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有特色的著名抒情诗人.20年代,他是早期象征派诗人,30年代则成为现代诗派的领袖.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西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长河,波德莱尔和李金发这两位诗人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波德莱尔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创者,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中国诗人李金发深受波德莱尔的诗风的影响,将象征派引入中国诗坛,成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创者之一。两人虽渊源颇深,但由于中西现代主义诗歌诞生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它不仅决定了现代主义诗歌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而且也从根本上注定在中西诗歌现代性特征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本文拟通过揭示两个诗人在各自创作上差异,来展现现代主义诗歌的中西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3.
威廉·布莱克之所以能够成为"英国第一个象征派"诗人,一是因为他丰富的幻想力,二是由于形势的逼迫.诗人生活在一个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激烈交战的年代,当时英国反动政治势力的疯狂迫害和残杀达到了历史上罕见的规模.由于诗人不能直接歌颂或批判任何人或事,所以,他只能通过征引历史和现实素材,创造出意象和象征的文学手法.可以说他的诗歌是这个动乱时代孕育的产物.诗人关注现实,他的诗积蕴着巨大力量,充满着革命性.卞之琳先生评价到:"布莱克在他一生所作的许多诗篇(以及许多版画)里一贯站在人民一边,同情民主和自由的要求;同情民族解放、妇女解放;同情被压迫的国内外劳苦大众;同情被作为奴隶来贩卖的黑人.  相似文献   

4.
戴望舒是“五四”以后中国一位杰出的现代派诗人。《雨巷》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雨巷》的发表引起整个诗界的关注,为戴望舒赢得“雨巷诗人”的桂冠。戴望舒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还翻译过象征派大师波德莱尔、魏尔伦等的诗作。《雨巷》成功的第一要素,无疑在于诗人对象征派注重象征和暗示手法的炉火纯青的运用所营造出  相似文献   

5.
威廉·布莱克之所以能够成为“英国第一个象征派“诗人,一是因为他丰富的幻想力,二是由于形势的逼迫。诗人生活在一个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激烈交战的年代,当时英国反动政治势力的疯狂迫害和残杀达到了历史上罕见的规模。由于诗人不能直接歌颂或批判任何人或事,所以,他只能通过征引  相似文献   

6.
2000年,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诞辰100周年。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李金发其诗其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其诗曾经被称为“难猜的笨谜”,其人被冠以“诗怪”的称号。但有一点却是大家所公认的:李金发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的开创者。本文用详尽的资料、细致地分析了李金发诗的不成熟性,指出这种不成熟性的原因。对这位曾长期被人们所遗忘的诗人从一个侧面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分别出现在20年代中期和30年代初期的象征诗派和现代诗派,都是“取法象征派”的诗歌流派。前者生硬、怪异,后者深得象征派精髓而又跟民族传统相融合,在艺术上取得了自主自觉的意识。通过对这两个诗派及其代表诗人李金发、戴望舒的论述,基本上揭示了中国现代象征诗的流变轨迹──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2000年,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诞辰100周年,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李金发其诗其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其诗曾经被称为“难猜的笨谜”,其人被冠以“诗怪”的称号,但有一点却是大家所公认的:李金发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的开创,本用详尽的资料,细致地分析了李金发诗的不成熟性,指出这种不成熟性的原因,对这位曾长期被人们所遗忘的诗人从一个侧面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王淑红 《语文天地》2012,(11):33-34
《雨巷》这首诗作于1927年夏,于1928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这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为这首诗,戴望舒有着"雨巷诗人"的称号。当时的戴望舒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法国象征派的特点是极富象  相似文献   

10.
张小芳 《文教资料》2007,3(29):15-17
初期象征派诗人以自身的探索推动了新诗的发展。初期象征派诗人不再在时代现实中寻找诗意,而是转向了内心世界,诗成为他们心灵情感的记录,诗展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袒露了他们真实的灵魂。从诗与现实的关系转向诗与心灵的关系这一角度来看,他们的探索比同期其他诗人更深入。  相似文献   

11.
李金发是我国二十年代有代表性的象征派诗人。《弃妇》是一篇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意象内涵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弃妇》的本意在表达对人生命运的悲苦、孤寂与不平的内心感受,但诗人不是直接抒写这种感受,而是通过“弃妇”的不幸与痛苦来象征和暗示。李金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支异军,他的诗,历来毁誉参半,其本人被称之为“诗怪”。  相似文献   

12.
《雨巷》的作者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新诗诗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如果说20年代的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的诗歌创作有些食洋不化、模仿痕迹很重的话,那么,戴望舒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将西方现  相似文献   

13.
刘琳 《语文天地》2012,(6):33-34
《雨巷》这首诗作于1927年夏,于1928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这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为这首诗,戴望舒有着"雨巷诗人"的称号。当时的戴望舒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法国象征派的特点是极富象征色彩,意向朦胧含蓄,戴望舒的这首诗运用象征这一表现手法,传递着一种浓郁、阴柔之美。同时作者也深受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初期象征派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诗坛上主要的诗歌流派,他们在自身发展嬗变的过程中,经历了对西方文学艺术养分和传统古典诗歌的双重吸收和融化,构建起自己的审美追求与抒情模式。他们力求划清诗与散文的界限,提出了西方象征派诗人所倡导的“纯粹的诗歌”建设的主张。提倡诗的暗示及情绪的流动性和完整性。这些包含对于新诗自身成败教训的艺术思考的主张,奠定了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位诗人的真正丰饶并不在于诗句的数目上,却在于他们的效果的广阔中。只能在时过境迁之后才能加以判断。——保尔·瓦莱里《波特莱尔的位置》在论及诗人戴望舒(1905——1950)的时候,我非常自然地联想到法国现代派巨子瓦莱里(戴译:瓦雷里)对于象征派开山波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一生没有到过湖南,更未曾涉足邵阳,与他有过交往的邵阳人也不多.在鲁迅笔下有过记载的邵阳人只有石民、刘百昭、李式相等三人. 鲁迅的朋友石民 石民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歌流派--象征派的重要诗人.他原名石光络, 1903年3月出生于湖南邵阳(今新邵县陈家坊)一个官绅家庭.  相似文献   

17.
李金发是将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来购“第一个人”①。他以其《微雨》、《食客与凶年》和《为幸福而歌》等三部诗集,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被公认为中国象征派诗的开创者。然而,他的《微雨》等三部诗集均创作于他留学法国和德国期间.1925年回国以后,他的诗歌创作情况究竟怎样?在当时的诗坛上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1923年2月,李金发在德国柏林编定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微雨》,三个月后又编定了第二本诗集《食客与凶年》。他将这厚厚的两本诗稿一并寄给在国内文坛上声望正盛的周作…  相似文献   

18.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派诗人最早把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理论引介到中国,并把理论付诸创作实践.李金发的诗很大程度上是对法国象征派的机械模仿,虽然其中也有中国古典诗词的痕迹,但二者的糅合很机械,缺乏自己足够的消化和创造,许多作品由于过于骛新而流于怪诞.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则既全面地借鉴和吸取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又不失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在探索中西诗歌审美追求的契合点上,开辟了一条现代新诗发展的路子--在中外诗歌传统的交融与碰撞中坚持独具个性和民族特色.本文试通过对李金发和戴望舒诗歌艺术手法的论述,探讨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手法在中国的移植和再创造.  相似文献   

19.
李金发(1900.11.21—1976.12.25)原名李权兴,笔名有淑良、金发等,广东梅县人。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波特莱尔《恶之花》的影响下,开始创作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一阵骚动。多数研究者对其在传播与实践象征主义诗艺的贡献上是首肯的,其人被称为“第一个有意识地把西方象征派引进中国新诗国土的诗人”,其诗则是“中国新诗中最典型的象征派作品”。研究新诗,要从李金发开始;研究李金发,则不得忽视其第一本诗集…  相似文献   

20.
戴望舒作为现代诗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诗人,其诗歌创作所展现的精湛诗艺及独特的诗美追求主要表现在诗的内在韵律,形象的抒情,用全心灵的关照去创造诗美,在现代诗坛上前承象征派后启现代派,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