书“不宜随处小便”六字与之。求字者见字大如斗,且龙飞凤舞,气韵不凡,唯其难登大雅之堂。默然片刻,忽大笑日:“此乃警世名言也!归必悬诸中堂。”见名家茫然,复日:“君赐吾‘小处不宜随便’六字,乃字字玑珠也。”名家大笑。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 2 4课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 :僧曰 :“无征不信。公爱之 ,何不记之 ?”余曰 :“诺。”已遂述数行 ,一以自存 ,一以与僧。结尾“已遂述数行” ,课本注释为“已经写完了几行。遂 ,完成。”其说迂曲 ,特此献疑。首先 ,若依注释将“已”字释为“已经” ,我们要问一问 :“这是指何时‘已遂 (已经完成 )’呢 ?”如果是指这僧人索求文字时“已遂” ,那么袁枚应该在上文先提一下自己曾经作文以“记之”。可上文绝无作文的迹象 ,这里却突然说“已经写完了几行” ,未免出人意料。如果是指袁氏行文至此“已遂” ,那么这句话前…  相似文献   

13.
名人趣联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年轻时就才智过人,不免有些自负,便在门前自题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经一老翁指点,他认识到自己不够谦虚,遂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勤奋苦读,终成大家。  相似文献   

14.
校园开心豆     
一副跳棋小明在作文中要描述一个人的外貌,遇到一字不会写,遂悄声问同桌:“一副眼镜的‘副’字怎么写?”同桌告诉他:“就是一副跳棋的‘副’嘛。”之后,老师批阅小明的作文,见上面写道:“他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跳棋。”  相似文献   

15.
“妻”字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受麦克伦南人类古有掠夺婚习俗之说的影响,于语言文字等领域搜寻例证发明中国古有掠夺婚习俗之说。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承“新说”,认定“妻”字是中国古代掠夺婚习俗之反映。本文对此提出数点疑义;并简述中国古无掠夺婚习俗的原因,从根本上否定了《字典》等对“妻”字的解释。遂又参考汉儒之说,提出“妻”字本义是“与夫齐等的女主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很喜欢象这个和气的动物,酒杯上用它,叫“象尊”;御车上用它,叫“象辇”;游戏中用它,叫“象棋”;甚至文字里也用它——代表六书中的一种,叫“象形文字”。古人认为象乃“南越大兽”,其实它是中土动物,否则这“象”字何以与“象”相像。后来,中土气温变凉,象始南下,中土人遂不识此物,“象”的含义遂衍为意象。故《韩非子》云:“人希见生  相似文献   

17.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候,自以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位老者指点遂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自述诗云:“家少楼台无地起,案余灯火有天  相似文献   

18.
《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推敲”的典故。贾岛一字不肯放过的“推敲”精神也历来为人们传为佳话。但它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只要在文字上反复斟酌,认真推敲就能写出好诗。其实,这实在是一种误解。所谓炼  相似文献   

19.
(7)指出汪笺、彭校中因不明一些虚词的较为特殊的用法而出现的释义不确的问题。现举“遂于死也”条:《思贤》:“是故病家之厨,非无嘉馔也,乃其人弗之能食,故遂于死也。乱国之官,非无贤人也,其君弗之能任,故遂于亡也。”(76页)汪笺:两“于”字《治要》无。按定四年《左传》云:“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荀子·正论篇》云:“国虽不安,不至于废易遂亡谓之君。”《说苑·建本篇》云:“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齐策》:“苏秦曰:‘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三,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然而国遂亡。’”皆“遂亡”连文之证。彭校:…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屈原列传》一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课文中有几个问题需讨论一下。一、“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投”,当是“沈”字之误。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出版的《史记》是这样标点的:于是怀石,遂目(投)[沈]汩罗以死。由此看来,中华书局认为“投”字是“沈”字之误。中华书局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因在《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好几处提到屈原之死,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