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杨若 《今传媒》2016,(2):36-37
网络是柄双刃剑,网民在获得网络带来的信息共享、知识共享等普惠红利的同时,也遭受虚假信息泛滥、网络谣言横飞的烦恼.网络谣言已是社会公害.本文分析了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成因、特点、危害等,提出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结合、自律与他律互补,综合施策,共同给力,全面防治网络谣言.  相似文献   

2.
2008年起,社交网络在我国开始发展,并迅速获得了网民的认同.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社交网络传播特有的参与性、互动性也使之成为网络广告传播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现有广告形式利弊,结合社交网络的传播特征,探讨社交网络广告传播的核心价值与社交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为网络广告传播能更好的发挥社交网络平台优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怡雷 《新闻世界》2011,(5):169-17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上网人数呈几何级增长,在巨大商机的推动下,网络广告应运而生,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网络广告在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类似于虚假广告、隐性广告、广告骚扰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不便。本文拟探讨我国网络广告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角度提出规范网络广告的畅想。  相似文献   

4.
宣琦 《军事记者》2011,(9):57-57
7月8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网上流传的“北京暴雨七景”图片中竟有3张造假,“忽悠”了网民,再次引发网上对虚假新闻图片的热议,引起人们对网络信息公信力和诚信度的质疑。在互联网图片信息泛滥、虚假新闻图片频发的今天,也给网上军事新闻图片带来新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5.
网络广告成为网络主要赢利模式之一 从CNNIC的第20次统计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截至2007年7月,我国网民总人数目前已达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与2006年年末相比,半年新增网民2500万。相当于半年内,每1分钟就新增接近100个网民。与2006年同期相比,网民数增加了3900万人,我国网民年增长率达到31.7%。这一切充分说明了网络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兴媒体,伴随着这种形势,网络广告理所当然地成为网络主要赢利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网络媒体是目前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新兴媒体.在这个平台上,文字、数据、图片、声音、图像等各种形态的信息都可以自由地、双向地传播.正因此,网络媒体也成了强制性传播的"理想"场所.根据CNNIC的调查,2006年网民对于互联网最反感的问题主要是网络病毒、网络恶意软件、网络广告、网络垃圾邮件等.由此可以看出,网民们最反感的网络内容,多数属于强制性传播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网络广告的口碑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潇 《新闻界》2007,(3):101-102
中国网络用户在2006年已经过亿,网络传播的影响力愈加强烈,网络广告由于本身良好的互动性和针对性越来越受到传播机构的重视,口碑传播方式利用网民之间的人际传播方式使讯息迅速扩散传播,广告专业人士应深入了解网络广告口碑传播的特点,利用口碑传播策略提升网络广告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文勇  苏洋 《今传媒》2009,(8):101-102
截至目前,传统的网络广告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一般绝大多数网民在门户网站的停留时间每天已经不超过一个小时,取而代之的是,在网络社区里,艾瑞的数据报告中显示,95%社区的网民,平均花费的时间要超过一个小时①.可见,网络社区已经成为中国网民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平台.社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模式,用它真实声音,影响着很多网民.尤其是消费者买车、买房,买手机,买很多耐用消费品时,甚至求医看病时,很多人都会依赖社区.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作为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因素,如同一柄“双刃剑”,在促进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现实社会难以应对的文明和伦理问题.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冲突、信息欺诈与信息垄断、数据爆炸与个人隐私、自由的边界与社会责任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今,网络用户数量庞大,网络社会具有复杂性、全球性、虚拟性,给政府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且带来新的挑战.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是网络社会最基本的行为主体和组成单元.网民应网而生,有什么样的网络,就有什么样的网民;网络因网民而兴,有什么样的网民就有什么样的网络.  相似文献   

10.
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网民和手机网民规模,我国的新媒体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大数据等新媒体产业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助推下,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出现了诸多新趋势,而并购等方式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网络媒体传播的"交互性"使舆论监督力量得到较大程度张扬.但社会化网络的弱控制性,又为虚假信息、谣言、网络犯罪提供了土壤.如果不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加以过滤和控制,不对网民的信息发布和接收行为加以引导,势必使一些不能明辨是非的网民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16):54-58
互联网为网络广告提供了便捷的传播渠道,同时也提供了制约和消解广告传播效果的环境因素,在网络环境下,注意力资源稀缺,网络广告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化,过度营销和虚假广告产生对广告效果的负推动。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制约和消解广告效果的诸种现象,探讨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从另一角度寻求提升网络广告效果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6.2%,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规模的平方成正比,①中国网络的价值将不断膨胀.相当数量的网民已经习惯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将之视为自己的网络生活状态.但网络谣言、虚假民意、网络暴民等不理性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何在推动互联网持续发展的同时,兼顾网民利益、倾听网络民意,提高民众参与,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新闻漫画是一种在网络新闻媒体上,运用夸张和幽默的造型语言,报道或评议网民普遍关心的时事、社会问题的绘画.它是传统新闻漫画在网络上的延伸与拓展,让漫画作者在创作上效率更高,手法更多样,让热爱新闻漫画的网民阅读时不受时空限制,给新闻漫画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5.
信息传播的飞快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的迅速普及,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道德"的日渐下降,也是当今社会主要问题之一。网络中的资源共享,言论自由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释放自己情绪的平台,网民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上宣泄不满,发表言论,其中也不乏一些人使用过激的语句和行为。自"人肉搜索"出现至今,引发了很多"网络暴力"行为。本文通过"人肉搜索"的利弊分析,网民心理分析等方法,提出一系列控制"网络暴力"的方法和措施。从网站和社会对"人肉搜索"的引导和利用,到网民自身素质的提升,给"网络暴力"问题带来新的出路。使"人肉搜索"在一个健康的态势下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崔伟 《新闻前哨》2014,(6):63-63
信息时代,网络已然成为社会公众进行意见表达、利益诉求、舆论发酵的公共领域平台.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网络民意随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这给政府执政能力带来巨大挑战.为及时、有效引导网络民意,处理网络舆情,政府应采取网络问政的方式来与网民互动,实现与网络民意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7.
刘佳 《网络传播》2009,(7):48-49
在当代,“80后”因为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发了学界的讨论和人们的关注。同时,网络广告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形式和营销手段异军突起,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80后”群体网民数量庞大,是网络媒体最主要的受众,网络广告大量存在于网络空间中,“80后”大规模地接触网络,也使得“80后”群体与网络广告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网络游戏广告的魅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薇 《当代传播》2005,(4):68-69
网络广告如何走出困境?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网络运营商。如今,一种新型的网络广告形式——网络游戏广告,以其蕴涵的无限商机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目光。虽然新生的网络媒介凭借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网民的眼球,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作为新兴媒介的网络,其广告潜力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一项  相似文献   

19.
刘振华  魏梅 《大观周刊》2013,(11):147-147
互联网的普及和我国网民的持续增长,使得网络广告这个市场受到理所当然的关注。与传统媒介广告相比,网络广告强调的就是网络本身的媒介特性.即是其置动性传播的特点。web2.0时代里,随着信息量的急剧膨胀和受众心理特征的日益变化,传统的广告方式已经不足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良好的互动是网络广告成功要点,也是未来广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杨怡琴 《新闻前哨》2006,(10):97-97
网络广告是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各种经营性广告。它是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诞生而出现的。它的出现,给广告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