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苋菜红色素作为芯材,使用阿拉伯胶、β-环糊精、蔗糖(1∶1∶1)作为复合壁材,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为6∶1,乳化剂为吐温80,固化剂为乙醇,制得苋菜红色素的微胶囊.对制得的微胶囊进行表征以及稳定性研究.苋菜红色素和苋菜红色素微胶囊的红外光谱特征峰类似、紫外光谱特征峰相近,表明官能团相同.经过扫描电镜观察苋菜红色素呈片状晶体,苋菜红色素微胶囊呈圆形,直径仅为27.9μm.所得产品水分较低,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好,表明苋菜红色素微胶囊化是保存苋菜红色素的一种较好的方法,能延长苋菜红色素的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微波辅助萃取百合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龙牙百合中多糖的得率为指标,研究探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百合多糖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百合多糖,Sevag法(用氯仿和正丁醇按5:1的比例进行萃取)除蛋白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总糖含量,采用正交实验对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论:实验表明,微波辅助萃取百合多糖的优选工艺条件为:干燥百合粉碎过100目筛;提取功率为700W;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min.百合多糖的得率为3.41%.  相似文献   

3.
以无患子果皮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以水为萃取溶剂提取无患子中的皂苷。选用齐墩果酸作为无患子皂苷的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患子皂苷的含量。通过萃取一定量的无患子多次直至其中皂苷几乎完全被萃取出,测定得到无患子中总皂苷的含量。以无患子皂苷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选择微波功率、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工艺参数考察微波辅助水提取法对无患子皂苷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微波辅助水提取无患子皂苷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0档、提取次数4次、提取时间75 s、料液比1∶6。该工艺快速、节能、提取率高、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4.
橄榄叶中橄榄苦苷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微波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橄榄苦苷的最佳工艺。以HPLC检测橄榄苦苷的含量,采用正交实验,对橄榄叶粒度、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超临界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5个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为A1B1C3,微波提取最佳条件为A2B2C1,索氏提取最佳条件为A1B3C1。微波提取3min与超临界CO2萃取2 h、索氏提取6h提取的效果相当,微波提取时间短,操作简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微波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萃取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文中阐述了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介绍了微波萃取技术在环境分析、化工分析、食品分析、生化分析及天然产物提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微波辅助法提取辣椒红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本文研究了微波辅助法提取新鲜红甜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对辣椒原料在不同的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辣椒粒度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以达到对原料表皮细胞进行破壁的目的。然后用乙醇进行提取并且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值,从而选取最佳工艺条件。研究得出微波辅助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612.5w、微波处理时间8min、料液比(辣椒∶蒸馏水)1∶1、辣椒粒度3~4mm。  相似文献   

7.
草莓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草莓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萃取效果比在碱性条件下好,温度对草莓红色素萃取的影响不是很大,通过正交实验对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萃取溶剂为2%的柠檬酸,pH值为2,温度40℃,萃取时间2h。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两种方法提取到的当归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和含量分析。当归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藁本内酯。用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最高,可达60%,但挥发油收率只有1.9%;溶剂微波辅助萃取得到的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较低,为30%-50%,但挥发油收率有2.6%。4.4%。  相似文献   

9.
涪陵胭脂萝卜红色素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涪陵胭脂萝卜为原料,提取天然食用萝卜红色素.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的新工艺,提高此天然色素的提取效率和纯度,并通过对实验中提取的萝卜红色素性能的测试和分析,表明该工艺所提取的色素是优质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微波提取法从草莓中提取草莓红色素的工艺路线,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草莓红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40 W,微波处理时间40 s,料液比1∶10。pH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该色素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出现浑浊显现。光照稳定性差,在温度60℃~80℃时吸光度最大。Fe2+,Cu2+对色素有明显的影响,而Na+,Mg2+,Zn2+,Ca2+对色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叶子花红色素的提取、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叶子花红色素水溶性好 ,对光和热有一定耐受性 ,稳定性好。叶子花资源丰富 ,红色素提取工艺简单 ,无毒副作用 ,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光照、温度对亮蓝色素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照、温度及酸度等因素对食用合成色素亮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亮蓝色素的酸稳定性较好,在pH=2~9的范围内能稳定保存;耐热性较好,温度对其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暗处放置有利于色素的保存;金属离子K 、Na 、Mg2 、Al3 、Mg2 、Zn2 与其共存,稳定性较好;Fe3 和Cu2 的加入,会使亮蓝色素溶液变色,生成难溶物;食品中只能添加微量的Fe3 、Cu2 .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首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皮红色素,应用正交法优化黑豆中红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及研究超声波对黑豆中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液为9%盐酸,料液比1:25(g/mL),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h,超声波功率为100%。黑豆皮红色素在维生素C、NaCl、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存在下稳定性好;红色素耐还原性能力较强,对光和氧化剂不稳定;Fe3+、Zn2+、Cu2+等金属离子对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Ca2+、Al3+对红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甲壳素、壳聚糖膜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壳聚糖膜对植物色素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2%壳聚糖膜对萝卜红色素有较好的富集作用,富集程度(以脱色率表示)达84%。为天然色素的提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研究从九里香果中提取红色素的方法和条件,以九里香果为原料,利用各提取液提取九里香果红色素,选出最佳提取液,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对该色素在不同的PH值、不同介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了检测,从而为九里香果红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从“一品红”中提取红色天然食用色素进行了研究和试验 ,探索了影响提取率的各种因素 ,提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天蓝绣球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蓝绣球花序为实验材料,从光、热、PH值、还原介质、氧化介质、蔗糖、防腐剂、金属离子等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蓝绣球红色素的耐光、耐热、耐还原性、耐氧化性都较差.蔗糖、苯甲酸钠对色素稳定性有影响.金属离子Na+、Al3+、Zn2+对色度只有微弱影响,K+、Mg2+、Ca2+、Cu2+对溶液颜色的稳定性基本上无影响.而Fe3+的加入改变了色素溶液的颜色,对色度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红色素适用在低糖、酸性浓缩食品中使用,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天然保健色素.  相似文献   

18.
茄子皮天然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茄子皮为原料,用酸性无水乙醇溶液浸泡提取天然红色素,并通过实验对色素溶液在不同pH值下在温度,光照,氧化还原剂,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茄子皮天然红色素可以适用大多数食品,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天然食用色素资源.  相似文献   

19.
以板栗壳为原料提取棕色素,研究了不同的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粗提棕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棕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75℃,条件下,用1%的N a O H提取2h,料液比为1:1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6.8%。棕色素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色素在碱性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100℃范围内稳定性好,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